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青凉伞映红妆面——浅谈油纸伞
秦时明月星魂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5
阿柠🌸 楼主
暮色潇湘凉入骨,振衣缓上重楼。左为闹市右清流。二三油纸伞,撑起万年愁。
不见前尘人去处,剩得诗句相酬。浪吹惆怅过江洲。双肩萧瑟瘦,微雨润浊眸。
图片来自:豆蔻已成殇的百度相册
2014年07月09日 13点07分 1
level 15
阿柠🌸 楼主
没错又是我这个大自然【啊呸】转帖的搬运工 罒ω罒
话说上一个红楼梦的帖子没有更晚我就又作死地开坑了↖( ̄▽ ̄")
这一篇是介绍油纸伞的o(≥v≤)o有兴趣的同学关注一下呗(づ ̄3 ̄)づ
2014年07月09日 13点07分 2
[滑稽]
2014年07月09日 14点07分
回复 孤殁送 :[]羞羞讨厌!不要用这种淫荡的表情看着我
2014年07月09日 14点07分
回复 豆蔻已成殇 :[]哪里淫荡了
2014年07月09日 16点07分
回复 孤殁送 :[吐舌]
2014年07月10日 03点07分
level 12
文?
2014年07月09日 13点07分 5
不是,等一下
2014年07月09日 13点07分
level 15
阿柠🌸 楼主
油纸伞是汉族传统工艺品之一,作为起源于中国的一种纸制或布制伞,亦传至亚洲各地如日本、朝鲜、越南、琉球、泰国、老挝等地,并在各地发展出具有当地特色的油纸伞。随着大陆客家人迁移至台湾定居,也令中式油纸伞在台湾生根发展。
现代经常使用的尼龙钢架伞是19世纪英国人根据中国油纸伞的开合原理,使用现代材料,工业化生产改进而来,虽然方便携带、价格低廉,但却是毫无生命的工业品,传统油纸伞那种雅致天成的美感,是尼龙钢架伞永远无法比拟的。
2014年07月09日 13点07分 7
就素~
2014年07月09日 16点07分
回复 孤殁送 :[钱]
2014年07月10日 03点07分
level 15
阿柠🌸 楼主
2014年07月09日 13点07分 8
level 15
阿柠🌸 楼主
中国制伞历史悠久,最早的伞由鲁班的妹妹发明。春秋末年,中国古代著名木工师傅鲁班常在野外作业,若遇下雨,常被淋湿。鲁班妹妹想做一种能遮雨的东西,她就把竹子劈成细条,在细条上蒙上兽皮,样子象“亭子”,收拢如棍,这就是最早的雨伞。
东汉蔡伦发明纸以后,出现了在伞纸上刷桐油用来防水的油纸伞,文人雅士亦会在上油前在伞面上题诗作画,以遣情怀。宋时称绿油纸伞。以后历代均有改进,有纸伞,油伞、蝙式伞,最后形成今天的大众用品,使用至今已1000多年。
油纸伞在唐朝传至日本、朝鲜,日本早期将油纸伞称为“唐伞”。油纸伞传至亚洲其他地区如越南、泰国、老挝等地后,又结合了当地的文化,有了各自的风格和名称。
2014年07月09日 13点07分 9
上面那个女的至少有三十多岁 我看出来了。
2014年07月09日 16点07分
回复 孤殁送 :30—35
2014年07月10日 03点07分
level 15
阿柠🌸 楼主
明朝《天工开物》提到:“凡糊雨伞与油扇,皆用小皮纸。”,沈括《梦溪笔谈》也提到:“以新赤油伞,日中覆之。”在一些文学作品如《白蛇传》等也可以看到油纸伞的踪影。
油纸伞除了是挡阳遮雨的日常用品外,也是嫁娶婚俗礼仪一项不可或缺的物品,中国传统婚礼上,新娘出嫁下轿时,喜娘会用红色油纸伞遮著新娘以作避邪。
