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evel 1
       
      
	
	
	  1。老马复员那天,史今在镜子前很认真地整理了老半天军服,尽管完全没有史今和老马的对手戏,但可以看出前者对后者的尊敬,没有作秀的成分,所以很喜欢。2。史今调离前,在雨中向三多敬礼作为告别,三多在车里。史班长那个笑得叫一个灿烂,可没想背后背负的是这样一个结局。史今在剧中总给人有“大妈”的感觉,这个告别的镜头没有哭哭啼啼,相比之下,后头的那场告别戏有点过了(张译这里的哭戏放得太多了,尤其是在三多面前,在显得婆婆妈妈),有画蛇添足之感,大妈的感觉又出来了。但是这里三多死抱着箱子不放还是很能体现三多的性格的。3。高连长的戏前半部都很不错,扔鸡蛋那场尤其印象深刻。只是后半部这个人物反而有点脸谱化(脸上被弹片刮伤什么的),还有和袁朗的对手戏,似乎要表达英雄惺惺相惜,但还是留于表面。还有,只有他和3多留守的时候,两人上下铺夜谈那段,似乎编剧概念先行,连长一定要承认3多,两人一定要有一个对手戏来正式和好。但是我觉得怎么样也到不了那个程度。没心没肺的连长在郁闷的时候忍不住和最后那个兵谈谈私话是合情合理的,但是,绝倒不了“窝心”的地步。编剧对3多的能耐和他那是在连长心目中的地位有点高估了。当然,这不是演员的问题。4。成才的“浮”是从骨子里出来的,尽管后来迷途知返,但还是浮,他的悔过自新是“尽力表现出来的”,没有沉下去的东西。不知是剧本的问题还是演员自身的问题。5。561是一个硬汉的形象,告别那场戏比史今告别那场好看。但是,他向3多抱怨,意思似乎是三多夺走了史今原先对自己的关注和爱,这实在是有点。。。感觉561和三班长就是挚友的关系,是平等的,不用说也心知肚明的关系,不是依赖关系;561怎么会去嫉妒3多夺爱,真是的,牙都酸倒了。现就写这些,欢迎大家来辩一辩——用事实分析,骂人的话就没有意义了
	
	2008年01月09日 22点01分
	1
	
       
     
    
    
      
	 
	
	level 0
       
      
	
	
	  同一关于561的部分,561说出那样的话,似乎是故意让俺们产生暧昧联想的...我觉得561很自然地就是为了班长的去留担心,就象另外一场里说的--我门跟你有这个情分,跟他没有!不同意后半部分高连长脸谱化我觉得前后对比,是看出了他的成长,长大了,少年轻狂,幸福时光过去了,经历了一次彻骨痛苦的失去,学会了接受,我觉得后半部分表现得很好。高成不可能永远是那个得色的孩子啊。关于袁朗的,我倒不觉得突兀--当然同意你关于对于士兵而言太文了,但是对于袁朗的性格设置,我觉得把本身旧跟吴哲一样,是偏文的人,他跟吴哲的区别是,吴哲没压制自己的‘文’,而袁朗拿表面的霸道傲气来掩饰内心的柔软和斯文。所以他说出这句话,算是比较少见的本我流露吧非常同意关于成才的部分。我觉得有点矛盾,而且关于成材的转变,表达的也不是很好,后面演员演得也非常不到位,不用说袁朗,让我看着都觉得是故意作的。
	
	2008年01月09日 22点01分
	3
	
       
     
    
    
      
	 
	
	level 6
       
      
	
	
	  1。561转述史今的话:看你那么伤心,他也伤心得要死的样子。这很像韩剧的台词,觉得史今说不出这样的煽情话,561更是说不出口的。也许用另一种更“兵”的方式来表达这样的意思更贴切。 --可能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我不知道韩剧在国内这么火,也没看过什么韩剧,我只觉得史今这句话,出自史今非常自然,561转述地更加自然。至少看电视的时候,561这句话出来非常爷们,爷们的柔情。另外,楼主是不是兵?怎么叫更加“兵”的说法?我觉得跟“兵”这个表相比,作为一个人的东西更加重要。
	
