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新增4皖籍院士 皖籍院士已达108人占总数1/7
安徽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8
  昨日,2007年中科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俞昌旋,皖籍院士吴一戎、穆穆、段树民、高松在内的29名科学家新当选为中科院院士。至此,皖籍院士总数达到108人。 高松   据了解,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增选总名额不超过60名。经多部门的推荐和院士推荐,2007年共产生有效候选人287名。经过推荐、公示、通讯评审、会议评审、选举等环节,最终选举产生了29名新院士,其中数学物理学部6名,化学部6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7名,地学部4名,信息技术科学部1名,技术科学部5名。经院士提名推荐、评审和全体院士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了外籍院士5名,国籍分布为美国3名,法国和俄罗斯各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总人数达到710人。  在这次新当选的29名院士中,最大年龄69岁,最小年龄41岁,平均年龄53.7岁,是1991年院士增选工作制度化以来平均年龄最轻的一次。其中皖籍院士的年龄均在55岁以下,最年轻者为高松,仅有43岁。另据为皖籍院士写传记的安徽大学教师秦品端介绍,经过此次增选,皖籍院士的总数达到108人,占中科院院士人数1/7。  皖籍4院士简介  高松 无机化学家。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1964年2月生于安徽泗县,籍贯安徽泗县。现任北京大学化 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主要从事配位化学与分子磁性研究,将分子设计合成、实验表征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系统研究了分子固体中磁性离子的相互作用、磁弛豫、磁有序等与结构的关系。 吴一戎   吴一戎 信号与信息处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以及遥感卫星地面处理和应用系统的研究。长期从事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以及遥感卫星地面处理和应用系统的研究。系统性地解决了一系列理论问题与关键技术,提高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水平。  段树民 神经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1957年10月生于安徽省蒙城县,籍 贯安徽蒙城。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突触发育和可塑性实验室主任、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 段树民 验室主任。长期从事神经生物学研究。在神经元-胶质细胞相互作用、突触发育和功能等研究领域作出系统的创新工作,尤其在胶质细胞信号分子释放机制、胶质细胞对神经环路和突触可塑性的调控、沉默突触活化机制等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穆穆 大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54年8月生于安徽省定远县,籍贯安徽定远。1978年毕业于安徽大学数学系,1982年获该校应用数学硕士学位,1985年在复旦大学数学系获得应用数学博士学位。现任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科学协会动力气象委员会委员与行星大气及其演变委员会委员。 穆穆   其在天气、气候的可预报性研究方面,提出了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CNOP)方法;用该方法研究了厄尔尼诺春季预报障碍,海洋热盐环流对淡水通量扰动的敏感性等问题。  今年院士增选严于往年  200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27日揭晓,29名科学家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至此,中国科学院院士总人数达到710人。  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介绍说,今年的院士增选工作是在院士增选工作规程作了较大修改的情况下进行的。如候选人必须得到更高的认可度,得到大多数院士的认同才能当选;接受投诉信截止日期比往年延长了一个月;为了更准确更客观地评价候选人,在院士增选通信评审阶段还实行了赋分制等等。  增选坚持“严格掌握院士标准,切实保证增选质量”的原则,力求评审和选举结果能够经得起实践、社会和历史的检验。  同时,经院士提名推荐、评审和全体院士无记名投票,中科院选举产生了外籍院士5名,国籍分布为美国3名,法国和俄罗斯各1名。至此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总人数为53名。
2007年12月28日 11点12分 1
level 1
刚发过了
2007年12月28日 11点12分 3
level 0
d
2007年12月30日 10点12分 4
level 1
为安徽感到高兴。
2007年12月30日 11点12分 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