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2
提起因果,相信不会有人感到陌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我们从小便明白的道理。一切事情都得有个原因。我这个文就是论述因果的,我起名为《三种因果》。这有两种解读:一是我认为存在着三种因果,本文就是介绍这三种因果的;二是把“三”这个字理解为无穷多,把“种”读成四声,就成了种植的种,这样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成了无数次的种下因果。我们本来就无穷多地种植着因果。如果大家愿意,把本文称之为“三种因果文”也可以。
如果称其“三种因果文”,就容易想到另一篇赫赫有名的介绍因果的文《三世因果文》。这个文因为将因果叙述得过于简单,且很多具体的报应情况在佛经中没有依据,所以很多佛教徒不认为这是佛经。但作为民间善书,则有的人愿意流通。而我个人对这个文的看法,经历了三个阶段。起初我刚开始接触因果理论,感觉这理论特别好,所以非常喜欢这个文,再加上我喜欢押韵的东西、作诗,喜欢完美的结构编排,就更愿意传播它了;后来,对因果琢磨深了,就觉得这个文太简单、太死板、太具体,会让人产生对形式的执着,让人不自在,所以开始瞧不起它;现在,我就觉得没必要刻意传播,也没必要瞧不起,既然大自然让它存在,它就肯定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就有存在的道理。如果人们有极高的智慧,有很好的吸收能力,则这个文就不会使人们执着。能够让人们执着的,只有人们自己。如果佛教徒们一定要认为它是伪经,一定要进行批判,也并无不可,因为它本来就没有佛经的那种智慧。不过,我们亦可轻松对待,将其理解为“中国佛经”。因为它是中国一般人在接触佛教后,产生的对因果的最朴素理解,是一种本能反应,充分说明了佛教对中国的影响。而文中开头的几句话,“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佛教徒也不能否认。
我不是佛教徒,也不信仰任何宗教。这篇“三种因果文”,也不能当成佛经传播,否则就会引起佛教徒对上面提到的那个文的反应。我的这篇文跟上面提到的那个文,有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的是,都介绍因果,都不是佛经,都受到佛教启发。不同的是,我的这篇文不会太具体,而是表达一些概念,这些概念都是我通过观察和亲历,总结出来的。不是简单地劝人向善,而是清晰地总结规律。我不写粗糙的善恶报应,简陋的因果对应,而是认为,存在着三种因果,用我发明的话说,三种因果分别是:
皮因果、肉因果、骨因果。
2014年08月29日 07点08分
1
level 12
第一种因果,是
皮因果,即表皮层面的因果,表面上的因果,由于这种因果容易让人产生弱肉强食的思想,所以也可称之为
强弱因果。这种因果大家都能发现得了,也都能相信。吃饭是因,排泄是果。举起水杯是因,喝到水是果。一切就都是偶然的碰撞和组合,没有深层次的规律。如果跟这个层面的人讲深层次的规律,那以他们的智慧,恐怕不会说你聪明,而会说你迷信。因为他们把世界的因果和规律想得过于简单,所以他们的行为反而非常复杂。他们发现不了世界的总体情况,所以就对一些太具体的东西过于感兴趣。一个西瓜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大西瓜,但是他们不能看到,就去研究西瓜的每一滴汁液,听起来他们好像比看到整个西瓜的人聪明,因为他们细致地研究了每一滴汁液,做了各种知识储备和推测的工作,但他们却依然不知道,西瓜是圆的。他们学习各种东西,以让自己更加聪明,好不落后于人;他们想出各种策略,以让自己更加安全,好不受到威胁。这样的努力不能说是完全没有用,但事实上并无大用,改变不了大趋势,还会让自己痛苦不已。他们可以因为某项能力特别强,而成为某方面的专家,但掌握不了整体命运。命运经常跟这种人开玩笑。当命运对他们不怎么友好的时候,他们往往想不到他们曾经对世界做过的事也不友好,所以就理解不了大自然的安排,就会患得患失、喊打喊杀,悲叹自己的遭遇,因为自己的遭遇而产生怨气。这都是因为他们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个世界,只知道眼前的那点事儿。这里说的“眼前的那点事儿”,并非是指个人的生活,即便去关注国际政局,却用自己能轻易发现的信息分析判断,依然是只知道眼前的那点事儿。不过皮因果是大多数人所处的层面,所以不能说他们境界低,只能说境界不高或一般、正常。
