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香情浓 端午畅想
汉中新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2
棕香情浓 端午畅想
-----------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粽叶飘香,一抹骄阳,街头巷尾已响起了买粽子的吆喝声,这才想起是又一年的端午。超市,街头巷尾已摆上了各式各样的粽子,一娄娄馨香,寸断肝肠。
您的门前是否挂上了菖蒲、艾蒿?
您饮的酒中是否加入了驱邪的雄黄?
您是否围坐在一起,品尝着五颜六色的棕香,回想起了唐代诗人杜甫写的:“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如果媳妇回了娘家,或者您正在参加端午龙舟大赛,体会那唐朝卢肇写的《竞渡诗》“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颦鼓动时雷凌凌,兽头凌处雪微微。.冲破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宏大的场景,看着那涛涛的江水,一个历史的影子总在端午节,浮向人们的视线。
   那就是----屈原,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一个写《离骚》、《九章》、《天问》的诗人。
   写他的文章写到了2014年,两千两百八十年后的今天,人们总要在端午节把他纪念。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他的壮志,也是多少有志儿女的座右铭。忠诚为国,造福百姓.“举世皆浊,惟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这是他的心,这是一颗饱受折磨,无可奈何的疲惫之心.奸臣的陷害,王君的昏庸,百姓的疾苦,楚国的安危,当他知道这一切都是无法挽回时,他独处汨罗江畔,看滔滔江水,诉说自己的爱国忠情,诉说自己的报国之志.纵身一跳,选择了与日月争辉,同时也选择了让后世的我们无比痛惜.他曾多少次携长剑,为楚王进谏,却一次次地被旧贵族所排挤,淹涕叹息,仰天长问,通天壮志,何以凌云?他的心在滴血,坎坷的遭遇,不公的诽谤,不同的人生观价值,他最终选择了与日月同辉。当年,他是多么地精明能干,是多么地擅长言辞,为了自己的国家,呕心沥血,最终却选择了一条不归的路。
  在寂寞的风中,高声赋着《离骚》:“亦于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众女疾余之峨嵋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在江边烈烈回响。是的,没想到大名鼎鼎的楚国大夫,最终选择了与汨罗江共存亡,来证明“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就是他的选择,以即逝的生命表达了对楚王的憎,又以高尚的情操表达了对楚国的爱,向天下人证明自己的壮志和清白。
  他的选择是明智的,既然匆匆地来,为何不能匆匆地走。为实现了心中的那个伟大的梦想,即使成为鱼腹中的佳肴,也要与楚国永远在一起,永远不分离。这就是一种爱国情怀,生辉的只有这汨罗江中一颗不屈的心,一颗坚韧不拔的民族之心。
   于是,就留下了汨罗江---屈原,屈原---汨罗江,千古不变的名字。 那天,人们包下了无数的粽子,倒入江中,为了保护他,要让 他与汨罗江共存,共存的不仅是不朽的躯体,更是他爱国的不朽的灵魂,与江水生辉。
在我们的心目中,屈原是山,他有着山的坚定与傲然;在世人的心目中,屈原是海,他有着海的胸怀和坦然,我想只要我们这个民族存在,屈原的思想和精神就会绵亘不绝地传下去。因为这样一个爱国之人,我们不敢忘,我们也不能忘。那溅起的雪白而又冰冷的水花,溅满了楚国大地,也溅满了两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也一直溅满到我们的心里。
   我们常常在想:兰花要散发自己的幽香,它只能生长在幽深的山谷中。一个人想要保持自己高贵的人格,未必一定要埋没于世俗中。
我们敬佩屈原,在这端午节里纪念他,因为他是一个伟大的精灵,身上缀着鲜花、戴着雨露,宽大的衣袂,腰佩长剑在风中猎猎作响,而那挺拔的身躯,却纹丝不动,他浑身散发着兰花的芬芳,即使是在两千两百八十年后的今天,仍然散发着千古的清香。粽子、龙舟大赛、菖蒲、艾蒿、雄黄酒,永远是这个时代对端午节的怀念、畅想,永远是滋润亘古不变的精神力量。
    2014年端午前于陕西南郑
2014年05月31日 06点05分 1
level 12
永恒的大师-----屈原【转载】
屈原被评为世界四大文化伟人之一,但我怀疑他是否愿意和但丁、莎士比亚、歌德同坐在一个国际殿堂里受大家的崇拜。许多人一说到屈原就会想到他的《离骚》、他的《九章》、他的《天问》,然后才会感叹他是个爱国而又不得志的诗人。其实屈原不是诗人,他是一个政治家,一个力图使国家政治修明,繁荣强盛,人们过着“大同”生活的爱国政治家。他的一生是在追求国家强盛的道路上辗转奔波,但他遭受更多的是猜疑,妒忌、排挤,最后得到的确实流放在外的结局。我想那是在绝望的情况下,他才拿起沉重的笔,写下自己那无声的哭诉,一个爱国的政治家,却不能在为官上有所作为,而在文字里寻找寄托,而现在的我们只记住了他的文笔,却忽略了他的爱国情操,对他而言,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悲哀?
