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团长我的团】国民党十大抗日将领
我的团长我的团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6
晓静Angel 楼主
学某翻译度,吃帖要适度
2008年02月15日 03点02分 1
level 6
晓静Angel 楼主
张自忠: 第33集团军总司令。他曾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沂大捷;收复枣阳桐柏,获得鄂北大捷;还获得过襄东大捷,被老百姓称为活关公。同时还因为他是抗战时期牺牲的国军最高将领。
2008年02月15日 03点02分 2
level 6
晓静Angel 楼主
李宗仁: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他指挥的台儿庄战役共歼敌两万余人,是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战役规模的大捷,而且对手是日本的王牌师团,在国际上也被称为是日本建立现代化军队以来遭受的第一场引人注目的大惨败。台儿庄战役后,他虽然又参加了武汉、随枣、豫南等会战,但没出什么彩。后来,干脆被蒋介石高吊了起来,和冯玉祥、李济深等一样,位高权轻。
2008年02月15日 03点02分 3
level 6
晓静Angel 楼主
杜聿明:  第5军军长。他曾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和八一三淞沪抗战。以桂南会战中取得昆仑关大捷而一举成名。虽然有人认为这次胜利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第5军作为中国第一个机械化部队,火力强于日军,但对手毕竟是号称日本钢军的坂垣师团中村旅团(薛岳万家岭战役面对的则是一个二流师团)。===========================×××××××××××××××××××××××××××××1942年杜聿明作为远征军副司令曾出征缅甸。×××××××××××××××××××××××××××××===========================
2008年02月15日 03点02分 4
level 6
晓静Angel 楼主
卫立煌:  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抗战时他指挥的最著名的是忻口战役,该战役对日军进行了沉重打击,歼敌数万。********************************************************××××××××××××××××××××××××××××1943年卫立煌担任第二次远征军司令长官时远征缅甸,取得的才是名副其实的胜仗,该战消灭了盘踞缅甸的日军,打通了滇缅公路,成果辉煌。××××××××××××××××××××××××××××********************************************************
2008年02月15日 03点02分 7
level 6
晓静Angel 楼主
傅作义:  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北方最著名的国军抗日将领。1933年就参加了长城抗战,1936年又大败进犯绥远的日军和蒙奸德王的伪军部队,取得了百灵庙大捷。七七事变后,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太原保卫战等。1940年,傅作义又歼灭日军和王英的伪军数千人,收复五原城,取得了五原大捷,这是全国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第一次收复失地的战役,影响很大。
2008年02月15日 03点02分 8
level 6
晓静Angel 楼主