皮因果层面的人,也有很多是认为善恶有报的,这是因为他们畏惧法律和公序良俗,有的还因为乐于助人,喜欢帮助大家,这些都没有将善恶有报上升到普遍规律的高度。因此道德在他们眼中,是人类发明的用于调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的工具,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可有可无的,而不是世界上本身就存在的一样东西。
由皮因果去观察世界,去总结过往和现在的规律,会得出成王败寇的结论。人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能力强的人就有权利随意对待能力弱的人,前者因为能力强,就更能获取和掌控。很多时候,强者的行为已经不是出于自保,而是因为理想和目标、欲望,主动去伤害别人。这样就威胁到了弱者的生存,弱者就得想着怎么变成强者。在动物界更是血腥残忍。这些东西听起来有道理,但只要稍微观察就能认识到,所以不是什么大的智慧,也不是终极真理。如果把这当成终极真理,那就把世界想得太简单了。这种简单,就会像上面说的,造成行为上的复杂。
强弱因果(皮因果)延伸出的法则,就是
丛林法则。但这回答了怎么获得地位和资源,却不能回答怎么变强。努力就能变成强者吗?这可不一定。有实力就能被人认可吗?这可不尽然。而且过于相信丛林法则的人,思想上会痛苦,行为上也会遭到反噬,自我毁灭。这么多的难题,看看肉因果能给我们什么答案。
2014年08月29日 08点08分
2
level 12
一开始,大家都随意按照自己的欲望办事,所以互相伤害让人们十分痛苦,皮因果行不通了。这个时候肉因果被发现了,人们开始用道德规范自己,一切开始变得很有秩序了。时间长了,人们需要遵循的繁文缛节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虚伪了,虚伪到自己都发现不了的地步。社会开始很落后,生产力也不高。皮因果就再次出现,帮助大家破除肉因果落后的地方。这样,社会进步了,生产力提高了,一切都越来越好。不过时间再一长,人们开始为所欲为,互相斗争,思想越来越复杂,肉因果又被提起了。枷锁的束缚让皮因果再次被提起,欲望的混乱让肉因果再次被提起,反复交替,不断取代,总是两边倒……
这样的情况,很多人都非常熟知。事实上,两种因果都存在着惯性思维。皮因果层面的人认为,肉因果层面的人是想找精神安慰,才相信因果报应,而不知道肉因果理性现实的地方,谁都不傻,相信什么都是经过了验证,只不过验证的方式不一定能让人看到,不一定能被人理解。肉因果层面的人认为,皮因果层面的人是为了满足欲望,才不相信因果报应,而不知道皮因果无私奉献的地方,皮因果拥有道德,只不过这种道德一般不被称为善,而被称为帮助别人,是一种具体的道德行动,是让他人和社会受益,这种道德肉因果层面的人就难以理解,就觉得这样的道德难以长久,因为没有上升到善的高度和概念。简而言之,皮因果层面的人认为肉因果迷信,肉因果层面的人认为皮因果肤浅。
短时间,皮因果会受到欢迎。但真正对人类影响深的,是肉因果。肉因果层面的人往往总是被世人嘲笑,最后却对世人造成了深远影响,被后人膜拜,最终给社会戴上了枷锁,阻碍了发展。其实他们一开始之所以被嘲笑,就是因为人们知道他们在给大家上枷锁,后来大家膜拜他们,就是因为皮因果太肤浅、太短视、太让人痛苦了,所以只好选择肉因果了。由于皮因果层面的人只想到一时一处,他们对人的伤害也是在短时间很猛;肉因果层面的人想得非常多非常远,所以他们对人的伤害也是长远而深刻的。这样说来,肉因果虽然层次较高,有的时候还不如皮因果呢。就像一所中学,虽然教的东西比小学复杂、高级了,但教的东西是错误的,那还不如低级的小学呢。但永远待在小学,也无法提升。所以人们就得让肉因果和皮因果反复取代。
这样的反复取代,可以是一种平衡之后的美好,是大自然的巧妙安排。但这样有些太累人了。因为我们的智慧不足,无法接通来源更高的能量,所以大自然只好让两者交替。肉因果强调正义善良,这样的努力会憋出邪恶来,因为没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皮因果那样一味的放纵更加低级了。论怨气,皮因果显得更加强烈,但肉因果的怨气却更深。听惯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说教,听惯了“弱肉强食,成王败寇”的教导,来点儿新鲜的呗?