	2008年01月09日 22点01分
	4
	
       
     
    
    
      
	 
	
	level 6
       
      
	
	
	  4。成才的“浮”是从骨子里出来的,尽管后来迷途知返,但还是浮,他的悔过自新是“尽力表现出来的”,没有沉下去的东西。不知是剧本的问题还是演员自身的问题。 --这一点我也有不同意见。真是青菜萝卜:)。我个人非常喜欢成才的扮演者,也非常认可他的演技。所谓后半部分悔过自新的表现,我认为陈思成演得非常好,比剧本给他的空间好。我所谓“好”,是指陈思成的表演让成才这个人物更加立体和复杂了。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是复杂的,多线条的,影视中的人物因为表现的限制,反而会显得单线条,比如好人坏人,有时候很清楚。剧中的成才,在最后并没有完成凤凰涅盘,只是有了一个新的开始。更何况,电视结束在袁朗对成才的“迷茫”的定义上,也就是说,重新开始的成才仍然是迷茫的。这一点,陈思成最后两集的表现非常到位,他仍然是迷茫的。他真正沉下去的那一天,只是存在于我们共同的期待和祝福中。
	
	2008年01月09日 22点01分
	5
	
       
     
    
    
      
	 
	
	level 6
       
      
	
	
	  非常同意关于成才的部分。我觉得有点矛盾,而且关于成材的转变,表达的也不是很好,后面演员演得也非常不到位,不用说袁朗,让我看着都觉得是故意作的。作者: 149.142.243.* 2008-1-10 06:34   回复此发言 -------恕我直言,我觉得你是入戏太深了。跟着剧情走,你完全接受了之前袁朗对成才的成见,再以这个目光看剧中的成才,当然觉得他的一切表现都是故意做出来的。袁朗也说过,他真正害怕的是“不知道真假”。在我们看待一个完全失去信任的人的时候,你当然会觉得他无论做什么都是假装的。生活中这样的例子非常多,我相信你也有自己的体验。更抽象一点说,最后两集的成才是真的变了,还是本质没变只是假装,我们谁都不知道,也都不可能真正知道。基于此,把观众自己内心的迷惑算上演员头上,是非常不公平的。陈思成演绎的成才,就是那样的成才,如果你希望看到成才变成许三多,那只能由王宝强同学去演。:)最后感叹一句,吃力不讨好,这就是我们可怜的成才!可怜的陈思成!
	
	2008年01月09日 22点01分
	6
	
       
     
    
    
      
	 
	
	level 0
       
      
	
	
	  跟入戏太深没关系更况且,我对之前的成材,也并不讨厌,少年成才和少年三多,其实成才更普遍,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反倒是三多很多时候,太那啥了,不到一些关键时刻再看见他确有别人不具备的可爱之处,简直就可以说讨厌他我也不是不相信成才终于会认清自己,会成长,其实要找相似的地方,可能我门更多的人,相似成材的比相似三多的地方还多,长大了,明白了,慢慢地也就变了我是觉得剧里表现得不够好,或者说白了就是是演员演得不够到位。给人的,恩,应该说给我的感觉是,假,主旋律,作。前半部分成才很生动,看不出演的痕迹,一个有缺点的优秀的有点迷失的孩子,而后半部分的回归,就很生硬,很脸谱,象是为了一个中心思想的牵强表述。一家之言,大家各有各的看法吧。
	
	2008年01月09日 23点01分
	7
	
       
     
    
    
      
	 
	
	level 0
       
      
	
