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WRRAWR
楼主
我看《长江七号》《大鱼》时,我曾讲蒂姆·波顿,顽童总要长大,波顿之前的作品,无不以儿童的角度,调侃和抗拒成人世界的丑陋和虚伪,而《大鱼》,则首次以一个父亲的角度,来讲叙一个男人应该承担的责任,讲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怎么充实和负责的度过。 而《长江七号》,就是周星驰的《大鱼》。 周星驰,第一次以白发出场,饰演了一个父亲。当然他演的其实是自己的父亲,那个小狄才是童年的周星驰,一如罗伯特·贝尼尼的《美丽人生》。首映之后,周星驰在记者会上也说,那个在商场里看到玩具不肯走的男孩就是他自己。如果说周星驰早期的电影都是给那些未成年的,对世界充满恐惧的孩子以安慰的话,那么《长江七号》还教给我们,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大人。其实周星驰本人亦是如此,他之前的电影大多草根,无厘头,而《喜剧之王》和《少林足球》之后,他在银幕上下都成为了一个英雄,甚至逐渐成为不景气的香港电影的中流砥柱,《少林足球》时我曾批评周星驰开始从自卑转为自恋,现在知道是自己错了,是我小人之心。徐克曾说:我很喜欢周星驰,只是他有时太悲观了,我希望他能够光明一点。而近来周星驰似乎正在实现这番话,而且将这种光明逐渐带给更多的人。 《长江七号》受《E.T.》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外星狗几乎就是顽皮版的E.T.,斯皮尔伯格是周星驰最喜欢的导演,前者同样出身于一个单亲家庭,斯氏曾说:我的童话称不上开心,因此我总想逃离,总想起飞,飞离这个地球,因此那些星星一直吸引着我。 而《长江七号》最浪漫的镜头,也是小狄被锁在柜子里,却因为长江七号而看到自己浮游于宇宙星辰之间。《长江七号》的特效制作是曾为徐克制作《蜀山传》的万宽,这个镜头恰好充满了《蜀山传》中御剑飞仙式的浪漫感。顺说一句,《长江七号》的特效再次成为一个亚洲特效制作的里程碑,首次以特效完成一个足以乱真的数码角色。毛发等方面的逼真尚在其次,更重要的是它的表情的生气,使我毫不怀疑它的真实存在。我很希望周星驰下次能拍摄一个更多特效,更加超现实,如《星战》一般的科幻电影。 周星驰说,我首先想做出一个形象,就像美国有米老鼠,日本有机器猫,我们中国也应该有自己的一个动画形象。现在我们可以说,周星驰做到了这一点,我相信“长江七号”将成为中国电影中首个虚似角色的明星,“长江七号”的玩具产品,很快将风靡中国甚至亚洲。 《长江七号》的主题是比较深沉的,但它并没有丢弃童心和希望,很多类似的儿童电影,儿童得到一件超现实的礼物,到结尾都会失去,如同做了一场梦(甚至还有《宝葫芦的秘密》那么拙劣和恶心的),但《长江七号》的结局却是开放性的,它仍将梦想做到最后。 要说不足,可能是我之前对父子情的部分期望过高,或者是因为无良友人对我转叙了剧情,我对父子情的描写稍感不足,不是不好,是还可以更好,觉得辅陈不够,使最后的结局欠缺水到渠成之感,当然我现在还不敢肯定这一点,因为《长江七号》肯定不能只看一遍,《功夫》也是我在很多遍之后才真正看懂。 另一个遗憾,就是周星驰的演出越来越少了。《功夫》时,榧子同学曾说,《功夫》里的周星驰不再专职搞笑,但他让所有的人都变成了周星驰。《长江七号》更加如此。周星驰在《长江七号》中专门饰演父亲,但电影并不缺少笑声,除去温情的段落,它能让你从头笑到结尾,可以说,这是一部想像力爆棚的电影。 据说中影的老头子们在集体看片时非常失望,认为影片很无趣,在记者场之前的发言中,我也明显的感受到了这一点,在看片过程中,老头们听到全场记者的爆笑和掌声,大概半是放松半是疑惑吧。星爷总是在变的,但怎么变,都不会让我们失望,星爷,我们真是猜不透你呀~
2008年01月26日 10点01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