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我只看了一遍红楼梦,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在看的过程我就一直有一种感觉:我是不小心进了这梦里我还小吧,还很肤浅,只想问一下女红迷,如果你身边真有一个宝玉,你会喜欢上他吗
2005年08月12日 02点08分
1
level 1
我总觉得有这样的朋友肯定很好至于爱,我就觉的很模糊当然爱上一个名字是危险的
2005年08月12日 02点08分
4
level 1
我在做民意调查吧,你喜欢他这个人吗就是说说你的意见
2005年08月12日 02点08分
5
level 1
我想我会的不过那么多情的人只会出现在书上因为即便是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人也必须建立在宽余的物质基础之上两个条件都成立,他才能生存
2005年08月12日 03点08分
7
level 1
楼上的是什么意思?我不懂反正是他的家庭背景造就他这个人那你是喜欢他的人还是那”宽余的物质基础”
2005年08月12日 03点08分
8
level 1
我想起来了,好象大家一说起亲事象鸳鸯啊,尤三姐啊都会说;许是看上了宝玉如此说来宝玉到底应该是很受女孩欢迎的对吗
2005年08月12日 04点08分
12
level 0
我是非常喜欢这个人物的,但是是一种欣赏式的,于我心有戚戚焉式的。
2005年08月12日 04点08分
13
level 0
宝玉是一个讨人喜欢的人物,至少我非常欣赏他。但是“爱”这个字不是轻易就能说的。
2005年08月12日 04点08分
14
level 1
这么说来曹公塑造的宝玉形象不是很成功了至少他不是很受女孩子欢迎不是吗
2005年08月12日 05点08分
17
level 1
不是曹公塑造的宝玉形象不成功,而是时代不同了,人们的审美观变了。明清人喜欢纤弱白皙、透出一种女性化的伤感的男子。明清爱情小说中的男主角大多都长着副女儿气十足的容貌,性格也是温柔多情,天真幼稚的。宝玉就是其中的代表。我们今天总爱说宝玉狂热地崇拜、模仿少女是对封建礼教的叛逆,其实在当时,宝玉的这种审美观也称不上是惊世骇俗。当时人普遍都是以阴柔为优雅,阳刚为粗俗的,所以宝玉这个艺术形象极受当时读者的欢迎。特别是女性读者,甚至还有少女因为痴恋宝玉而自尽的呢。这种雄性雌化的审美风气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鸳鸯蝴蝶派之言情小说中,那些男主角仍是这么缠绵悱恻,柔情万种的。直到三四十年代抗日战争开始,时代呼唤刚强有力的男性,严酷的社会环境使人们不得不改变雄性雌化的审美趣味了。时至今日,宝玉应该没清朝时那么受读者欢迎了。不过将来就很难说了,太平的日子久了,没准人们又会喜欢起小白脸来了。
2005年08月12日 07点08分
18
level 1
哇 我要叫拉 好独到的分析呀 有道理 你可以去考研拉 政治起码80分
2005年08月12日 11点08分
19
level 1
他就是家里的大寄生虫,不喜读正经书,还对良言劝他的宝姐姐无礼,就会看艳丽的男女爱情方面的书,如离开富裕的家族的照顾,不饿死才怪~!!
2005年08月12日 17点08分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