在有些地方方言中,“油纸”与“有子”谐音,故客家女性婚嫁时,女方通常会以两把纸伞为嫁妆,含“早生贵子”的意思;“伞”的正体字“伞”字里有五个人字,象征着多子多孙,伞面张开后形成圆形,为祝福新人生活美满圆满的意思。
男子16岁成年礼时,父母会赠予一把油纸伞,希冀支撑门户之意。
道教庆典中,也常看到将油纸伞作为遮蔽物撑在神轿上,是因为油纸伞有趋吉避秽的功效。
2014年07月09日 14点07分 10
level 12
。。。还以为是文
2014年07月09日 14点07分 11
。。。标题写了是转哦[勉强]
2014年07月09日 14点07分
level 15
阿柠🌸 楼主
制作过程
传统的油纸伞的制作过程非常繁琐,全部依赖手工完成。民间有谚语:工序七十二道半,搬进搬出不肖算。大致来讲,分成如下几步:
1.号竹:即选竹
2.做骨架:削伞骨,并进行水浸、日光晾晒等必要的技术处理,然后钻孔、拼架、穿线、串联伞柄伞头制成骨架。
3.上伞面:把裁好的纸粘上骨架,修边、定型,曝晒
4.绘花:于伞面绘上图案 ,晒干
5.上油:最后在伞面刷上熟桐油,待完全干后就可以使用了
目前国内传承较好的油纸伞作坊,如秦风汉月油纸伞、若水堂油纸伞等,仍然以传统古法制造油纸伞,86道工序全手工操作,从削竹到绘制图案都是全手工,没有使用机器。材质也固守传统,为的是保持其古法天成的韵味,不使其沦于工业化。比如伞托,必须是从大山里砍伐下来的通木。制作工具也历史悠久,品质控制严格,要求“四沟”平整不露接头、“牙子”不露口,“胚子”、“托子”不露“猪鼻孔”,涂桐油也要求均匀。伞面绘制也很讲究,由专业画师完成,主要取材于传统国画题材。也有各种民间题材,切合不同喜庆场合,比如婚聘的油纸伞。
油纸伞制作全部要依靠手工完成 罒ω罒
2014年07月09日 14点07分 12
肯定很贵吧 QAQ
2014年07月09日 16点07分
回复 孤殁送 :那当然
2014年07月10日 03点07分
level 8
哇塞 豆豆好棒 果断收藏!! [献花]
2014年07月09日 14点07分 14
[玫瑰]么么哒~
2014年07月09日 14点07分
level 15
阿柠🌸 楼主
--------------------------------------------------------------------------------------------------------------------------------------------------------------------------------------------------------------------------------------以上是原帖的全部内容,我会继续为大家科普。
2014年07月09日 14点07分 15
level 15
阿柠🌸 楼主
【中国油纸伞】
中国的油纸伞图案以传统国画常见题材为主,如花鸟、山水等,也有以古典文学名著如<红楼梦>、<西厢记>的情节为题材,伞柄和伞骨均保留素材原来的颜色,带有古朴的韵味。
【北京秦风汉月油纸伞】
作为千年帝都的北京,自古不乏制作精良的油纸伞,但传承并保留下来的已为数不多。
秦风汉月油纸伞专业制作传统油纸伞。油纸伞伞骨加工厂坐落在风景如画的江南。北京朝阳区东坝东窑艺术区有伞面翰花制作作坊。油纸伞现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制作油纸伞的艺人已不多,秦风汉月油纸伞的工厂集结了民间技术精湛的制作油纸伞的艺人,他们都是油纸伞制作的世家。