<?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高山流水,知音何在?弦声已绝,如何独生?”这是俞伯牙的绝唱,失去钟子期这个知音,他选择了绝弦。屈原在从政路上,始终一个人蹒跚独行,没有朋友,没有知音,只有敌人,但他从没有选择绝弦。我曾无数次的想象,如果有佛家所说的“轮回”,我多么想我曾生长在那个时代,我一定会跟随着大夫的脚步,在背后默默支持他,成为这个伟大孤独者的挚友,让他知道,他不是孤单的,他的高洁明志是有人懂得的。在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时代,他为什么要那么执着呢?“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他没有必要抱着怀王这个刚愎自用的“空木头”,他大可选择到他国寻找其他圣明的国君,但他没有,“历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方能与世推移”这是贾谊与司马迁对他的劝说,但他仍固执地选择了留下来。我想那是他对楚国最真挚的爱,他义无反顾的精神让他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但他从来没有后悔,在投入汨罗江的那一刻,我想他应该是笑着的,因为即使是死,他也要选择在自己的国度里。
  在我心目中,屈原是孤独的。为了心目中那个美好的楚国,为了自己的不悔追求,他宁可选择结束自己的一生,也不离开楚国,去苟且偷生,因为他对这个国家爱得热切,爱得深沉。相比他的敢爱敢做,我觉得自己却是一个可悲的人。我既追求独立不羁,却又跳不出现实当中的框框条条,我患得患失,自因为可以做到很多事情都以冷眼相看,却发现自己早已“当局者迷”。我常常对自己产生怀疑:是否我想得太多了?是否现实就是现实,容不下我太多幼稚无知的想法?面对现实,我无从适从,只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而屈原,他是一个明智的勇敢者。他以他的独具匠心经营着自己的精神世界,尽管别人不理解,但他始终坚持着,他漠视孤独,漠视自己,或许他曾扬天大笑:别人笑我太痴狂,我看别人看不穿。
  我常常会想起屈原的《悲回风》,在夜深人静的晚上,静静地抚摩着那古老的文字,心里不禁涌起一阵莫名的感动。或许它不是屈原最好的作品,但却是他最悲伤的作品。那是屈原在心里最灰暗的时候写的,每一句都是心里血泪的哭诉,纯然是一丝悲哀,一片绝望。“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路已走到尽头,他选择了在同样的五月五,跟随伍子胥的脚步,纵身跳进滚滚汨罗江。
悲愤的浪花永远定格在了历史的瞬间。
只要我们这个民族存在,屈原的思想和精神就会绵亘不绝地传下去。
2014年05月31日 12点05分 2
level 12
[真棒]
引经据典,娓娓道来,不落一丝纠结,由近及远,感史笔之伟岸,叹屈原之多情!
实乃节日佳文!
[爱心]加精置顶!吧友共赏!
[爱心]收入新吧文学社!期待田野更多精彩[憧憬]
2014年05月31日 14点05分 3
感谢了,由于工作忙,对新吧关怀太少,深表歉意。在此预祝各位兄弟姐们端午节愉快。
2014年06月01日 01点06分
level 12
[玫瑰]问好田野兄!
2014年06月10日 13点06分 4
level 3
[真棒][真棒] [真棒] 高山流水,知音何在?弦声已绝,如何独生
~~~~~~~~~~~~~~~~~~~~~~~~~~~~~~~~~~~~~~~~~~~~~~~~~~~~~~~~~~~~~~~~~~~~~
一站式购物,应有尽有.产品质量为己任,以真诚的服务引领时尚潮流,独特的创新引领未来.
2014年06月23日 07点06分 5
感谢关注[茶杯]
2014年06月23日 08点06分
回复 田野流浪者 : [哈哈] [哈哈]
2014年06月23日 09点06分
level 2
楼主的帖子实在是写得太好了。文笔流畅,修辞得体,深得魏晋诸朝遗风,更将唐风宋骨发扬得入木三分,能在有生之年看见楼主的这个帖子。实在是我三生之幸啊。看完楼主的这个帖子之后,我竟感发生出一种无以名之的悲痛感——啊,这么好的帖子,如果将来我再也看不到了,那我该怎么办?那我该怎么办?直到我毫不犹豫的把楼主的这个帖子收藏了。我内心的那种激动才逐渐平复下来。可是我立刻想到,这么好的帖子,倘若别人看不到,那么不是浪费楼主的心血吗?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我终于下定决心,我要把这个帖子一直往上顶,往上顶到所有人都看到为止
2014年06月30日 02点06分 6
[茶杯]感谢关注。
2014年06月30日 05点06分
不是水军把
2014年07月01日 17点07分
回复 演绎青春的凡人 :不知是啥意思?
2014年07月02日 12点07分
水军不 知道啊
2014年07月05日 01点07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