	
	  成才本身并不坏,甚至说本质上比一般的人要好得多了,他只是太渴望成功,但是兴许是这部片里人人都显得很完美的原因,相较而言成才有一些反面的意味。对他的责难有些苛刻,最关键成才的钻营浮滑,其中并没有他刻意要踩低他人以抬高自己的念头,而仅仅是明哲保身。即使是倍受批判的他抛弃了561,那也是到了最后,如果有一线希望,他也是不愿意抛弃战友的,当然前提是先保全自己。而且,除了在3多环了333个杠时他略有妒意地说了一句“那么拼命干什么”还被史今喝止了以外,没有他因为妒才他人而暗中打击的事,觉得自己出不了头了,他想的也只是换个能出头的环境。也就是说,成才顶多算个利己,而根本够不上损人的标准。在这部角色塑造偏完美的戏里,成才的道德准绳反而更接近现实。PS:楼主。。。我不是针对你的帖子说的哈,不好意思,就是看到你说成才了,一直想说的,就打出来了~~不喜勿怪
	
	2008年01月09日 23点01分
	8
	
       
     
    
    
      
	 
	
	level 0
       
      
	
	
	  8楼我非常同意成材不是‘坏’人但是我觉得他其实有点‘傻’。看似明白自己想要的目标,但是其实没那么‘明白’,这里我更同意袁朗说的那句话如果我们的努力只是为了最终的那个目标为此虚耗人生。。。这正是成才迷失了的地方。为什么说成才‘傻’而不坏呢,因为实际上他的‘过分执着’,是在努力地要求自己,并没损害过别人,而最终,回首往事,发现自己成了电线杆子,少了枝枝蔓蔓的时候,痛苦的也是自己,失落的还是自己。---这也正因为他内心是善良的,所以发现自己少了枝枝蔓蔓的时候,会难过,真正的恶人,不辉难过。袁朗说,你该做的是,善待自己。这句话说得太好了,是善待自己,成才之前,没有真正地善待自己。说不喜欢后半部分的设置,正因为我觉得成才的转变,成长,表现得并不到位,并不是说我讨厌成才,觉得成材注定就是个自私的人。
	
	2008年01月09日 23点01分
	9
	
       
     
    
    
      
	 
	
	level 0
       
      
	
	
	  在这部角色塑造偏完美的戏里,成才的道德准绳反而更接近现实。 PS:楼主。。。我不是针对你的帖子说的哈,不好意思,就是看到你说成才了,一直想说的,就打出来了~~不喜勿怪 作者: 222.209.61.* 2008-1-10 07:07   回复此发言 -------------------------------------------------------------------------------- 这位朋友,你心目中的道德准绳,或者说你给自己定的道德准绳未免太低了点,这样也好,你可以想得更少,你也没什么可失去的了。
	
	2008年01月09日 23点01分
	10
	
       
     
    
    
      
	 
	
	level 6
       
      
	
	
	  和7楼的同学讨论~----我同意你后面一段话,成才这个人物,一方面是编剧同学对人物塑造的问题,然后是演员如何演绎。你认为成才最后的蜕变是“主旋律”,是“假”、“作”。要看你怎么理解这个“主旋律”了。天下大同、花好月圆、终成眷属、和谐社会,重获新生。。。这些都是“主旋律”,自认为有脑子的人都可以反感这些“主旋律”,认为“主旋律”只有一个作用,那就是“粉饰太平”。249同学对成才这个人物的塑造也走了“主旋律”这条路,那就是让成才同学绝地重生。这种艺术创作的后面可能也表达了编剧个人的某种期望,不过仔细看,就会发现,其实249还不够“主旋律”,那就是他并没有让成才变成另外一个人,只是让他对自己有了更多的认识,何况这个认识对不对,还有待考验。我始终觉得,这种理想主义的创作,虽然不如现实主义作品那么深沉(比如《民工》的结局),但也绝不是“假”和“作”。至于演员的演绎,我们都是观众,只能是各有所爱了,不便讨论。:)
	
	2008年01月09日 23点01分
	11
	
       
     
    
    
      
	 
	
	level 0
       
      
	