秦风汉月油纸伞传承传统油纸伞制作工艺,纯手工工艺,伞面为传统棉纸,伞骨为兰竹,刷纯天然桐油,伞柄和伞骨均保留素材原来的颜色,带有古朴的韵味。同时,秦风汉月还不断进行创新,研发,在伞骨、穿线、翰花等关键工艺上改革创新,油纸伞图案除了传统国画常见题材,如花鸟、人物、山水、石板拓印等,还开拓了脸谱、手绘青花系列等新题材,此外,还有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量身定做的特色。
秦风汉月油纸伞为千年传承的古法制作。工艺复杂,周期较长。一把油纸伞,从号竹(选竹)到泡竹(水浸)、蒸竹(水煮)、晒竹、刨竹、刻竹、钻孔、拼架、穿 线、串联、裱伞(把裁好的纸黏上骨架,修边、定型),曝晒、翰花(于伞面绘上图案,晒干)、油伞(在伞面刷 上熟桐油)、晒伞,经过八十一道工艺,十五天左右的制作周期才可完成。
因此,一把秦风汉月油纸伞集结了多种独有特点:
①为千年传承的古法制作,具有较高收藏性和传承性
②伞面为专业画师手绘,油纸伞具有升值的潜能。
③独特的青花瓷图案包头,更具中国古典特色,为秦风汉月油纸伞增添一份优雅。
④油纸伞的每一份材料皆为精心选制,精美、结实、耐用,抗风防雨性强,可反复开合3000余次。
2014年07月09日 14点07分 17
level 15
阿柠🌸 楼主
【浙江余杭油纸伞】
油纸伞已经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把油纸伞集合了濒临失传的手工艺、文人墨客之书画和富有中国文化元素的典雅造型,古朴怀旧,精致唯美,是一件高雅的艺术品。秦风汉月油纸伞,收着是一种思念,展开挂在墙上或挂于屋顶能起到很好的装饰效果,让整个空间充满艺术感,格调高雅。当您拥有一把秦风汉月油纸伞,您可以用她为您遮风挡雨,让您在风雨之中依然优雅动人,气质倾城;您也可在闲暇之时,将其作为照相的道具,增添几分怀旧的情结。
浙江余杭的纸伞制作至少230余年历史,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董文远九房开设伞店。余杭油纸伞有渔船伞、文明伞等多个品种,由于技术精良、用料上乘,做出来的伞经久耐用,日晒雨淋也不会散架和穿裂,很受欢迎。从前不少外地香客途径余杭都会在半夜叩门购伞,作为礼物送给家乡的亲友。
1951年,浙江省选择余杭纸伞为手工业合作化试点,组建“雨伞生产合作小组”,又在1952年底,建立“雨伞手工业合作社”,成为全省第一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受国内媒体广泛报导。随着市场上出现钢制骨架的晴雨两用伞,这种纸伞逐渐被淘汰,余杭油纸伞技艺亦濒临失传。
直至2006年12月5日,余杭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姜军在瓶窑塘埠村驻村入户时,制伞老师傅刘有泉向姜军表示想恢复余杭纸伞,为当地当地山民开发旅游商品致富,迎合近年农家乐旅游的潮流。刘有泉于油纸伞开始被淘汰时就萌生了把这种传统工艺继承下去的念头,不久在富阳找到一个生产竹伞架的厂家,用几百元人民币买回了100把竹伞架。但他当时没有掌握加工工艺,只能保管好这批伞骨架,保管了三十多年。<城乡导报>于12月7日头版头条报道《寻找制伞师傅恢复“余杭纸伞”》,引起当地人高度关注。