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7
梵天是自许『笑尽英雄』的绝代高人,他的傲骨来自非常的实力。他智慧超群,武学造诣惊人,气质出众,气派非凡,自信而且骄傲,梵天的傲气凌人跟能力一样有名,两者相得益彰,成就『百世经纶』的经典风范。没有人会否认梵天具备『笑尽英雄』的实力,这种自信不同于玉天玑和龙阁梭罗的夜郎自大,而是洞悉客观条件的限制,加以深度自省、比较后的自我尊重和自我期许。在他面前,事实如同一盘诡谲的棋局,就算不能完全掌握,也可以推测出几分,真相虽不中亦不远矣,所以一页书很有主见,不太容易被人左右,但这并不表示梵天自以为是,容不下诤言;相反,一页书有佛家『海纳百川』的气度,对自己不明白的事,保持理性、客观,静待局势的演变。惊世的才华,加上果断的作风,与人溺己溺的慈悲,塑造出『百世经纶』一页书的圣洁光环。一页书和素还真很不同,素还真抛不下世情的束缚,是一个饱受扭曲的生命,一页书则活得很自我、很自由,洋溢着生命的光辉,没有包袱,没有牵挂,在他的眼里没有阴沉的色调。梵天是一个完全神格的角色,不着世俗凡尘的爱恨情仇,对世人保持佛陀悲悯的胸怀,用几近救赎的心情去看待苍生,他宽容世人的无知,用血肉之躯为苍生排忧解惑,他支持善行,鼓励好人,疾恶如仇,对恶行决不宽待,他的生命中无法容许灰色地带,宁可以身殉道,也不愿示弱,如此正气凛然,令人动容。一页书阳刚的性格相当彻底,绝无仅有的变格,就是借助玉竹风的躯体,化身『天劫』紫锦囊的时候,展露罕见的俏皮与幽默,并且身陷桃色纠纷,招来『绝情师太』无极限和『织梦师』补天缺的青睐,牵扯难得的三角恋情,应该算是一页书空前绝后的经验,相信紫锦囊的风采和圆融的手段,依然生动鲜活地存留在读者的记忆里。一直觉得一页书很照顾素还真,用一种长辈疼惜晚辈的心情,虽然戏里没有明白表示出来,不过一页书比素还真资深,应该是可以确定的,虽说素还真常常称呼别人为“前辈”,但舍弃一页书以外,素还真对其他人以“前辈”相称,应该是礼貌上的意义大于实际上的意义。而素还真为什么单单认定一页书是前辈呢?原因有两个:第一,是一页书的风范与气度,整个霹雳系列,真正称得上绝世高人胸襟的,只有三个人:一页书、海殇君、素还真,他们不会被世俗的偏见所蒙蔽,他们相信邪道中人,亦有可取之处,在他们心中,真正具备容人的雅量,容许世人有犯错误的可能,而且不以高人自居,真正称得上气度非凡。假若蚁天隐逸的气质,是道家出世精神的延伸,而素还真『天下大同』的淑世理想,和『以天下苍生祸福为己任』的胸怀,是儒家忠恕之道的图腾,那么梵天『以暴制暴』的强势作风,就是法家重典治世的实践。海殇君以世局的旁观者自居,梵天就不是。一页书安居云渡山,『云渡』者,天上也!远身可观世,近身可渡人。梵天虽然不像素还真,几乎事必躬亲,但一页书对世局的演变是关心的,正道遭遇危机,或者素还真力有未逮之时,一页书一定挺身而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而且从不居功,没有半点私心,这正是素还真尊敬一页书的第二个理由:无私!就是这两个因素,让素还真由衷尊称一页书为“前辈”,由于一页书的正直无私,让处事平和的素还真,情愿为他得罪傲笑红尘,因为一页书值得素还真这么做!素还真最受人非议的,就是说他老是牺牲同志,利用别人替他做事,甚至一页书、海殇君都是他利用的对象,但是一页书却在不归路,挺身为素还真挡下玉天玑和潇湘子的两掌,人前人后为素还真排忧解纷,以行动表示他全力支持素还真的决心。有人说一页书真傻,以一页书的道行,何以老是心甘情愿被素还真利用?一页书真的傻吗?这样的说法不仅看轻了素还真,也贬低了梵天的智慧。自古英雄豪杰以志趣相契,一切相知相惜莫逆于心,不着痕迹,一页书虽然为白莲入世,然其真正的原因,却不单为素还真一人,乃为苍生也!这是《霹雳烽火录三十集》,一页书亲口对无忌天子所言:『灵心异佛非为素还真舍生,乃舍于天下苍生也!一页书亦是如此。』梵天以普渡众生为职志,一切作为皆出于自愿,而素还真不过是了解一页书的初衷,顺势而行罢了,因为素还真明白一页书的风范、智慧,不同凡人,不会以世俗的眼光来评断自己。否则一页书不会说出:『为武林大局、为素还真,一页书义无反顾!』(《风起云涌第一部十二集》)
2008年01月18日 07点01分
4
level 7
这篇文是黄大亲自执笔的吧,所以还是作者本身的感触了解来得深
2008年01月21日 03点01分
7
level 4
真的?难怪看起来那么棒…… 还是头一次看到……
记得上次百科里还没有。
很多地方比百科里下一段评价的有水准多了。
