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和谐与养生 ---刘逢军
雪飞鸿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6
花生耶 楼主
资料来源:http://blog.people.com.cn/blog/log/showlog.jspe?log_id=1199051858074527&site_id=35651
2008年02月18日 13点02分 1
level 6
花生耶 楼主
(二)自然界阳气运动对人的影响在天地之间最大的阳气是太阳,太阳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体阳气的变化。四季是阳气变化的一个轮回。四季有各自的主旋律,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季是阳气涌动和生发,夏季是阳气的成长和壮大,秋季是阳气的收获和浓缩,冬季是阳气的贮藏和休养生息。地球上的生物,包括植物、动物,乃至人类都受到四季主旋律的影响。1、四时季节转换,人体机制更新树长一年一轮,人长一年一岁,树木有年轮,记录春夏秋冬的轮回。了解一年一岁的道理,有助于利用生、长、收、藏自然的力量,修复人体脏腑。在变化的四季中,把人体内部环境调平衡,人与天地间阳气变化相和谐,借天力还人力,可以长出健康的细胞,取代自然消亡的病态细胞。新机制更替旧机制。2、违背一日四季和节气有损健康一天也有春夏秋冬。一天的四季划分以9点和3点为准,凌晨3点为立春,叫日春;上午9点立夏,叫日夏;下午3点立秋,叫日秋;晚9点立冬,叫日冬。懂得一天四季的道理,可以把握一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不同的主旋律。例如:傍晚不散步,尤其是秋冬季节的傍晚。秋冬主收藏,阳气收敛,人暴露在肃杀之气中不利于健康。又如:晚上不锻炼。晚9点是立冬,主藏,大汗淋漓、津液外出伤及阳气。伤了津肉酸,伤了液关节老化。
2008年02月18日 13点02分 4
level 6
花生耶 楼主
一天有二十四个节气。一天24个小时,相当于一年的24个节气。懂得一天24个节气的道理,对养生和调养可借天力还以人力。例如:凌晨5点是惊蛰,蛰为潜伏之虫,每年惊蛰时分,冬眠的虫子开始苏醒。每天凌晨5点惊蛰时分人体内部的筋脉及神经系统涌动,一些人会浑身酸痛,起床稍加活动酸痛即止。惊蛰不起阻碍筋脉气血流行,血瘀即酸。有些人节假日9点之后起床,没有经历日春,会伤害阳气的出生。日夏之后天地间阳气大放,而体内缺少阳气支持,血运行不利,变成偏酸物质。故假日晚起的人浑身酸懒无力,俗称“假日病”。正如《黄帝内经》讲:“无春就无夏。”
2008年02月18日 13点02分 5
level 6
花生耶 楼主
二、人的心态平和“和喜怒而安居处。”讲的是保持不喜不怒的心态是一种境界。随遇而安是在动态的世界中保持平和。(一)情志和谐,喜怒有节物质身体决定精神状态,人的情志与身体健康有密切关系。老子讲:“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过喜过怒都有缘由,究其尽头,无非虚实二字。实者为物质或利益,虚者为名誉或情感。保持一颗无私无欲的心,就不会喜怒无常。喜怒无常伤害心肝。人坏了心肝命已危矣。过喜伤心,喜则气缓。《儒林外史》里的范进中举,过喜而痰迷心窍突然不省人事。过怒伤肝,怒则气上,大怒之后气与形相脱离。肝藏血,肝主青色,故大怒之人面如青色。肝为心之母,坏血养心,心必自乱。人在生气之中,免疫力急剧下降,毒素开始上升。《黄帝内经》讲:“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讲的是喜怒无常,或者过寒过热,都会伤害生命。
2008年02月18日 13点02分 6
level 6
花生耶 楼主
(二)随遇而安,淡而不淡“安居处”讲的是随遇而安,做到了就不会受到伤害。1、平和面对意外之事宇宙是运动的,事物是发展的,人心是变化的,每天发生的事是不可预测的。平和地面对已知的、未知的,突如其来的各种事情,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无喜无忧,无怨无悔;酒席宴上不要醉,平淡生活糙米香。自己不伤自己,谁也伤不了你,被伤者皆为自伤。这就是“安居处”,也是随遇而安。2、饮食清淡,身体安生《黄帝内经》讲:吃得清淡而少补气,吃得味厚而多伤气。有些人患癌症之后,坚持吃素食,坚持吃得适量,肿瘤得到了控制。这就是《黄帝内经》讲清淡而少补气的道理。清气可以气化肿瘤。《说文解字》讲:不流而留即是瘤。清淡饮食,身体安生。我们身边发生的种种事情都能证明这个道理。