至12月19日,四位老师傅房金泉、陈月祥、沈丽华、孙水根于瓶窑镇塘埠村聚首,商议恢复余杭纸伞。他们在2007年1月凭着灵巧之手,成功恢复制作油纸伞。他们在瓶窑塘埠村传授技艺,带动山区一大批竹农致富。余杭区文广新局把纸伞作为民间手工技艺项目进行重点保护,浙江省文化厅也把余杭油纸伞列入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6月,余杭纸伞于杭州市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中展出。
制伞手工技能要求高,制伞人要以自己的技巧经验来完成,技艺以师徒相承,靠师徒之间言传身教及个人的悟性、长期实践体会掌握,学徒须三年方可出师。所用的工具由铁匠专门打制,伞的用料也很讲究,以上好桃花纸为伞面,在柿子漆里浸透,一张一张黏贴在伞骨上。柿子漆是在油柿青的时候,把油柿捣糊榨出的柿子汁,既有黏性又不会把桃花纸黏住。以竹、木制伞柄和伞骨,用发线扎好,伞面糊好后绘上图案,涂上桐油,然后在室内吊起阴干,至少要经过70多道工序,包括锯竹、刮青、平头、劈骨、锯槽、削骨、排伞骨、穿伞、糊伞、装柄等。
2014年07月09日 14点07分 18
level 15
阿柠🌸 楼主
【江西甲路油纸伞】
哦哦哦!壮哉我大江西![][][][][]
江西婺源甲路村生产的油纸伞技艺古朴、造型美观大方,坚固又轻巧,所谓“金溪斗笠甲路伞”。相传宋朝时当地人马庭岚被封为丞相,从京城带了一把油纸伞回乡,甲路人便不断改进工艺,世代相传制伞。传说清朝康熙年间,婺源当时属安徽,康熙帝微服到了当地,看徽剧时忽然下雨,
前排
观众撑伞挡住后面观众的视线,有顽童就向前掉观众掷石,石子击中其中一把伞却反弹。康熙帝就派人那把伞产自何处,正是产自甲路,自以有了“甲路伞,甲天下”的说法,并收入《婺源县志?货属篇》。江南地区有一首民谣:“景德镇的瓷器、甲路的伞、扬州的女子不用拣。”赞赏甲路伞,又有“甲路纸伞甲天下”的美誉。
甲路伞于1936年曾获得国际产品博览会金奖,1943年为全盛时期,产量曾高达二十五万把,出口外销十七万把。2000年代初只有三名超过八十岁的老人传授技艺,原材料之一油柿树为濒危物种,甲路油纸伞因此面临失传。有见及此,当地制伞业改良工艺,开发出天然树叶、恢膜纸等新品种,提高了油纸伞的质量,2006年工艺改进后年产50余万把,远销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该县鼓励农民学到技术后在家进行初加工,然后由伞厂进行深加工,进行大规模生产,现时中云、赋春、许村等多个乡镇形成了一大批专业加工村。全县规模工艺伞厂4家,年产值800万元,专业加工村达30多个,从业人员1800多人。
甲路纸伞以优质优质木竹、皮纸、桐油等制成,主要工序为削伞骨、锯葫芦、组合伞架、煮晒伞架、装伞键、裱皮纸、伞面题画、修卷伞页、漆桐油、穿饰线、套柄锤和结伞顶,共有近三十道工序。
2014年07月09日 14点07分 20
level 15
阿柠🌸 楼主
【湖南长沙油纸伞】
湖南长沙的油纸伞业有一百多年历史,长沙有史可查的最早的伞店是陶恒泰纸伞店,由陶季桥于清朝咸丰年间创办,几年后又在附近另组陶恒茂纸伞店。“陶恒茂”的伞做工精细,谨守祖传工艺,选料考究。以越冬老竹中筒、上等云皮纸制作,结边要用自纺的土纱。而且操作细严,用丝棉盖顶层,中骨用头发绳穿结,伞边用士纱夹头发绳,用粗丝线,伞胚制成后一律集中到三伏天用生桐油连续上油三次,质量优良,赢得信誉。