戴安澜:  第5军200师师长。曾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台儿庄大战等。在昆仑关战役中,率部与日寇浴血奋战,直至身负重伤才下战场。~~~~~~~~~~~~~~~~~~~~~~~~~~~×××××××××××××××××××××××××××============================1942年作为远征军先头部队赴缅甸作战,在著名的东瓜保卫战中,率孤军与数倍于己之敌作战,击毙日寇5000余人,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后又率200师收复棠吉。因上级指挥失误,远征军被迫撤退回国,途中被日军伏击,戴安澜负伤不治,壮烈牺牲。~~~~~~~~~~~~~~~~~~~~~~~~~~~×××××××××××××××××××××××××××============================
2008年02月15日 03点02分 9
level 6
晓静Angel 楼主

2008年02月15日 03点02分 10
level 6
晓静Angel 楼主
王耀武:  第74军军长。1937年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1938年参加武汉会战中的万家岭战役。1939年参加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941年指挥74军参加上高会战,重创日寇,被誉为抗日铁军。后参加第二次、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1945年指挥了国军抗战中的最后一次会战———湘西雪峰山会战。从抗战之初到抗战结束,王耀武年年对日作战,几乎是无役不予,而且战绩颇佳。王耀武精明强干、头脑清晰,被中共高级将领称为国民党内少有的几个明白人之一。
2008年02月15日 03点02分 12
level 1
终于
赶上直播
了,哈哈哈哈哈希望有一天我们能看到更多的历史真相
2008年02月15日 03点02分 13
level 6
晓静Angel 楼主
完毕!十人中有三人为远征军的重要将领
2008年02月15日 03点02分 14
level 1
~说实话MS不少帅哥哥啊~~掩嘴偷笑~谢谢LZ~
2008年02月15日 03点02分 15
level 8
经常听说的人好几位都榜上有名呢!顺路扫扫盲!谢谢晓静……
2008年02月15日 03点02分 16
level 6
晓静Angel 楼主
缅甸战役日军大量的死伤是非战斗减员, 真正战斗伤亡远没有18万, 而中国远征军在战斗减员中只占十之二三。---bysaintmage 《缅甸作战》下册P216,写的可是“战死者”共计185149。请给出“非战斗减员”的比例及出处。   ---by sac
2008年02月15日 04点02分 18
level 6
晓静Angel 楼主
缅甸战役我们可以划成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日军进攻缅甸, 日军以4000代价击败中印英联军,中国远征军伤亡6万人, 200师长戴安澜牺牲。 仁安羌也是这个阶段发生了。 第二阶段是英美联军反攻缅甸, 这个阶段英美联军才是作战主力,中国远征军基本是起牵制作用, 这也是缅甸最大之战役, 日军伤亡18万人, 其中非战斗减员10万余, 日军在这次战役中低估了英军的实力,整个后勤补给出现了问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找点资料看看, 这次战役和中国远征军基本不相干。第三阶段才是中国远征军唱主角,我们俗称滇西会战,对手是日军18师团, 上面有朋友说到18师团是日军精锐, 那是在太平洋战争之前,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第18师团实力却一再削弱。先是第124联队于1941年11月被编入了第35旅团(旅团长川口清健少将,即川口支队),前往瓜达尔卡纳岛作战,结果和第7师团的一木支队一样,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但第18师团却创下一个记录:打响太平洋战争第一枪。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前的2个小时,也就是1941年12月7日晚上11时55分(当地时间),第18师团由第56联队为基干组成的佗美支队(支队长佗美浩少将)在马来半岛登陆,从而揭开所谓“大东亚战争”的序幕。