	
	  你认为成才最后的蜕变是“主旋律”,是“假”、“作”。要看你怎么理解这个“主旋律”了。天下大同、花好月圆、终成眷属、和谐社会,重获新生。。。这些都是“主旋律”,自认为有脑子的人都可以反感这些“主旋律”,认为“主旋律”只有一个作用,那就是“粉饰太平”。----我想你真的是误会了如果我这么想的话,压跟就不会吸换这个剧了,相反,我非常喜欢,也觉得前2/3成材塑造得很好,也相信这个塑造很好的前2/3的成才,在一定的环境与机遇下,(就譬如说在老a受到的那一次打击,让他终于回首从前的一次又一次,离开七连,放弃561--要说,肯回首这些场面,就已经说明他会成长,真正蒙昧的人,就不会从新反省自己了)会更成熟,更善待自己,最终也许是个成功而懂得理解别人的人。我只是觉得一定要让他在这个剧里,让观众一定要看到‘成材成长啦’,成材‘不抛弃不放弃’啦,有些急于求成,也过分地生硬 了,加之演员表现得也不够好。btw,我觉得作为观众,诚恳地评论演员的演技,讨论这个,没有什么不好,比讨论他们谁更帅,穿什么衣服更好,或者私生活如何,更有意义。当然是一家之言,每个人都职能代表自己就是了。
	
	2008年01月09日 23点01分
	12
	
       
     
    
    
      
	 
	
	level 0
       
      
	
	
	  10楼你不要告诉我在现实中普遍存在士兵中那样的人当下中学里的钻营比成才更猛烈成才错了什么?他只是求成心切!他没有想要伤害别人,他只想保全自己成全自己的梦想,为此他不比三多付出得少,他只是以为要得到一些总得拿其他的去换取,为此迷茫了道路而已。至于我,我凡人一个,确实没那么高尚,我做不到事事为他人牺牲自己,做不到不为自己考虑,你以为天下谁都是雷锋?
	
	2008年01月09日 23点01分
	13
	
       
     
    
    
      
	 
	
	level 0
       
      
	
	
	  楼主,关于成才转变的过程,本来拍摄中有两集是集中体现成才回到五班后的生活,后来导演把这两集完全删掉了,所以,并不是演员演得或者剧情不连贯,而是中间确实少了这一段,你觉得突兀什么的,可以理解,^_^。
	
	2008年01月09日 23点01分
	14
	
       
     
    
    
      
	 
	
	level 0
       
      
	
	
	  13楼呵呵,我跟你想法不同这个社会上钻营的人确实很多,但是就我自己一路走过来的经历看,象士兵突击里面,史今那样的班长,(在我,是我中学时候的老师),我碰见过不只一个,袁朗那样的队长,(在我,是大学,和研究生博士生的导师,从中国到美国)我碰见过不只一个,而高成那样的朋友,就更多了。也许是幸运吧,所以我看这部剧的感动,不在于剧的本身,更在于他们让我想起来了我经历过的一次又一次地感动。而这部剧讲书的道理,正正符合了我自己感悟出来的道理。关于成才和许三多,倒是整步剧里,我相对来说没那么喜欢的。曾经有点奇怪,爱上一部剧,却没有爱上俩主人公,反到喜欢上了所有的配角,后来明白了,这部剧是表现成长的剧,别人,是已经‘成长’,至少是已经在成长的路上走得比主人公远了,而俩主人公,是从思想上的蒙昧状态,慢慢成熟丰满,所以我们更多地看到了他们身上的缺点,而那些配角绿叶们,其实也一定经历了很多类似于他们成长的的道路,走得明白了,成长得成熟了,所以我们更喜欢。后来我再仔细想,我最讨厌三多和成才的地方,正好是自己身上多多少少地也具备的,因为看得特清楚,就格外地不喜欢(因为是电视剧么,自然把这些缺点对照鲜明地放大来看了),而也是自己不断地认识,修正,再认识,再修正的过程。也许每走过一段路,每经历过一些事,又能看到自己身上许多的不足,再继续修正,于是人生,就是这么一个过程而已。那些我更喜欢的绿叶,他们就是走得比成才三多更远了点,并且带他们走过来。
	
	2008年01月09日 23点01分
	16
	
       
     
    
    
      
	 
	
	level 0
       
      
	