1900年,梁敬庭在长沙市北正街梁宏茂伞店学艺后挂牌梁宏发伞号开业,生产老式明油、黑油纸伞和特制鸭棚用大伞,出产的纸伞做工精细,经久耐用,得到“湘潭木屐,靖港油伞”的美誉。1921年,潘馈清兄弟创办菲菲伞厂生产纸伞,除了传统的绘花外,还有喷花、印花和贴花,图案亦多种多样,远销香港、澳门和东南亚,并于1929年的中华国货展览会上获优等奖。当地生产的油纸伞最高年产接近三万把,直至1975年2月,靖港雨伞社被撤销,靖港油纸伞停产,长沙其它地区的纸伞业亦式微。
长沙纸伞原料为皮纸、楠竹、棉纱、发绳、桐油、柿子水、颜料、牛角及木材。
湖南妹子请默默举爪[]
2014年07月09日 14点07分 21
level 15
阿柠🌸 楼主
【福建福州油纸伞】
油纸伞是“福州三宝”之一(另两种是脱胎漆器和牛角梳),在从前福建福州人的生活当中有重要的地位,当地有句俗语叫“包袱伞”,意思是出门人所带包袱中都有伞。福州的油纸伞可以追溯至五代十国时期,王审知率兵南下入闽建立闽国,来自中原和江浙一带的人把造伞工艺带到福州。清朝进入了繁荣期,清末民初时全市雨伞店号最多时达300多家,辛亥革命后的抵制日货运动中,福州市民把传统的福州油纸伞称为“国伞”,大力提倡使用。
福州油纸伞用料必选当地或附近地区出产的优质材料,伞骨必用闽北五年以上,弹力强、韧性大的的青山老竹,一把伞必须经八十三道工序才算完成。以中亭街上的杨常利伞店最为著名,有“选料精,上油腻,绘花雅”的特点,所用之竹材必须为青山老竹,伞面的纸必须为福建省特制的棉纸。1915年在巴拿马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上,评委们检测杨常利出产的“双喜牌”纸伞,发觉它可承受1170次的反复收撑不起顶、不断线、不裂槽,以五级逆风吹20分钟伞柄不折、伞骨完好,长时间泡在沸水中,不脱骨、纸不烂,因而获得优胜奖殊荣。1933年在芝加哥百年进步博览会上也获得奖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多次获福州市人民委员会授予名牌产品称号。
福州的制伞传统工艺分有制伞骨、制伞、伞头、伞柄、绘花等五部艺,其中以“制伞”虽属主流,但也只是完成“伞胚”、“上油”、“装配”等工序,须由别处买进伞骨、伞柄、伞头等。做伞骨最好的是“后洲帮”,1950年代“后洲帮”张开绿所制伞骨如同一节麻竹筒,看不见缝隙,注水不漏。制“伞柄”最有名的是洋中亭王依犬家。伞画师以程家宝、林永钦、刘梦秋最著名,程家宝字画俱佳,林永钦擅画花鸟、人物,刘梦秋的“洋山水”也颇有名气。
大跃进时,当地各伞厂合并为“福州雨伞总厂”,不久因为温州仿绸伞的竞争,该厂就派出林永钦到温州学艺,改良了福州油纸伞,并于当地和东南亚畅销。文革后因为布伞流行,福州油纸伞就由实用品转向工艺品发展。1985年,该厂生产的油纸伞远销日本、欧洲和东南亚,三年后先后退出欧洲和东南亚市场。近年又把纸伞原料和工艺改良,每把伞有72条伞骨,撑起来大,合起来小,状似蛇腰,故名“蛇伞”。
1990年代,福州市委领导林爱枝到美国西雅图参加全世界花伞艺术节,并展示一把红色大伞,全场轰动。福州雨伞总厂于1997年倒闭,福州纸伞业也因此式微,现时只有福州西门的一个作坊继续生产纸伞,出口至日本。一些造伞工匠虽然已经转业,仍然希望能振兴制伞业,希望当地政府扶持。
(。。。又灭了咩?!)