创世狂人,以杀伐传道,誓以鲜血传扬自己的传世真理。
突然间,凌空飘来一朵昊光祥云,云中的高人声气朗朗、气派非凡,自称是灵心异佛的师父,留下『世事如棋、乾坤莫测、笑尽英雄』的诗句,带着徒弟灵心异佛的尸身,驾着云光,骤然消逝在晴空的尽处。笑尽英雄、虏获戏迷的『百世经纶』一页书,就这样气势万千地坠落凡尘,普渡众生。
一页书舍己救人,将生命石抛上八口山的游魂台,顺利救回崎路人,自己却因此惨遭八口山的无名火,火焚而亡,一页书的一点灵气,在火焚的瞬间,迅速脱离原身,附身三清观的大师叔——玉竹风之躯,从此化名『天劫』紫锦囊,浪迹江湖。
梵天吸纳宇宙天地的尘沙,转换成衍生石,凝结在八口山之外的枯木上,殷殷等待重生的契机。素还真面对灭境邪灵与三途判阴狠毒辣的手段,以及集境花影人的步步进逼,咬紧牙关,独自吞噬世人和同志的误解,忍痛为了一页书,置爱妻风采玲与挚友崎路人的生死于度外,受尽凌迟,遍尽心酸,终于盼到一页书破石而出,再世为人,一招击杀『灯蝶』修万年,再度陪伴素还真,共同撑持起正道的天空。
梵天浩气凛然,为求暂时压制武皇的野心,不惜以自身安危作为赌注,使用【倒转行气】,将爆发至体外的邪毒,再次吸入体内。不仅如此,一页书甚至抱着残病之躯,闯进巨书岩,冒险运动残余的功力,取出挂日刀、流萤剑,赠与叶小钗,并且亲手题上『刀狂、剑痴』四个字,愿叶小钗刀行如挂日,剑走如流萤。
巨人仍旧是人,到达人力极限的一页书,说自己好累,他壮志未酬,颓然躺在云渡山静肃无语的大地上,素还真费尽心思,安排天河运棺,自己单独留在道境牵制孤愁先生,又千里迢迢为一页书,送来一颗道境云栈礅的稀世之珍金雕蛋(金雕蛋前后总共只有三颗),躺卧在天河底下的一页书,虽然静静沉睡着,不过他的灵魂,未曾一日抛弃众生。天河缺口的一道灵光,惊吓了三大魔头短视的心胸,三大魔头掌气合并,联手击碎一页书用以欺敌的空棺,足登神雕飞离天河的梵天,那股摄魂夺魄的气劲,登时粉碎魔域鬼帝的春秋皇帝梦。【千里碎脑神音】扬威二重林,笑尽『苦遍侠客』的集境武皇,一页书的高傲和霸气,绝对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梵天预知未来的劫数,利用隐遁天河的时刻,将元婴与自己的本尊分离。鬼王棺与合修会同流合污,算计圣佛岩的九龙菩提经和『圣童』不知名,一页书明知在劫难逃,为正义公理,以肉身抵挡千子弹,保全不知名。圣佛岩、黄甫桥的火花四溅、血肉模糊,观众的眼泪和着一页书的左臂齐飞,鬼王棺、南宫布仁、地藏大如的小人作风,逼得一页书决命黄甫桥。藏身迷情之墓的素还真,心有感应,黯然饮泣,揪心地呻吟:『一页书……可怜的一页书呀……!』
梵天就很不同,撇开化身不论,一页书无论对朋友、晚辈、甚至仇敌,挥舞佛尘的角度和高度几乎没有改变,不同的仅是情绪的转变与气势,在一页书心中,众生一律平等,或许这种胸怀来自梵天佛家修持的根基,因此,一页书面对任何局势,都能够不忧不惧、勇往直前。
梵天是自许『笑尽英雄』的绝代高人,他的傲骨来自非常的实力。他智慧超群,武学造诣惊人,气质出众,气派非凡,自信而且骄傲,梵天的傲气凌人跟能力一样有名,两者相得益彰,成就『百世经纶』的经典风范。没有人会否认梵天具备『笑尽英雄』的实力,这种自信不同于玉天玑和龙阁梭罗的夜郎自大,而是洞悉客观条件的限制,加以深度自省、比较后的自我尊重和自我期许。在他面前,事实如同一盘诡谲的棋局,就算不能完全掌握,也可以推测出几分,真相虽不中亦不远矣,所以一页书很有主见,不太容易被人左右,但这并不表示梵天自以为是,容不下诤言;相反,一页书有佛家『海纳百川』的气度,对自己不明白的事,保持理性、客观,静待局势的演变。惊世的才华,加上果断的作风,与人溺己溺的慈悲,塑造出『百世经纶』一页书的圣洁光环。
2009年10月24日 18点10分
8
level 4
一页书和素还真很不同,素还真抛不下世情的束缚,是一个饱受扭曲的生命,一页书则活得很自我、很自由,洋溢着生命的光辉,没有包袱,没有牵挂,在他的眼里没有阴沉的色调。梵天是一个完全神格的角色,不着世俗凡尘的爱恨情仇,对世人保持佛陀悲悯的胸怀,用几近救赎的心情去看待苍生,他宽容世人的无知,用血肉之躯为苍生排忧解惑,他支持善行,鼓励好人,疾恶如仇,对恶行决不宽待,他的生命中无法容许灰色地带,宁可以身殉道,也不愿示弱,如此正气凛然,令人动容。
一直觉得一页书很照顾素还真,用一种长辈疼惜晚辈的心情,虽然戏里没有明白表示出来,不过一页书比素还真资深,应该是可以确定的,虽说素还真常常称呼别人为“前辈”,但舍弃一页书以外,素还真对其他人以“前辈”相称,应该是礼貌上的意义大于实际上的意义。而素还真为什么单单认定一页书是前辈呢?