	
	  你不要告诉我在现实中普遍存在士兵中那样的人 当下中学里的钻营比成才更猛烈 成才错了什么?他只是求成心切!他没有想要伤害别人,他只想保全自己成全自己的梦想,为此他不比三多付出得少,他只是以为要得到一些总得拿其他的去换取,为此迷茫了道路而已。 至于我,我凡人一个,确实没那么高尚,我做不到事事为他人牺牲自己,做不到不为自己考虑,你以为天下谁都是雷锋? 作者: 222.209.61.* 2008-1-10 07:33   回复此发言 -------------------------------------------------------------------------------- 你不要这么激动,我只是就事论事,转变之前的成才在做人上确实有问题,我想大部分人都是这么认为的。你替这样的成才抱屈,很明显,你的道德标准确实不高。我也做不到耶稣和雷锋,但是把做人的标准提高一些总比降低一些要好吧。还有,别把凡人的做人标准都定得那么高,用个不太恰当得比喻,和臭棋篓子下棋,越下越臭
	
	2008年01月09日 23点01分
	17
	
       
     
    
    
      
	 
	
	level 0
       
      
	
	
	  还有,别把凡人的做人标准都定得那么高,用个不太恰当得比喻,和臭棋篓子下棋,越下越臭 作者: 222.88.45.* 2008-1-10 07:43   回复此发言 -------------------------------------------------------------------------------- 汗,错了,是别把凡人得做人标准都定得那么低。
	
	2008年01月09日 23点01分
	18
	
       
     
    
    
      
	 
	
	level 0
       
      
	
	
	  么时间了,楼上,倒不是激动,只是确实觉得成才屈了,一个孩子,一个有梦想并且为了梦想拼命努力甚至不惜舍弃掉他认为应该舍弃的一切的孩子,即使他错了,也不该过于苛责。我不知道其他人,我是看着这个孩子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开始他的人生,一步一步摸索着走着,只有心疼。况且我说了最关键的,他没有害人之心。相反我们可以看到他始终是真的当三多是朋友,这也是袁朗看得起他的一点,他也曾经那么热切地希望和三多561一起进入老A,他并不是冷漠的,邪恶的。成才不是个坏人,虽然我不喜欢他,但我喜欢这个角色在他不像其他角色那样单一,那样好坏分明是非清楚。他的犹豫,彷徨,迷茫,都是真实的,都是很多人在青春期成长期里真切地有过的,甚至包括他最初对三多那样得意地吹嘘他的枪他的成绩,也是我们很熟悉的,那种少年人特有的藏不住的得意劲儿。他的转变是令人牵肠挂肚的,因为他本质上依然那个淳良的孩子。还有楼上,说成才就说成才, 你老扯我干什么?因为我心疼那小狙击我也坏人拉?那好吧我也不在乎,我道德低就低呗,只要不碍着我们伟大祖国的GDP,没助长年年上升的通货膨胀就行~另外,我最喜欢的,不是成才,是561。
	
	2008年01月10日 00点01分
	19
	
       
     
    
    
      
	 
	
	level 8
       
      
	
	
	  楼上各位起的都早啊,一大早的,别火药味这么浓嘛,各人有各人的观点,对各位的真知灼见,我只是惭愧的想到,老七说: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容是别人,欲是自己,这样的天地才跑得欢畅。
	
	2008年01月10日 00点01分
	21
	
       
     
    
    
      
	 
	
	level 6
       
      
	
	
	  除了第一点,其他我都不认同,不过个人有个人的看法,众口始终是难调的。
	
	2008年01月10日 00点01分
	22
	
       
     
    
    
      
	 
	
	level 0
       
      
	
	
	  平常心,平常心。其实我觉得伍六一说出那番话来,反而让我更喜欢这个角色。在许三多没来之前班长是他的知己,许三多来了抢走了他唯一的朋友,忌妒不忿是人之常情。我最喜欢看的就是班长和班副之间的戏。甭管是什么感情,看着就是让人窝心,研究那么透彻干嘛,又不是写论文。
	
	2008年01月10日 00点01分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