那就来点儿新鲜的。虽说一阴一阳组成世间万物,但阴阳的运转本就是一股天然的力量。这么多的难题,看看骨因果能给我们什么答案。
2014年08月29日 08点08分
4
level 12
对于皮因果、肉因果、骨因果是什么意思,我已经解释完了。这可以简单地理解为:
骨因果当中的果,便是肉因果当中的因;肉因果当中的果,便是皮因果当中的因;皮因果当中的果,便是现实当中我们所知道的一切现象。省去中间那些过程,就可以直接说成——
现实当中我们所知道的一切现象,从根本上来源于骨因果当中的因。
对于现实当中的现象那些不好的地方,人们一般是从皮因果层面去解决,也就是认为只要解决了皮因果当中的因,那么皮因果当中的果——现实问题——就也会解决。但事实却是,问题会随着他们的努力越来越多,这就手忙脚乱,拆了东墙补西墙,其原因就在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人生无法闲下来享受,抱憾死去。他们认为肉因果、骨因果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够现实,不够具体,属于迷信。可他们现实的、具体的、“科学”的方法,带给世界的并不是安逸祥和,而是更加混乱。肉因果就不同了,看得较深一点,虽然一开始可能不被别人理解,但在皮因果实在无法彻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人们只好去选择肉因果,而且肉因果确实更有智慧。现实的问题被肉因果很好地压抑住,人们有了享受人生的空闲时间,不用把这些时间用于解决问题,所以觉得一切很美好了。但过了很长时间,比如几千年过去以后(这里的“几千年”并非是比喻时间很长,而是肉因果的影响力确实可以达到几千年),现实的问题再也压抑不住,突然爆发,人们觉得这都是肉因果不够现实导致的,所以求助于比较“现实”的皮因果,这时皮因果能解决一些问题,但后来还是会像开始那样,导致更加混乱,这时又有人去寻求肉因果了。其实,解决现实的问题,不能像皮因果那样单个解决,也不能像肉因果那样整体压制,而是像骨因果那样整体解决,单个疏导。就像身上如果痒痒,不去挠一会儿也就不痒了,如果去挠可能还会更痒。骨因果解决问题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先理解顺应,然后再对一切采取疏导的方式,默默地改变。这种方法太简单了,具体内容又没有办法说出来,所以很多人都无法相信这能解决复杂具体的现实问题,都没有信心。而信心又是改变现实的一大基础,所以因为人们的没有信心,现实就越来越不给人们信心了。会被皮因果、肉因果嘲笑的骨因果的解决问题方法,带给人们的却是长远利益及和谐平安。
我是个喜欢交朋友的人,各种人都要认识一下才好。我发现皮因果层面的人跟你说话时,总是很有心眼儿,显得有防备之心,所以感觉不是很好。肉因果层面的人跟你说话时,没有那么多想法了,所以亲切一点,但他们想推崇自己的信仰和理论,所以那种友好显得很刻意。其实人与人最重要的是真诚,顾虑之心还是推崇之心都会导致不真诚。真诚不等于直白。骨因果层面的人,就是有什么说什么,态度极其自然,很随和,总能说到点子上。
举个例子来说清三种因果的层次。一个人因为充满怨气,而去伤害别人,后来他身体越来越差,最终被别人消灭了。皮因果层面的人来观察这个事情,就会得出身体不强可能被人消灭的结论,即“
不强大是因,被消灭是果”,所以根据丛林法则,就得努力让自己强大起来。肉因果层面的人来观察这个事情,他们看得就深一点,就会得出伤害别人可能导致身体变差的恶报的结论,即“
不善良是因,不强大是果;不强大是因,被消灭是果”,所以根据镜子法则,就得努力让自己善良起来。骨因果层面的人来观察这个事情,他们看得就更深,就会得出有太多怨气、不顺应自然可能导致行为上的极端和偏激,即“
不顺应是因,不善良是果;不善良是因,不强大是果;不强大是因,被消灭是果”——这个过程可以简化为“
不顺应是因,被消灭是果”,所以根据奉献法则(频率法则、吸引力法则),就得努力让自己顺应起来。
