level 9
夏末秋初,有些人会因心情不好而“闹情绪”,事后又为自己的表现后悔,甚至觉得自己感情失控,是不是心理上出了什么问题。专家介绍,其实适度表达负面情绪不是什么坏事,它能使人的情感处于更加平衡的状态,压抑负面情绪不敢表达,反而容易“憋”出病来。
今年30岁的王小姐最近火气很重,常常无原因的大喊大叫发脾气。她担心自己心理出现了问题,于是求助于心理医生。当她把困惑告诉心理医生后,医生却告诉她,“闹情绪”也是人正常情感的表达,应当允许它释放出来。如果一个人长期压抑不良情绪,不仅影响心理健康,还会导致躯体上的不适。
市第一医院心理咨询科副主任医师王军介绍,在心理学上,情绪是指人发自本能的一种内心表达,譬如愉快的时候高歌、生气的时候暴躁、焦虑的时候沮丧。人们常说的“闹情绪”,主要指生气、悲伤、后悔、厌恶等负面情感,这些情绪引起的一些举动,可能会让一个平日里温文尔雅的人突然变得不理智。但每个人的承受能力都是有限的,一旦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无法宣泄,就会导致精神崩溃。所以,适当表达内心负面情绪,才能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然而,“闹情绪”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地发泄。人要学会在合适时间、向合适的人、用合适的方式来表达。例如,工作上遇到不顺心的事,可向有经验的长辈或好友说说;即使没有合适的方式宣泄,哪怕独自大哭一场,也是一种释放不良感受的方式。“闹情绪”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在情绪释放之后,能理智分析情绪背后的原因,用
正确的
态度面对生活。
2014年09月18日 02点0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