原因有两个:第一,是一页书的风范与气度,整个霹雳系列,真正称得上绝世高人胸襟的,只有三个人:一页书、海殇君、素还真,他们不会被世俗的偏见所蒙蔽,他们相信邪道中人,亦有可取之处,在他们心中,真正具备容人的雅量,容许世人有犯错误的可能,而且不以高人自居,真正称得上气度非凡。假若蚁天隐逸的气质,是道家出世精神的延伸,而素还真『天下大同』的淑世理想,和『以天下苍生祸福为己任』的胸怀,是儒家忠恕之道的图腾,那么梵天『以暴制暴』的强势作风,就是法家重典治世的实践。
海殇君以世局的旁观者自居,梵天就不是。一页书安居云渡山,『云渡』者,天上也!远身可观世,近身可渡人。梵天虽然不像素还真,几乎事必躬亲,但一页书对世局的演变是关心的,正道遭遇危机,或者素还真力有未逮之时,一页书一定挺身而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而且从不居功,没有半点私心,这正是素还真尊敬一页书的第二个理由:无私!就是这两个因素,让素还真由衷尊称一页书为“前辈”,由于一页书的正直无私,让处事平和的素还真,情愿为他得罪傲笑红尘,因为一页书值得素还真这么做!
有人说一页书真傻,以一页书的道行,何以老是心甘情愿被素还真利用?一页书真的傻吗?这样的说法不仅看轻了素还真,也贬低了梵天的智慧。自古英雄豪杰以志趣相契,一切相知相惜莫逆于心,不着痕迹,一页书虽然为白莲入世,然其真正的原因,却不单为素还真一人,乃为苍生也!这是《霹雳烽火录三十集》,一页书亲口对无忌天子所言:『灵心异佛非为素还真舍生,乃舍于天下苍生也!一页书亦是如此。』梵天以普渡众生为职志,一切作为皆出于自愿,而素还真不过是了解一页书的初衷,顺势而行罢了,因为素还真明白一页书的风范、智慧,不同凡人,不会以世俗的眼光来评断自己。否则一页书不会说出:『为武林大局、为素还真,一页书义无反顾!』(《风起云涌第一部十二集》)
普生曾经对素还真说:『佛心永远是疼痛的,因为无法渡尽世人!』当得起这句话的只有一页书,这才是一页书令人叹服的胸襟和气魄,也是素还真一直以梵天为尊的理由,一声“前辈”叫得真心诚意,没有半点勉强。因此,素还真可以不理会傲笑红尘的误解,却不愿一页书对自己存有一丝一毫的误会,两者的身份地位立见分晓。
素还真的手法和梵天的涉尘,不过是顺应天意的机缘罢了,谈不上谁利用谁,谁比谁高明的问题,若真要追究,要考量的,只是何者为主,何者为辅?又何时为明,何时为暗的问题而已?
谣言止于智者,一页书的行为正是智者面对议论纷纭,最适当的防卫。
素还真以由衷的敬意与造福苍生的诚意,来回报一页书的义无反顾,因为素还真知道,那是自己与生俱来的天命,也是梵天渡红尘的宿愿。素还真很了解一页书,明白他的个性,除非遭遇到无法独立排除的困难,否则素还真尽量不让一页书烦心,但若真遭逢令素还真为难的困境,能够商议讨论的,也只有一页书。素还真的用心,梵天当然知道,对素还真这样一个肯付出,又优秀的后辈,一页书除了欣赏,不免也有几分的疼惜,于是这两位旷世奇葩,就这样默契于心,一切尽在不言中,任何企图挑拨、分化两个人的言论,无非已经污蔑了两 大高手的人格。
一页书和素还真值得尊敬,不是他们的智慧武功,而是他们对自我坚持理念的剑及履及,素还真执着理想,无视人身的毁誉成败,不计实质的牺牲奉献,一页书追求正义公理,生死以之,至死不悔。素还真为迎接心中理想国度的到来,即便合纵、连横也绝不迟疑,而梵天主张邪不胜正,力行『大仁不仁、大爱无爱、以杀止杀』。
这些都喜欢…… 哎…… 几乎是全篇了= =
2009年10月24日 18点10分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