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0
想了半天,还是决定从吃的说起..o(* ̄▽ ̄*)ゞ
农历蒲月,江南最近虽然没有落雨,但基本每年这个时候已是梅雨季节。宋代贺铸的一首《青玉案》,最后一句“梅子黄时雨”是无论如何难以忘怀。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年华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衡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
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梅雨其实原来叫“霉雨”,因连绵不断的湿潮天气使得衣物墙壁等不能充分干燥,会产生黑色的霉点而得名。然而在杨梅盛产的江南,霉雨季节正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于是这恼人的天气才有了如今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连久久不愿停歇的雨声都不再那么令人烦心了。
我的故乡正是杨梅的原产地,据那些个考古发现,7000年前就有记录了。惭愧的是,至今未能亲眼去见一见那梅子成熟时,漫山遍野的绛红。
从小到大,几乎每年这个时候都能吃上乡下的亲戚送来的最甜美的新鲜杨梅。以前不觉得,最近变得特别多愁善感...o(*////▽////*)q ...才感觉到这一颗颗饱满的果实里面,充盈着亲人的辛劳,以及家族内部,任历史地理变迁都振脱不断的牵绊。(其实往大了说,自古以来,家族是构建天下的基本单位。《礼记·大学》当中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概念应该也是基于这个基础。)
撇开大道理不说,真正让我想起写杨梅,是前阵子爸爸搬出了窖藏已久的杨梅酒。据他所说,是当初奶奶不知何年酿下的,差不多和我一样岁数...
(一楼写太长很累,大家应该看得也累...还是偷懒分段写好了o(* ̄▽ ̄*)ゞ )
2014年06月12日 08点0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