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3
永远的回忆377
楼主
皇庄镇政府大道,虽然只有将近一公里,却担负着连接皇庄镇附近几个村上万人的出行重任。由于年久失修,破损十分严重,车辆难挪窝,行人望路叹,翻车事故时有发生。
有网友在三河通微信上留言抱怨路面太烂。近日,小编来到网友反映的路段看到,长达百米的路面凹凸不平。大部分被毁路面已见不到一点沥青,完全成为土路。
小编看到,在这近百米路段,布满了几十个大小不一的坑洞,由于刚下过雨多,这些坑洞里都积满了黄泥水。一些来不及减速的车辆经过时都会溅起一片泥水。
“每次经过这段路时都会特别小心,就算放慢速度,车子也是左摇右晃的。路面实在是太烂了,”住在附近的一钟姓先生对记者说,“每次下雨后路面都会有大量积水,坑坑洼洼,车子更加难走。”
路边的居民告诉小编,这条路修好以后就好走了两三年,以后这条路就一直烂着,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据我了解,大多数乡村路在铺设完后就没有保养过,任由车辆碾压,再好的公路也禁不住折腾。”
每天都要路过此处的5路公交司机就表示,这段路真的很难开,“每天都有大量的重型车辆经过,路面都被压烂了。这段路需要重新翻整,以往的每次小修小补,没过多久又不行了。”他说。
农村公路的使用年限越来越短,建设标准低、车辆的超载超限、公路的后期管理跟不上是最大的因素。
据了解,目前农村公路完好的基本上是近两三年修筑的公路,另三分之一修筑于5、6年前,已经破坏的不成样子的是2006年左右修的。从2006年开始,根据河北省相关政策,实行“村村通公路”,开展大规模的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几年间,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农村公路在一年内通车。到如今,早修好的农村公路没有一条是好的。
小编还了解到,农村公路除了建设标准偏低外,养护管理体制不健全、不规范也是造成农村公路迅速损坏的原因之一。根据有关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规划、建设、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乡(镇、办)人民政府在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乡道、村道的建设和养护工作。“县道的养护、管理归属于交通局管理,这个交通局有具体的管理方案,一直以来,县道得到了有效的管理。而乡道、村道的养护和管理归属于乡(镇、办)人民政府,主要是在资金配套的问题上,农村公路的养护成了乡(镇、办)人民政府管理的“瓶颈”。
通村公路是各级政府的“德政、民心”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通村公路大大方便了农民的生活,“要想富,先修路”,也成为农民的共识。希望各级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进一步改善广大农村群众的出行条件,将“服务三农”落到实处,不要让通村公路成了“伤民路”。





2014年05月22日 21点05分
1
有网友在三河通微信上留言抱怨路面太烂。近日,小编来到网友反映的路段看到,长达百米的路面凹凸不平。大部分被毁路面已见不到一点沥青,完全成为土路。
小编看到,在这近百米路段,布满了几十个大小不一的坑洞,由于刚下过雨多,这些坑洞里都积满了黄泥水。一些来不及减速的车辆经过时都会溅起一片泥水。
“每次经过这段路时都会特别小心,就算放慢速度,车子也是左摇右晃的。路面实在是太烂了,”住在附近的一钟姓先生对记者说,“每次下雨后路面都会有大量积水,坑坑洼洼,车子更加难走。”
路边的居民告诉小编,这条路修好以后就好走了两三年,以后这条路就一直烂着,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据我了解,大多数乡村路在铺设完后就没有保养过,任由车辆碾压,再好的公路也禁不住折腾。”
每天都要路过此处的5路公交司机就表示,这段路真的很难开,“每天都有大量的重型车辆经过,路面都被压烂了。这段路需要重新翻整,以往的每次小修小补,没过多久又不行了。”他说。
农村公路的使用年限越来越短,建设标准低、车辆的超载超限、公路的后期管理跟不上是最大的因素。
据了解,目前农村公路完好的基本上是近两三年修筑的公路,另三分之一修筑于5、6年前,已经破坏的不成样子的是2006年左右修的。从2006年开始,根据河北省相关政策,实行“村村通公路”,开展大规模的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几年间,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农村公路在一年内通车。到如今,早修好的农村公路没有一条是好的。
小编还了解到,农村公路除了建设标准偏低外,养护管理体制不健全、不规范也是造成农村公路迅速损坏的原因之一。根据有关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规划、建设、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乡(镇、办)人民政府在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乡道、村道的建设和养护工作。“县道的养护、管理归属于交通局管理,这个交通局有具体的管理方案,一直以来,县道得到了有效的管理。而乡道、村道的养护和管理归属于乡(镇、办)人民政府,主要是在资金配套的问题上,农村公路的养护成了乡(镇、办)人民政府管理的“瓶颈”。
通村公路是各级政府的“德政、民心”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通村公路大大方便了农民的生活,“要想富,先修路”,也成为农民的共识。希望各级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进一步改善广大农村群众的出行条件,将“服务三农”落到实处,不要让通村公路成了“伤民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