再举个例子说清三种因果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文革时候有一个人,胆子特别大,什么都敢去毁。有一座塔上,挂着一块写有“南无阿弥陀佛”的牌匾,别的红卫兵都不敢上去,只有他要去毁了这牌匾,就搭上梯子爬了上去。结果一个不稳,摔了下来,以“倒栽葱”的动作结束了生命。据说这是一件真实发生的事。让皮因果层面的人想个办法,避免这事发生,因为他们看得比较浅层,所以就会说没踩稳梯子、梯子有问题导致了这事发生,即“
没踩稳是因,被摔死是果”,那么要避免这事发生,就得在之前检查好梯子,爬上之后小心注意。肉因果层面的人则知道,梯子的问题只是表面原因,就算把梯子检查好了,这次不会出事,但因为对神佛不敬、破坏古迹文物,以后还会以别的原因死去,即“
砸牌匾是因,没踩稳是果;没踩稳是因,被摔死是果”,虽然砸牌匾的行为不能直接导致没踩稳的结果,但可以导致任何一种发生事故的结果,
没踩稳只是这“任何一种”的其中一种,那么要避免这事发生,就得充满敬畏,一心向善。骨因果层面的人则知道,砸牌匾也不是根本原因,因为他是由于自负心,由于自以为是和狂妄无知才砸牌匾,所以就算他不砸这个牌匾,甚至对神佛充满敬意、处处做善事,以后依然会出事,即“
自负心是因,砸牌匾是果;砸牌匾是因,没踩稳是果;没踩稳是因,被摔死是果”——这个过程可以简化为“
自负心是因,被摔死是果”,那么要避免这事发生,就得化解自负心,顺应现实和自然。
正因为心理作用的重要,大自然会给天才很多磨难。天才能有让世人羡慕的本领,有无与伦比的才华和过硬的能力,往往都伴随着内心的执着和各种不稳定的情绪,他们的这些特点使得他们有危害社会的可能性,所以大自然要压制他们,给他们磨难。例如身体的不适,命运的不顺。爱行善事的人因为嫉恶如仇,心里有不满,也会如此。皮因果层面的人不知道这是为什么,肉因果层面的人认为这是以前做坏事的恶报,骨因果层面的人才知道这跟此时此刻的内心紧密相连。当然,有本领、才华、能力是好的,只要我们会控制它们。
2014年08月29日 08点08分
6
level 12
皮因果层面的人因为要破除肉因果的东西,而肉因果的东西有维护道德、伦理的作用,所以皮因果层面的部分人,难免会对现有伦理非常怨恨,觉得现有伦理很愚蠢、虚伪,会产生毁灭世界的想法。肉因果层面的人因为要大力推广自己的东西,而很多人会拒绝他们的那套,所以肉因果层面的人就容易恨铁不成钢、愤世嫉俗,想让大家都顺服他们,都规规矩矩的,会产生统治世界的欲望。骨因果层面的人因为明白一切都是合理的,所有的事情都有因有果、互相制约,对世界的发展和演变极其认同,所以骨因果层面的人就充满感恩,认为生活非常美好,无论伦理道德是被推广还是被破除,都是世界和人民的选择,都是好的,那么就应当顺势而为,会产生服务世界的愿望。
其实谁也不能毁灭世界,谁也不能统治世界,只能去服务世界。
服务世界,不是人们所认为的那样“积极”地改造世界,而是充分理解世界的前提下,做应该做的事、付出应该付出的。我认为,
越是自然科学的问题,越要用社会科学的态度去解决;越是社会科学的问题,越要用自然科学的态度去解决。因为自然科学的问题,比如天灾,如果只是死板地去应对,很难有大的成果。而假如我们与大自然都是社会中的两种存在,我们就可以通过与大自然沟通,来解决问题,一切都是大自然对我们的反应的反应,是交互的。社会科学的问题,比如人祸,如果只是强硬地压制某一方,则那一方可能会反弹。而假如所有的矛盾都是自然现象,都是世界本身存在的,我们就不会对社会上的事有太多想法和不满,一切都是本来发生的,怎么发生就怎么解决。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有一段话——“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翻译成白话文就是——“顺应天地大道的精神以面对世事的人,就会与天地大道相亲和;执着于以行为约束为标准来面对世事的人,就会与行为约束相亲和;执着于以个人得失为标准来面对世事的人,就会与个人得失相亲和。与天地大道相亲和的人,天地大道就会很乐意地找上他;与行为约束相亲和的人,行为约束就会很乐意地找上他;与个人得失相亲和的人,个人得失就会很乐意地找上他。”。骨因果、肉因果、皮因果,与这段话的内容可以完全对应。