攻占缅甸后,第18师团进一步削弱,从瓜岛败退回来的第124联队残兵编入新的第31师团,第18师团为此抽出了1/4的兵力编入第31师团。1943年8月,第18师团正式改编为三单位制师团,每个步兵大队从4个步兵中队缩减为3个步兵中队,骑兵大队被解散,野战医院和山炮联队的汽车被撤销,辎重兵联队也失去1个汽车中队,导致运送物资十分不便,弹药保障不足,每支步枪仅配备子弹150发,每门火炮配备炮弹100-120发。但增编了1个野炮大队(缺编1个中队,只有8门150毫米榴弹炮),全师团总兵力1.5万人。整个滇西会战国民党宣称是击毙日军4.8万等,但经核实夸大战果3倍以上, 以腾冲、龙陵大战为例,国民党宣称歼灭日军113、148联队等全部,击毙1万多人。查腾冲日军为56师团148联队长藏重康美大佐指挥的1个步兵大队、2个炮兵中队,2025 人(《长编》,中册,304页),坚守60多天后被全歼,谈不上歼灭整个联队(日军1个步兵联队辖3个大队,3000多人),此役远征军阵亡8671人,为日军4倍。 类似的夸大在滇西会战中比比皆是。中国学者一般引用日本厚生省战后统计,在缅死亡的16.2万日军(另外还有“军属”即随军附属人员2万人死亡)中,4.1万人属于缅北的第18、第56师团,方面军直属的部队又有1万多人死于这一地区。若扣除美军轰炸和英军突击队(空降兵)的战果,至少有 4万日军死于同中国军队作战。乍一看确实如此,但对照日本史料,就会发现日军18、56师团主要损失在缅甸中部与英军作战中;按照日军自己的明确划分,与中国远征军作战中,18师团死亡3200人,56、2、53、49师团等部共死亡8400人。查《缅甸作战》、《大东亚战争全史》等日本史料,在缅北的日军18、56师团在与中国远征军作战中并未遭受歼灭性打击,退到缅甸中部后建制大致保持完整,还被日军作为主力使用。整个中国远征军的成绩本来就存在严重夸大的成分, 孙粉饰自己的能力可见一斑。 -------------------bysaintmage
2008年02月15日 04点02分 19
level 6
晓静Angel 楼主
我从来没否认国军抗日, 不过我更喜欢张灵甫戴安澜这种实打实的抗日英雄,对于孙立人我是比较讨厌的,喜欢做秀不说,更喜欢搞政治,其实国军败也就是败在这种人身上。 我觉得正确评价孙立人并不是否定国民党的抗日功劳。国军中我比较欣赏的几个将军级的人物是: 张灵甫/戴安澜/胡涟/黄百滔/张自忠,和戴安澜比孙立人人格相差太大,对于命令不同的态度,撤退路线的选择等等都能看出一个人的人格。 可惜戴死的早, 否则五大主力肯定有整编200师。本文内容于 2007-9-14 13:46:43 被saintmage编辑
2008年02月15日 04点02分 20
level 6
晓静Angel 楼主
倭寇在缅甸是南攻北守。当中美军队联兵打通中缅路的时候,倭寇是以重兵进攻印度英帕尔平原,结果吃了大败战。倭寇在英帕尔会战中战斗本身伤亡固然惨重,但更惨重的则是饿死的。倭寇法西斯根本不把士兵的生命当回事,居然只给士兵准备了一周的军粮,就把他们驱赶出去打战。这种准备必须天天打胜仗,而且有缴获才能维持,否则马上就饿肚子。因为在英帕尔会战中失败,倭寇在溃退中饿死了一路,至少损失了六万多人。(邱吉尔回忆录数字)以后英印军南下,倭寇最终被迫放弃缅甸,经泰国逃跑而在缅北,倭寇是处于守势。整个缅北战斗中,倭寇仅损失五万人,其中1万还不是军人。这就是中美军队的战绩。为什么我说是中美军队呢?因为打通中缅路主要是美械的功劳,美国空军、工兵、运输等等强大的辅助和后勤力量的功劳。在整个战役中,国军将领继续滥用士兵的牺牲,在一些记载中提到,盲目地驱赶国军士兵进攻,造成大量伤亡,直到实在无法再战的时候,国军将领才去前线观察,才发现原来倭寇的工事如此如此,然后才开始制订相应的战术计划,最后又死了好多人,这才攻克云云。虽然在缅北战斗中,国军具有绝对的优势,兵力、武器、后勤都是绝对的优势,倭寇吃芭蕉根,吃到大便都拉不出,要互相抠大便。而美国工兵却以推土机迅速抢修公路,保证后勤,使得远征军吃肉吃腻了到处找野菜吃。于邦之战,倭寇包围我一个加强营,但是我军据险而守,美国空军以空投保证我军供给,而倭寇以大象运输物资,却被美国空军炸飞。结果我军没有饿死,倭寇却弹尽粮绝,被击溃。我军和倭寇决战时,我军坦克横冲直撞,倭寇根本无法抵挡,于是战败。