2008年02月18日 13点02分 7
level 6
花生耶 楼主
三、人的身体和谐“节阴阳而调刚柔。”讲的是节制身体的阴阳平衡,调节刚柔的度,保持人身体的和谐。老子讲中庸乃大道,车轮子与车轴若离若合才会发挥作用,轮子与轴太紧转不动,太松就会二者脱离而无所用处。(一)避免太过或不及气候的太过或不及,会致人生病。起居饮食的太过和不及也会影响健康长寿。1、中庸之道是强身之道做适合于自己的锻炼。自然界有四季,人也有春、夏、秋、冬四个阶段。少年儿童属于春天,青年属于夏天,中年人属于秋天,老年人属于冬天。少年儿童与青年的锻炼效法春夏勃勃生机生长阳气;中老年人的锻炼要效法秋冬收藏阳气。中老年人最好的锻炼是走路,要学会走路,意在关节;最忌讳的是剧烈运动,用力运动。吃适合年龄段的饭菜。究竟吃什么好,是人们议论最多的问题。在最短时间内化为能量的食物最好。2、有无之间健康之门凡事都由对立的两个方面构成,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对立的方面转化。在养生问题上不可偏颇。例如:有人号称自己只饮一种茶,其他茶不喝,这就绝对了。无论什么茶都有药性,喝得不对如同吃错了药。气候燥时引起胃燥热,饮绿茶可以润燥泻热,如饮花茶则火上浇油;气候湿引起脾胃湿可喝花茶燥湿,如饮绿茶则更湿;气候热引起胃凉可饮红茶、乌龙茶,饮绿茶则胃寒;助消化可饮普洱茶。《心经》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不是真空,色不是真色。养生亦如此,不要总想着病,长时间杯弓蛇影会无病呻吟。老子讲:我身体处于无,病又在哪里。不要怕病,既然病从无到有,在一定条件下就可以化病为无。
2008年02月18日 13点02分 8
level 6
花生耶 楼主
(二)刚柔相济,阴阳平衡老子讲:“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刚。”刚柔是一件事两个面,是一个东西两个名。1、刚者必柔,柔者必刚儿童柔弱,在学会走路的过程中无数次摔倒,但骨头不折,柔中有刚是真刚强;中老年人骨头很硬,可谓刚强,经常会摔折胳膊和腿。据说当年老子见师父的牙脱落光了,不由泪水夺眶而出。师父讲:“看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答:“在。”师父讲:“舌头柔,牙齿刚,柔能克刚。”养生也是如此,保持平和的心态,柔和的行为,刚也在其中了。2、于起居饮食中调刚柔懂得刚柔的道理,就会扬长避短。老子讲:“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有些人应酬太多,脑满肠肥血脂偏高,抽出的血漂着一层油。可是,一天不参加应酬,心里发慌。这叫“损不足,以奉有余”。人一天只能有一顿应酬,中午应酬,晚上吃水果;晚上有应酬,中午吃水果。因为化解大鱼大肉需要充足的气,养生专业词汇叫“气化”,气化不了就是垃圾。所以《黄帝内经》讲:多吃伤气,味厚伤气。文学家林语堂先生讲:旧时的中国官员干不了多少公事的。因为一天有三顿应酬,耗掉了气,就没有了干事的精力。所以,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多吃的食物非但没有化为能量,反而成了垃圾,使人成了造粪机器,浪费了钱财,伤害了脾胃。养生三大和谐的比例为7 : 2 : 1,属于三分调七分养中的养,这种顺其自然占养生十分之七;三分调中的三分之二是自己调心,即“心态的和谐。”剩下三分之一的“身体的和谐。”需要养生师与养生对象共同完成。
2008年02月18日 13点02分 9
level 6
花生耶 楼主
在生活中有些人诸病缠身,如:心脏病肾病、胃病、肠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等。就机制而言,这些病根子往往在肝。养生把肝归为木,木能制约土,土家一族包括脾、胃、大肠、小肠、膀胱、肌肉等等。相对而言,木好比车闸,土相当于车轮。车闸必须离合适度。否则,车闸盛就会过度约束车轮。肝气盛,就会制约上述人体组织发挥而陷入病态。心脏、肾等由肌肉组成,肌肉受制太过,心肾也就陷入病态。把肝气过盛调正常了,如同汽车的手闸松开了,车轮转动就会正常。这叫做纲举目张。吃鱼肉蛋奶而不化,导致许多人血脂高。可是,一些吃素食的人也出现高血脂,令现代医学界不解。这些人血脂过高,原因在于肝气不足,无法化营养为血。肝气补足,多余脂肪又转化为血。
2008年02月18日 13点02分 1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