骨因果层面的人就是同于道者,就是与天地大道相亲和的人;肉因果层面的人就是同于德者,就是与行为约束相亲和的人;皮因果层面的人就是同于失者,就是与个人得失相亲和的人。
2014年08月29日 09点08分
13
level 12
许许多多的问题,只有到了骨因果层面才能得到解决。肉因果层面的人想到骨因果,就得放下自己的架子,甘心做一般人,放弃对传统良善的执着,做个自由的人,真正为大家服务的人,就得向下走;皮因果层面的人想到骨因果,就得相信更深层次的规律,放弃对眼前利益的执着,割断对各种诱惑的追求,做个对大家无害的人,能一心不乱的人,就得向上走。
肉因果层面的人,总是喜欢执着于自己的那套东西,如果放下这些负担反而无所适从。想要到达骨因果的高度,就不能瞧不起不跟随自己的人,不能觉得别人和社会是堕落的,不能觉得世俗人都是肤浅的。如果别人跟他们讲知识,他们经常会不屑一顾,觉得那不就是普通人的知识嘛,没什么高级的。对于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常常会感到厌恶。把自己的那套善与恶、对与错、好与坏的标准看得太重要了,以此作为有色眼镜看待任何东西,而不符合这标准的又那么多,所以只能让自己不满和痛苦。如果让他们摘下这有色眼镜,他们会非常恐惧,会害怕自己从此变成一个坏人,失去了道德的优越感,不知道该拿什么看人,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比一般人强的,不知道人生应该追求什么。所以,人们不应该追求那些冠冕堂皇的东西,更不应该让这些成为自己的负担和生存的唯一理由。不要瞧不起科学,不要一味地认为科学是肤浅而让人产生欲望的,要多多看到科学好的那方面,让人进步的那方面。只要放下对礼仪的依赖和对放弃正邪标准的恐惧,又不放弃对深层次因果和规律的相信,肉因果层面的人就能到骨因果了。
皮因果层面的人,总是只相信自己能看到的东西,如果不这样就觉得不可靠。想要到达骨因果的高度,就不能只相信眼前的,不能用听起来有没有道理来判断真伪,不能觉得相信看不到的东西的那些人是落后的,不能觉得那些人都是迷信的。如果别人跟他们讲深层次的因果,他们经常会嗤之以鼻,觉得那不就是精神安慰嘛,听起来不靠谱,不能太当真。对于不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常常会感到厌恶。把自己的那些自以为严谨的东西看得太重要了,以此去批判他们认为不那么严谨的东西,而他们的方法往往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很像是火上浇油,能根本解决问题的方法又不敢采取,害怕那是上当受骗,所以只能等待以后发现什么他们认为合理的方法,再解决。如果让他们放下那些评判,他们会非常恐惧,会害怕自己变成一个受骗者,失去了自主的思考力(事实上他们依赖眼见为实,本来就没有自主的思考力),不知道该如何生活,不知道还有什么是对的,不知道该寻找什么欢乐。所以,人们不应该受困于那些所谓的常识,更不应该让这些成为自己决定和选择的唯一根据。不要瞧不起宗教,不要一味地认为宗教是迷信而让人不思进取的,要多多看到宗教好的那方面,让人向善的那方面。只要放下对已知知识的依赖和对放弃眼前欢愉的恐惧,又不放弃对繁文缛节的批判,皮因果层面的人就能到骨因果了。
总而言之,要想到达骨因果,就得去看原来不敢看的东西、接触原来不敢接触的东西。这需要破除恐惧,寻找勇气。肉因果层面的人要鼓起勇气接触原来认为肤浅的东西,皮因果层面的人要鼓起勇气接触原来认为迷信的东西。他们之所以会害怕,就是不想改变过去的自己,以为接触了自己就会变坏或者变差,即便他们终于去看了不敢看的东西,也会感到厌恶而不敢深入,所以需要破除心理障碍和思想偏见。只要勇于挑战自己,肉因果层面的人就能去批判繁文缛节,皮因果层面的人就能去相信深层次的因果和规律。
那么什么是深层次的因果呢?就是普通人不太能相信,但是从根本上导致事情发生的因果。比如我脑子里想了一首歌,然后我去网上搜索它,我就听到了它。浅层次的因果是我去搜索才能听到,即“
搜索是因,听到是果”,但深层次的因果是我想到了这首歌才听到,即“
