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7
十五级风眼
楼主
本来我这是回复上面关于《中冶交通拍得沈阳沈抚新城两宗地块开发权》的帖子。结果总被系统自动删除。无奈开个帖子试试吧。
汪家这个地方确实太坎坷。其实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国务院就批准了汪家和道义两个组团。随着时间的推移道义已经不是昔日的道义。然而汪家相比较来看发展基本停滞。汪家的辉煌的确和抚顺相关联,当初煤炭交易和物流确实造就了汪家的繁荣,后来汪家人开始了家庭作坊式的制鞋工业。这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成为了汪家地区的支柱产业。转眼到了现在这个时代,汪家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确实落后了。落后的公交系统,依旧原始的村落,零星分布的形成不了规模的耕地,落后的互联网与现代物流系统。随着沈抚同城的理念的提出加之沈阳经济区概念的提出。这个地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这一切需要政府更加深入的投资。汪家这块儿地虽小,但确实活力无限。这里不缺乏经济腾飞的种子,但是需要有种子发芽的土壤。真的希望政府能够拿出诚意拿出资金来发展这里。这里就像一个纽带,期待沈阳和抚顺在这里无缝的链接在一起,到时我想就真的距离沈阳经济区的目标不远了。
2014年07月27日 10点07分
1
汪家这个地方确实太坎坷。其实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国务院就批准了汪家和道义两个组团。随着时间的推移道义已经不是昔日的道义。然而汪家相比较来看发展基本停滞。汪家的辉煌的确和抚顺相关联,当初煤炭交易和物流确实造就了汪家的繁荣,后来汪家人开始了家庭作坊式的制鞋工业。这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成为了汪家地区的支柱产业。转眼到了现在这个时代,汪家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确实落后了。落后的公交系统,依旧原始的村落,零星分布的形成不了规模的耕地,落后的互联网与现代物流系统。随着沈抚同城的理念的提出加之沈阳经济区概念的提出。这个地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这一切需要政府更加深入的投资。汪家这块儿地虽小,但确实活力无限。这里不缺乏经济腾飞的种子,但是需要有种子发芽的土壤。真的希望政府能够拿出诚意拿出资金来发展这里。这里就像一个纽带,期待沈阳和抚顺在这里无缝的链接在一起,到时我想就真的距离沈阳经济区的目标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