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2
三国历史虽短,但在中国人才史上却是群星璀璨、英才辈出的一个历史时期。而在三国人物群英谱中,无论从哪方面看,曹操都应算是最杰出者之一。然而,一千多年来,曹操的形象却被他的同时代人以及后来者越抹越黑,最后被描绘成中国历史上反面人物的典型。历史被如此颠倒,真是让人不可思议,难怪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郭沫若等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要为曹操翻案。
2005年08月17日 15点08分
1
level 2
20世纪50年代,郭沫若等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实在看不过去,于是下决心为曹操翻案。遗憾的是,曹操、刘备、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人格已在儒家纲常的酱缸里泡了近两千年,又经过各种艺术门类的重新包装,人们已经习惯了艺术化的曹操,而不再在乎历史上真的曹操,所以要一下子把完全颠倒过去的东西重新颠倒过来,谈何容易?《三国演义》还在流传,三国戏曲还在上演,历史传统的惯性还在继续,这个时候“突然停电”,谁能接受?所以,在郭沫若等主张为曹操翻案时,就引出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争论。从这方面看,后人心目中的曹操、诸葛亮确实不完全是历史上真实的人物,而是因为道德的需要、艺术的需要,借取历史中弯弯扭扭、模模糊糊的一点影像,贴上“曹操”、“诸葛亮”等形形色色的标签,以寄托个人对社会的一点理想或渲泄个人胸中郁积的块垒罢了。 当然,历史与艺术毕竟是两类截然不同的东西,有历史责任心的读者在面对艺术化的“历史”和“历史人物”时,心里确实应该有个数。特别是在时下,各种“戏说历史”非常盛行,更有必要提个醒。
2005年08月17日 15点08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