想到是因,听到是果”。人们可能认为,如果只是想到,而不去搜索,就不可能听到。其实那只是当下不会听到。因为我想了这首歌,就是给了世界一种信息,必然遭到世界的反作用力,所以我可能在几天后的电视上听到这首歌,就算我不开电视,也可能会听到别人哼起,这可以有无数个表面上的原因。大自然让我们有使用网络的条件,能快速地在当下完成这个因果和愿望,我们应该感恩大自然。如果没有这个条件,我们也应该理解并感恩,因为一切皆有因。还有一种情况,我们感召来的不是善报也不是恶报。比如在跟别人说话时经常眨眼睛,那么反作用力就导致以后别人也老在交流过程中眨眼睛。这就不是好事也不是坏事。如果讨厌眨眼睛,则是恶报;如果喜欢眨眼睛,则是善报。所以喜欢、理解、欣赏这个世界中发生的事情,是很重要的。但有的事情我们实在无法喜欢,那我们就得更好地理解因果和反作用力,然后去改变这一切。这个反作用力的到来可以很慢,也可以很快。如果跟因果报应速度快的人待在一起,那么你的因果报应速度也会变快。如果进行禅定,那么这一段时间的因果报应速度就会变快。如果对因果这件事进行思考,那么因果报应速度也会变快。当真正地经历感召时,那种震撼是无以复加的。皮因果层面的人就不相信深层次因果,认为这是巧合,相信了就是迷信。因为浅层次的因果容易看到,比如人就是从梯子上摔下来了,歌就是搜索了才听到,所以不能被推翻,而深层次的因果就难以发现,难以证明,比如人是自负心太强才突发意外而死,电视上的歌是我想了才听到,所以就需要多多在生活中观察了。肉因果层面的人相信深层次因果,所以制定了很多规矩,以让人行善,可是因为限制了别人的自由,也必然遭受报应。所以我们不要害怕别人说迷信,也不要害怕别人说逾矩。
我创作的故事《杀生堡》,是改编自《格林童话》第一版的同名故事。有些情节微血腥,总体是讲三种因果的关系,特别是肉因果和皮因果的矛盾,描写了互相制约、得到必须要付出代价、顺应人民和改变自己会有好结果。对于金字塔是越来越宽还是越来越窄的问题,由于正派是肉因果层面的人,看得到建筑背后的规划,所以认为一座金字塔是越来越宽的;反派是皮因果层面的人,只看得到建筑是一点一点盖起来的,所以认为一座金字塔是越来越窄的。本来正派的地位更高,支持者也更多,他们传播的一切都是劝人向善的。可时间一长人们认识到了他们的虚伪,纷纷支持反派。反派提倡的能让人获得一时的自由,但是会让人们在互相斗争中非常痛苦和空虚。两方互相攻击,难说谁好谁坏。彼此的伤害也完成了彼此的因果报应,也让每个人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最后正派在梦中的一条金龙的引领下,认识到了金字塔即是越来越宽的也是越来越窄的,不能只导人向善而不给予大家实惠的好处,就像建筑不能只规划而不建造,所以改变了自己,到了骨因果的层面,彻底战胜了反派,如大多数童话的结局一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其实如果反派能认识到金字塔即是越来越宽的也是越来越窄的,不能只强调眼前还要规划长远,就像建筑不能只建造而不规划,就能到骨因果的层面,胜利的就是他们了。而要能认识到这些,就要敞开心扉,阳光向上,不能被黑暗、阴郁和自私蒙蔽。
2014年08月29日 09点08分
14
level 12
三种因果延伸出的三种法则,是为了保持平衡。奉献法则决定了镜子法则,镜子法则决定了丛林法则。你想生存吗?那就得相信丛林法则的弱肉强食,让自己强大起来;你想强大吗?那就得相信镜子法则的善恶有报,让自己善良起来;你想善良吗?那就得相信奉献法则的顺昌逆亡,让自己顺应起来。
当然,如果总是想着自己要生存,会产生一股执着的劲儿,会形成一种阻力,这其实就是不顺应,这就会导致生存更加困难。看淡生死,是为了更好地生。
