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2
田野流浪者
楼主
棕香情浓 端午畅想
-----------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粽叶飘香,一抹骄阳,街头巷尾已响起了买粽子的吆喝声,这才想起是又一年的端午。超市,街头巷尾已摆上了各式各样的粽子,一娄娄馨香,寸断肝肠。
您的门前是否挂上了菖蒲、艾蒿?
您饮的酒中是否加入了驱邪的雄黄?
您是否围坐在一起,品尝着五颜六色的棕香,回想起了唐代诗人杜甫写的:“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如果媳妇回了娘家,或者您正在参加端午龙舟大赛,体会那唐朝卢肇写的《竞渡诗》“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颦鼓动时雷凌凌,兽头凌处雪微微。.冲破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宏大的场景,看着那涛涛的江水,一个历史的影子总在端午节,浮向人们的视线。
那就是----屈原,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一个写《离骚》、《九章》、《天问》的诗人。
写他的文章写到了2014年,两千两百八十年后的今天,人们总要在端午节把他纪念。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他的壮志,也是多少有志儿女的座右铭。忠诚为国,造福百姓.“举世皆浊,惟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这是他的心,这是一颗饱受折磨,无可奈何的疲惫之心.奸臣的陷害,王君的昏庸,百姓的疾苦,楚国的安危,当他知道这一切都是无法挽回时,他独处汨罗江畔,看滔滔江水,诉说自己的爱国忠情,诉说自己的报国之志.纵身一跳,选择了与日月争辉,同时也选择了让后世的我们无比痛惜.他曾多少次携长剑,为楚王进谏,却一次次地被旧贵族所排挤,淹涕叹息,仰天长问,通天壮志,何以凌云?他的心在滴血,坎坷的遭遇,不公的诽谤,不同的人生观价值,他最终选择了与日月同辉。当年,他是多么地精明能干,是多么地擅长言辞,为了自己的国家,呕心沥血,最终却选择了一条不归的路。
在寂寞的风中,高声赋着《离骚》:“亦于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众女疾余之峨嵋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在江边烈烈回响。是的,没想到大名鼎鼎的楚国大夫,最终选择了与汨罗江共存亡,来证明“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就是他的选择,以即逝的生命表达了对楚王的憎,又以高尚的情操表达了对楚国的爱,向天下人证明自己的壮志和清白。
他的选择是明智的,既然匆匆地来,为何不能匆匆地走。为实现了心中的那个伟大的梦想,即使成为鱼腹中的佳肴,也要与楚国永远在一起,永远不分离。这就是一种爱国情怀,生辉的只有这汨罗江中一颗不屈的心,一颗坚韧不拔的民族之心。
于是,就留下了汨罗江---屈原,屈原---汨罗江,千古不变的名字。 那天,人们包下了无数的粽子,倒入江中,为了保护他,要让 他与汨罗江共存,共存的不仅是不朽的躯体,更是他爱国的不朽的灵魂,与江水生辉。
在我们的心目中,屈原是山,他有着山的坚定与傲然;在世人的心目中,屈原是海,他有着海的胸怀和坦然,我想只要我们这个民族存在,屈原的思想和精神就会绵亘不绝地传下去。因为这样一个爱国之人,我们不敢忘,我们也不能忘。那溅起的雪白而又冰冷的水花,溅满了楚国大地,也溅满了两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也一直溅满到我们的心里。
我们常常在想:兰花要散发自己的幽香,它只能生长在幽深的山谷中。一个人想要保持自己高贵的人格,未必一定要埋没于世俗中。
我们敬佩屈原,在这端午节里纪念他,因为他是一个伟大的精灵,身上缀着鲜花、戴着雨露,宽大的衣袂,腰佩长剑在风中猎猎作响,而那挺拔的身躯,却纹丝不动,他浑身散发着兰花的芬芳,即使是在两千两百八十年后的今天,仍然散发着千古的清香。粽子、龙舟大赛、菖蒲、艾蒿、雄黄酒,永远是这个时代对端午节的怀念、畅想,永远是滋润亘古不变的精神力量。
2014年端午前于陕西南郑
2014年05月31日 06点05分
1
-----------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粽叶飘香,一抹骄阳,街头巷尾已响起了买粽子的吆喝声,这才想起是又一年的端午。超市,街头巷尾已摆上了各式各样的粽子,一娄娄馨香,寸断肝肠。您的门前是否挂上了菖蒲、艾蒿?
