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需要超越三种最常见的局限。第一种局限叫无知。一个不懂语法和修辞的人再有天分也只能拟两条所谓的神回复,他们不可能写出成熟的作品。对于专业的语法和修辞的掌握,我持坚决态度,你看一个木工做一个凳子,有学习能力的人完全可以炮制出一个一样的,但这不表示你就是一个木工了。同理一个没有见识的人也不可能写出精彩的作品,我说的见识包括词汇量和具体的资料诸量。本世纪初,一艘中国的货轮失事,数十万只塑料鸭子飘在了海面上,因为洋流作用,它们开始一圈又一圈的环球旅行,成群结队的。后来,全世界知情的华人华侨都渴望拥有一只曾周游过世界的中国鸭子,这种情感里透露着他们对于祖国的爱和对于自己的漂泊的理解,所以西方有心的媒体专门派人跟踪这群鸭子的行程,在它们近海岸线的时候,组织游客观看,宛如盛况。当然现在鸭群越来越少了。我举这样的例子旨在说明资料之于文学表达的重要性,我们能体会到一个华侨手捧着一只漂泊过的其实没有生命的但重要的是made in china 的鸭子时油然而生的感情,关于自己关于china,点到即止,丝毫不显得矫情。被强行要求撰写的作文通常不会出现这种引用,他们总是做不到自然又适度的描写——啊,我爱我的祖国,因为她有长城和兵马佣;啊,我恨我的祖国,因为她有地沟油和包二奶的党员。别说美感了,有意义吗?我多嘴说一句,明明不矫情的人写起文来为什么会矫情,就是美女淡妆,丑女浓妆的道理,归根到底就是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