强大是善因的累积,以谁强谁弱决定资源的分配,实际上维护了平衡,现在来说是符合大自然的安排的。因为伤害别人就是作恶,作恶的人会是以后的弱者。弱小是恶因的累积,所以从因果的长时间来看,弱肉强食不仅公平,也是道德的体现。为什么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原因就在于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丛林法则是镜子法则、奉献法则的具体体现。不过这样虽然公平,但却在竞争中带给彼此无尽痛苦,所以讲究淘汰的弱肉强食,其规则本身也要遭到淘汰。动物智慧很低,只能遵循丛林法则,人类有了一定智慧,寻找到了镜子法则,制定了道德、法律,以后还会在各种碰撞中获得更高智慧,寻找到奉献法则,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长久和谐。不用再遵循丛林法则,听起来太过理想,不可能实现,但其实也是大自然对以后的安排。大自然不安排的,人类自己不会办到。虽然从表面上看,还有很多问题存在,似乎解决它们要花很长时间,但从深层次来看,变动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人们的内心已经变得越来越与以往不同了,传说中的
大同世界会在不知不觉间慢慢浮现,成为自然而然的,这不会太远了。不用丛林法则就能具体体现镜子法则、奉献法则的话,那丛林法则就可以不存在了。尽管维持了很长时间,历史上从来没有停止过,但说变也就变了。所以相信丛林法则的人,既然知道适者生存,那就应该主动适应新世界,化解自己生命中的杂质,不再攀比什么强悍;既然知道优胜劣汰,那就应该明白丛林法则也会被人们抛弃,也会被大自然淘汰。因为有更新的法则和理念,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实现天下一家、世界大同也是必然。
2014年08月29日 09点08分
19
level 12
我在本文的前面,提到了另一篇介绍因果的文,并写了我对那个文的看法的三个阶段。其实,人们对因果的认识,是会经历各个阶段的,每个阶段可能差别很大。这是一个过程,需要深信因果的人耐心引导。人都是现实的,只要明白了什么对自己真正有利,明白了什么能让自己真正舒适,就谁也不会执着于自己过去的看法,人们最终都能做到深信因果。
我们是人间大戏的编剧、演员,大自然是导演,我们和大自然都是欣赏者、观众。编剧写了什么,导演就拍什么,演员就演什么,观众就看什么、欣赏者就欣赏到什么。我们给了大自然什么信息,大自然就给我们什么生活,我们和大自然就共同发生什么、经历什么。一个编剧创作了一个内容,不需要考虑导演怎么拍,只要写出来就好。我们有了一个愿望,不需要考虑大自然怎么让其实现,只需要种下这个愿望就好。当然,编剧也要写导演满意的内容。我们也要顺应大自然。之后大自然让我们这些演员做什么,都是导演在拍戏。而这戏都是我们自己写的,一切都源自我们自己。我们是自编自演,大自然在这当中做个转换的作用。能明因识果,能明白我们是在自编自演,就能更好地掌握生活。让我们演好这场世间大戏,铸就美好的生活,抛弃肉因果,超越皮因果,同化于骨因果!
2014年08月29日 09点08分
20
level 12
人为什么去行善,去无私的做出利于他人之事,甚至明知对自己不利也要去利他?那是因为情感!是出于爱,出于善心。。如果是因为这个人看到了肉因果,知道善恶有报才去行善,那么这依然是利己!依然是变向的利己,只不过他比皮因果的人更加狡猾罢了。
2014年08月30日 06点08分
22
level 12
一个只认识皮因果的人去做善事,和一个知道肉因果而去做出善事,这两者是本质不同的,因为皮因果的人只是出于爱的动机去做善事,而一个肉因果的人是因为福报,或者天堂为目的。因此前者才是真正的高尚,而后者只不过是在做一场投资交易罢了!
2014年08月30日 06点08分
23
吧主所言极是,正是我想表达的。但皮因果也有的人是出于交易,出于人际关系,只不过不是福报的交易罢了。而肉因果的人认为,只要能让人向善就好,威逼利诱不择手段,殊不知自己埋下祸根。
2014年08月30日 06点08分
回复 灰红太狼1号 :不见得,作恶便是会有恶报,,,因为相对论。你杀鸡那是对于鸡来说是恶,但同时你杀鸡的目的又是为了孝敬父母给父母吃,那么请问杀鸡这件事是作恶还是做善?从从恶的相对性来讲,要判断恶,这要从谁的利益角度来讲。
2014年08月30日 07点08分
回复 灰红太狼1号 :同理,一个人守了道义,但却危害到别人利益,或者背了良心。。因此,道义,利益,良心,当三者不能全得之时,所做之事你又如何去判断善恶?