倭寇企图据险,结果美军运来重炮,炸开倭寇堡垒。这样绝对优势的条件,怎么可能不打胜仗呢?可是这样的战斗结果却是中国军队伤亡远远超过倭寇,不能不令人叹息。今天有些人还要夸这样的国军将领。我个人觉得这些将领水平是有问题的。以这样绝对优势,居然死得比倭寇还多,指挥是成问题的。而在指挥当中暴露的,漠视士兵的流血和牺牲,随意浪费,这在将德上也是成问题的。一将功成万骨枯。作战,士兵难免牺牲,为国牺牲是士兵的荣誉。要指望不牺牲,一个不死,那是不可能的。可作为将领,应该爱惜士兵,不应该随意浪费士兵的流血牺牲。要让士兵牺牲得值,真正能把牺牲转化为胜利。-------------------------by 匣中剑8829
2008年02月15日 04点02分 21
level 6
晓静Angel 楼主
转贴的目的是近来发现 吧里大多是关于远征军前期的资料对于后期实在很少见我不保证资料真实可靠
2008年02月15日 04点02分 22
level 6
晓静Angel 楼主
缅甸战役太平洋战争初期,日军于1942年1~5月在缅甸对中、英盟军实施的进攻战役。日军企图占领缅甸,切断美英向中国提供战略物资的交通线滇缅公路,迫使中国屈服;并伺机进军印度,促其脱离英联邦,以保障东南亚地区日军翼侧的安全。参战日军为第15集团军(司令为饭田祥二郎中将,辖第18、第33、第55、第56师,约9.5万人),支援地面作战的飞机约250架。驻缅英军(司令先后为T.J.赫顿中将和H. 亚历山大上将,辖英缅第1师、英印第17师、澳军第63旅和第7装甲旅,共约4万人)主力集中在毛淡棉、仰光和曼德勒,有作战飞机100余架。1942年1月4日起,日军第55、第33师由泰国分别向缅甸南部的土瓦和毛淡棉发动进攻,至31日占领毛淡棉及其以南地区,2月11日强渡萨尔温江,随后突破英军比林河和锡当河防线,在勃固附近粉碎英第7装甲旅的反击,迫使英印军3000余人撤往东吁。应英国政府请求,中国组建远征军(辖第5、第6、第66军,共10万余人)入缅作战。3月6日,中国远征军第5军先遣第200师抵达东吁接防。8日,日军占领仰光。11日,美陆军中将、中国战区参谋长JW.史迪威奉命入缅指挥中国远征军。17日,日军再度发起攻势,一路沿伊洛瓦底江北上,一路沿曼德勒大道推进,迫使英军后撤。20日,日军第55师进攻东吁,遭中国远征军第5军顽强抗击。25日,在仰光登陆的日军第56师向东吁方向增援。30日,日军占领东吁,随后第56师转向东北进攻垒固,第55师及4月8日登陆的第18师继续向曼德勒发展进攻。与此同时,日军第33师从仰光出发向仁安羌方向进攻,4月7日占领阿兰谬,逼近仁安羌,16日从翼侧迂回切断英印军退路。中国远征军以1个师的兵力驰援被围于仁安羌以北的英缅军,击退日军包围撤退英缅军的一个大队,解救英缅军和英侨民7000余人。4月底,日军攻占腊戍,切断滇缅路,5月1日进占曼德勒。中英军队被迫向印度和中国境内撤退。至5月下旬,日军占领缅甸境内全部要地,并侵占中国云南省龙陵、腾冲等地(见中国远征军滇缅路作战)。此役,日军伤亡约4500人,英军损失1.3万余人。中国远征军伤亡2万余人,撤退饿死4万余人。日军采取迂回包围战术快速推进。中英盟军因部署不当、指挥有误而大败。-------------------------孙立人大吹的所谓仁安羌大捷就是发生在此时。---------------------------------byzhongguor 
2008年02月15日 04点02分 23
level 6
晓静Angel 楼主
孙在缅甸战役前期不听从指挥给远征军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在日军占领密支那的时候,杜聿明准备集中主力夺回该地,以便将部队撤离回国,而孙则认为现在的地点离印度近,远征军可以跟随英国人退到印度,公然抗命,还说什么 : “两害相权取其轻!”随即带领38 师退往印度。最后害得远征军损失惨重,其实在缅甸会战中,孙对上级的命令一向是阳奉阴违,对自己有利的执行,不利的则推给别人做,连史迪威都无法指挥他,不过做为军人,他还是非常称职的,作为军官,他的才能还是非常出众的。--------------------------bywww11225500
2008年02月15日 04点02分 24
1 2 3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