您饮的酒中是否加入了驱邪的雄黄?
您是否围坐在一起,品尝着五颜六色的棕香,回想起了唐代诗人杜甫写的:“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如果媳妇回了娘家,或者您正在参加端午龙舟大赛,体会那唐朝卢肇写的《竞渡诗》“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颦鼓动时雷凌凌,兽头凌处雪微微。.冲破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宏大的场景,看着那涛涛的江水,一个历史的影子总在端午节,浮向人们的视线。
那就是----屈原,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一个写《离骚》、《九章》、《天问》的诗人。
写他的文章写到了2014年,两千两百八十年后的今天,人们总要在端午节把他纪念。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他的壮志,也是多少有志儿女的座右铭。忠诚为国,造福百姓.“举世皆浊,惟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这是他的心,这是一颗饱受折磨,无可奈何的疲惫之心.奸臣的陷害,王君的昏庸,百姓的疾苦,楚国的安危,当他知道这一切都是无法挽回时,他独处汨罗江畔,看滔滔江水,诉说自己的爱国忠情,诉说自己的报国之志.纵身一跳,选择了与日月争辉,同时也选择了让后世的我们无比痛惜.他曾多少次携长剑,为楚王进谏,却一次次地被旧贵族所排挤,淹涕叹息,仰天长问,通天壮志,何以凌云?他的心在滴血,坎坷的遭遇,不公的诽谤,不同的人生观价值,他最终选择了与日月同辉。当年,他是多么地精明能干,是多么地擅长言辞,为了自己的国家,呕心沥血,最终却选择了一条不归的路。
在寂寞的风中,高声赋着《离骚》:“亦于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众女疾余之峨嵋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在江边烈烈回响。是的,没想到大名鼎鼎的楚国大夫,最终选择了与汨罗江共存亡,来证明“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就是他的选择,以即逝的生命表达了对楚王的憎,又以高尚的情操表达了对楚国的爱,向天下人证明自己的壮志和清白。
他的选择是明智的,既然匆匆地来,为何不能匆匆地走。为实现了心中的那个伟大的梦想,即使成为鱼腹中的佳肴,也要与楚国永远在一起,永远不分离。这就是一种爱国情怀,生辉的只有这汨罗江中一颗不屈的心,一颗坚韧不拔的民族之心。
于是,就留下了汨罗江---屈原,屈原---汨罗江,千古不变的名字。 那天,人们包下了无数的粽子,倒入江中,为了保护他,要让 他与汨罗江共存,共存的不仅是不朽的躯体,更是他爱国的不朽的灵魂,与江水生辉。
在我们的心目中,屈原是山,他有着山的坚定与傲然;在世人的心目中,屈原是海,他有着海的胸怀和坦然,我想只要我们这个民族存在,屈原的思想和精神就会绵亘不绝地传下去。因为这样一个爱国之人,我们不敢忘,我们也不能忘。那溅起的雪白而又冰冷的水花,溅满了楚国大地,也溅满了两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也一直溅满到我们的心里。
我们常常在想:兰花要散发自己的幽香,它只能生长在幽深的山谷中。一个人想要保持自己高贵的人格,未必一定要埋没于世俗中。
我们敬佩屈原,在这端午节里纪念他,因为他是一个伟大的精灵,身上缀着鲜花、戴着雨露,宽大的衣袂,腰佩长剑在风中猎猎作响,而那挺拔的身躯,却纹丝不动,他浑身散发着兰花的芬芳,即使是在两千两百八十年后的今天,仍然散发着千古的清香。粽子、龙舟大赛、菖蒲、艾蒿、雄黄酒,永远是这个时代对端午节的怀念、畅想,永远是滋润亘古不变的精神力量。
2014年端午前于陕西南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