2014年08月30日 07点08分
回复 关灯赏鱼 :这就看心。杀鸡是出于贪心吃肉或者嗔心泄愤,恶报就大,反之做过之后心无挂碍就好办很多。伤害利益只是错误心的表现,不是根本。
2014年08月30日 07点08分
level 12
后者的人品其实和弱肉强食成王败寇的人一般,只不过相信更深的因果规律罢了。他们依然是利己自私。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也会因为看到肉因果而去行善,那不过是变向的利己而已,他依然可以是缺乏爱心的,他更本谈不上高尚。
2014年08月30日 06点08分
24
没错。不过皮因果很多根本不会行善。我写这个文就是为了让大家突破这两者。
2014年08月30日 06点08分
回复 灰红太狼1号 :谁说皮因果就不会去行善?不信因果报应的善者大有人在。。你看那些贪官,如果按照肉因果讲,他们所以成为大贪官是因为上辈子积德,你认为贪官可善?
2014年08月30日 07点08分
一个信肉因果的人,就像存款取款一般,他今日存款明日提取福报,所以他早晚要是去享受福报的,并且把自己的享受当做理所当然,认为是自己积德,而不认为他人为他所服务贡献。
2014年08月30日 07点08分
回复 关灯赏鱼 :我说“很多根本不会行善”,这不是一个绝对的说法。贪官也不一定完全上辈子积德,这辈子心中对世事的把握、定力都很大因素,而且贪官落马或下辈子怎么样你都不得而知。
2014年08月30日 07点08分
level 12
还有你举例肉因果,打别人别人必还击,人类污染空气,空气污染人类,,,这就是肉因果吗?这道理很浅显,也很直观,这在我看来依然是你说的皮因果。。就因为你打别人,别人必还击,这样势必混乱,所以为了共同的利益与自身利益,人类才创造的道德,道德的起源即是社会契约。
2014年08月30日 06点08分
25
这是便于理解。实际上,如果别人暂无能力还击,你可能生病等等。而这也说明了三种因果是相通的。
2014年08月30日 06点08分
回复 灰红太狼1号 :这是你自己的个人直觉,并且无法科学验证。。。基督徒还说能够感受上帝的存在呢。无法科学验证的事情,你无法说服别人,因此也不能成为人类共同知识
2014年08月30日 07点08分
不能成为人类共同知识是事实,因果存在也是事实,我知道了就更好把握,别人不相信是缘分未到。
2014年08月30日 07点08分
level 12
再有顺自然,具体怎样才叫顺自然?人类的进步在于改造自然,,,我并非说不该顺自然,而是应该看到具体哪些方面顺自然,哪些地方要去改造自然,要逆自然。这才是具体的聪明的做法。
2014年08月30日 06点08分
27
你说的那个“逆自然”就属于我说的顺自然当中。自然不只是自然环境,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切。
2014年08月30日 06点08分
回复 灰红太狼1号 :呵呵,如果我说的逆自然就是你说的顺自然,那么就无所谓什么顺逆了。顺自然是顺自然,改造自然逆自然也是顺自然,那么你提倡顺自然又有何意义。
2014年08月30日 07点08分
回复 关灯赏鱼 :对自然做该做的事,不做就是逆。再说,科技进步并不代表一切。
2014年08月30日 07点08分
回复 灰红太狼1号 :什么叫该做的事?你这样说就太方便了,如果事情做得好那么便是你说的顺自然,如果事情做出了岔子,你又可以解释说那是逆自然,你已经把话说全了,左右你都可以解释。
2014年08月30日 07点08分
level 12
你这篇里,即包含佛教的肉因果,又把道教的顺自然称之为骨因果,果然是集大成呀。。另方面,这个肉因果不过是你自己个人的主观直觉,是否真实并不能经验实践,因此是对是错无法考证,所以这点来讲无意义,只不过对你自己来讲有意义。
2014年08月30日 07点08分
28
这很多人都经历过,而且能反复经历。我有办法让自己因果报应速度变快,可以多次证实。只不过需要些专业训练罢了。一般没有专业训练的人只不过是速度太慢。
2014年08月30日 07点08分
level 12
最后还要说,不要把达尔文进化论视为弱肉强食的利己,是恶的,自私的。。进化论不但解释里利己,也解释了利他。也就是说,利己之恶,与利他之善,都是大自然进化得来,达尔文进化论对此都可以解释。
2014年08月30日 07点08分
29
这不关达尔文进化论本身怎样,而是世人对弱肉强食的一般理解。
2014年08月30日 07点08分
回复 灰红太狼1号 :因为你也是这样理解。
2014年08月30日 07点0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