2014年07月09日 15点07分 23
level 15
阿柠🌸 楼主
2014年07月09日 15点07分 24
到![哭着跑]
2014年07月09日 15点07分
回复 正义趵g :[太开心]接着科普,如果你需要可以转哦[勉强]
2014年07月09日 15点07分
回复 豆蔻已成殇 :吧里有啊…………
2014年07月09日 15点07分
回复 正义趵g :不齐全[抓狂]
2014年07月09日 15点07分
level 1
哇,把有伞的古风图全搜罗了啦。
2014年07月09日 15点07分 25
还有很多的说[扭扭]
2014年07月09日 15点07分
待会慢慢发
2014年07月09日 15点07分
回复 豆蔻已成殇 :…………[惆怅~]
2014年07月09日 15点07分
回复 正义趵g :[吐舌]
2014年07月09日 15点07分
level 15
阿柠🌸 楼主
【相关文化】
戴望舒 《 雨巷》
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白蛇传》
许仙向白素贞借的伞就是油纸伞。
《倩女幽魂》
聂小倩就是打着油纸伞与宁采臣相遇的。
2014年07月09日 15点07分 28
level 15
阿柠🌸 楼主
【 泰国清迈油纸伞】
泰国北部的清迈的油纸伞工艺有二百多年历史,以青竹制成,颜色鲜艳、图案多样,包括花草、动物、人物和风景,伞面除圆形外还有方形,极富有民族特色风格,吸引不少游客购买,其中以“伞村”博桑村(Bosang,又译保山)出产的最著名,当地不少农民都会在农闲时制作油纸伞,也有专门的作坊。
相传当地的制伞技术是由缅族人带来。从前有一个叫PraInthaa的和尚在当地的博桑寺(WatBoSang)禅修,并到处化缘。他走到北部接近缅甸边境的地方逗留了多天,那里有些缅族和泰族人施舍给他。有一天他吃早餐时,有一个缅族人给他一把伞子做施舍,和尚祝福他后,从那个缅族人口中得知伞子是他自己制造的,而那个缅族人就住在附近。缅族人走后不久,和尚撑起伞子,觉得很方便实用,既遮阳又挡雨,决定去缅甸看看伞子是怎样做出来的。到了缅甸制伞的村落,和尚看见村民用桑树皮做纸,以橡胶糊纸并在纸上涂油脂来防水。和尚问村民油纸伞的材料和制法,村民就把从制纸至完成一把伞的工序一五一十地告诉和尚,和尚把工序用笔记下,起程回佛寺。
回到佛寺,和尚就四处寻找需要的材料,游说当地的村民帮助他,并教村民们制伞。初时不是很多村民愿意帮忙和制作纸伞。后来因为做出来的纸伞很实用,吸引其它村落的人来博桑村购买,成为一个收入来源,越来越多村民加入制伞行列,博桑伞也就出了名,村民们会带一小部份的伞(20至30把)到市区出售。
1941年,博桑村村民组织了合作社,名为博桑制伞合作社有限公司(BoSangUmbrellaMakingCooperativeLtd.),负责人是JamroonSuthiwiwat。制造不同大小的纸伞(包括14吋、16吋、18吋、20吋,另有35吋和40吋的大伞)。约在1957年,泰国北部工业推广中心(CenterforIndustrialPromotionfortheNorth)协助村民,教他们改良技术。
当地以桑树皮纸(sa)制作纸伞,把桑树皮煮软、清洗、捣烂、再洗、漂白,然后用布捞起多次增加厚度,再于阳光下晾干。制伞工序以人手进行,包括削竹、组合伞架、上伞面、绘花、晾晒等。博桑油纸伞以油彩绘花,全用人手绘画。
每年1月或2月均会举行“花伞节”,是清迈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吸引不少游客参观。节目于博桑村主要街道上演出,村内各处都会以油纸伞装饰。有为制伞工匠和伞画师而设的花伞比赛,胜出者会得奖。另有当地女性表演“大伞舞”和撑伞脚踏车表演,同时举行“博桑小姐”选美。
2014年07月09日 15点07分 30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