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印度尼西亚——大部分的岛屿覆盖着茂密的热带雨林。 那个令全世界轰动的生物,就是在这个海岛上发现的。 科莫多巨蜥被称为是20世纪最大发现之一。 它身长超过3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蜥蜴。 作为科莫多巨蜥的唯一栖息地, 1991年,科莫多国家公园被登录为世界遗产。 科莫多巨蜥为什么仅生活在努沙登加拉群岛? 答案来自横亘于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和龙目岛之间、深达1000多米的海沟。 实际上,这条海沟正好处在“华莱士线”上。 “华莱士线”是明确划分生物分布的界定线,因英国博物学家华莱士提出而得名。 印度尼西亚大部分地区的年间降水量在1500毫米左右。 而科莫多岛所处的努沙登加拉群岛却只有850毫米。 4月至10月的旱季,来自南边澳大利亚的干燥季风吹拂全岛,使这里呈现出一派热带草原风光。 在努沙登加拉群岛,看不到印度尼西亚特有的热带雨林的气候特征。 1910年,一名荷兰飞行员驾驶的小型飞机安全降落在岛上。 他看到一个怪物突然出现在面前。 怪物有着尖锐的爪子,黄颜色的长舌头分成两叉。 看到这个全身鳞甲、4米来长的巨大怪物,飞行员不禁魂飞胆战。
2008年01月13日 03点01分
2
level 1
发现“巨大的喷火怪兽——科莫多龙”。 接到这个报告,爪哇岛博物馆馆长欧文斯派出了考察队。 1912年,科莫多巨蜥作为新种蜥蜴被介绍给全世界。 生物学上,科莫多巨蜥与澳大利亚巨蜥以及广泛分布于东南亚的水巨蜥是近亲。 现在,科莫多巨蜥只生息在科莫多国家公园。 这个国家公园的众多岛屿基本上都是由火山喷发而形成。 这里生存着许多印度尼西亚其他地区所没有的动植物。 现在,它们已经适应了这里的干燥气候。 “科莫多国家公园”也是海洋生物的保护区。 在这片四周因环绕着湍急的潮流而相对独立的海域, 分布着美丽的珊瑚礁,生息着众多的鱼类和贝类。 研究者指出,在各种蜥蜴中,科莫多巨蜥属于最大品种,是地球上智商最高的爬行类动物之一。 巨蜥只生活在努沙登加拉群岛上极为狭窄的地区,数量大约在3000到6000只。 科莫多巨蜥雌雄的比例大约是一比三。 在6月至8月的交配期,为赢得雌性,雄性蜥蜴之间往往展开激烈的争斗。 在每年7月至9月的产卵期,巨蜥平均产卵20个左右,孵化期大约8个月。 巨蜥卵只有9厘米大小,可是刚孵化出的小巨蜥却有30厘米大。 小巨蜥在出生后的大约8个月的时间里都在树上生活。 这既是为了防备其他动物的袭击,同时也是为了避免被大科莫多巨蜥伤害。 此时小巨蜥主要以蝙蝠、壁虎等小动物和鸟蛋为食。 当长到1米左右,小巨蜥便从树上下来,开始地面上的生活。 从出生到长成具有生殖能力的成年蜥蜴,大约需要5至7年。 巨蜥虽然是凶猛的食肉动物,但它们却很难捕捉到灵活迅捷的动物。 因此,它们主要的食物对象是那些动作迟缓的动物以及动物的尸体。 科莫多巨蜥的牙齿很锋利,特别适合撕咬,但不善于咀嚼。 因此它总是一口吞下食物。如果吃到了大型猎物,科莫多巨蜥有时甚至可以几个月不再进食。 科莫多巨蜥的寿命据说可以达到50年。 有关它们的生态,人类尚未完全把握。 科莫多岛上有1100多居民。 在以狩猎为生的时代,每次捕获了大猎物,他们只取必要的部分,把其余的肉留给科莫多巨蜥。可是在狩猎活动被禁止,开始饲养家畜的今天, 岛上居民开始面临巨大的问题。 以前,居民们只要给巨蜥留下吃的东西,它们就绝对不会进到村子来。 可是现在,巨蜥开始闯进村子,袭击家畜。 印度尼西亚政府为了彻底将科莫多巨蜥还原成野生状态, 6年前发出指示不再给巨蜥提供任何饵料。 结果使人类与科莫多巨蜥的关系变得困难起来。 由此看来, 即使是在南海中的这个孤岛上, 也同样面临着人类与自然如何共生共存的重大课题。
2008年01月13日 03点01分
3
level 1
科莫多龙的皮连柴刀都砍不开{那样的皮肤多难咬啊,它的皮是非常硬的}
2008年01月13日 03点01分
5
level 6
科莫多龙的皮连柴刀都砍不开----------------------------谁砍过?
2008年01月13日 08点01分
6
level 1
我选花豹!嘻嘻,效果应该跟老虎大战鳄鱼差不多吧??
2008年01月13日 10点01分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