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6
男主角郭晓冬 为姜士安流下男儿泪 郭晓冬饰演的姜士安在爱情上应该算是一个悲剧人物,他深爱着韩琳,但却在父亲的安排下与别人结婚。郭晓冬对姜士安这个角色有着自己的一番理解,他认为姜士安是一个榜样型的人物,“他是个非常有责任感的人,是责任和使命感,让他成为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军人、好领导,将优秀的品质集于一身。”从《新结婚时代》到《大校的女儿》,郭晓冬扮演的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小伙子,郭晓冬说:“《新结婚时代》让观众记住了何建国,我相信《大校的女儿》会让大家记住姜士安。我本身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我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表现在作品里。” 《大校的女儿》拍摄于2005年,其实是在《新结婚时代》之前,这部剧也是郭晓冬与王海鸰的首次合作。在读剧本的时候,农村来的士兵姜士安深深地感动了郭晓冬,“他从一名普通小兵经过努力一步步成为一名大校,其中的过程是艰难的,是令人感动的。我看剧本的时候经常会为他落泪。”男儿有泪不轻弹,但郭晓冬却为《大校的女儿》数度落泪,因为姜士安的责任,因为姜士安对韩琳的爱情,“每当看到姜士安拉韩琳的手,我都会流泪,甚至他说的每一句话,我都会流泪。如果这个角色长到你的心里,你跟它融为一体,那么你展现的就是真的。” 说起和王海鸰的合作,郭晓冬表示,能够演王海鸰的戏,他很珍惜机会,郭晓冬认为《大校的女儿》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是王海鸰用心写出来的,所以在演的时候“我一个字都不敢或者说不能改动,甚至标点符号的意义我们都需要演出来,否则我会觉得对不起这个本子”。
2007年12月18日 02点12分
5
level 6
编剧王海鸰 这次的爱情不动声色 《大校的女儿》是编剧王海鸰个人非常喜欢的一部作品,带有王海鸰自传的色彩,与《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不同的是,这次王海鸰没有把笔墨着重于婚姻,而是更多地着墨于爱情上,故事没有了那种强烈的戏剧冲突,而是有些欲说还休的含蓄。观众会发现,主人公在感情戏上没有大起大落的冲突,更多的是不动声色,这让这部《大校的女儿》带着些忧郁的情调,这样的爱情没有那么浓烈却也同样震撼。 王海鸰被称作“中国婚姻第一写手”,曾经的《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引起了很多观众和读者的共鸣,她将现实生活中的婚姻悲喜剧通过小说或者电视剧的形式放到观众眼前,让许多读者和观众对于婚姻和爱情产生了质疑,在王海鸰自己的博客中经常有观众或者读者向其询问关于婚姻和爱情的问题,王海鸰也在博客中给予解释和回答,她认为,故事中的悲剧对未婚人士来说其实是一种提醒,提醒大家要三思而后行,不能冲动,因为婚姻不是宫殿。 《新结婚时代》中的何建国和顾小西,有爱情有婚姻,但是爱情经常会受到婚姻的摧残,当爱情遭遇婚姻的时候,人往往显得那样无力,爱情也显得那样无力,何建国和顾小西的爱情经历了婚姻的摧残,让人对婚姻产生一种抵触。而在《大校的女儿》中,姜士安和韩琳,两个人有爱情没有婚姻,这样的爱情留给观众的是淡淡的忧伤和丝丝愁绪,虽然有些遗憾,但是会为主人公庆幸,因为他们的爱情仍然是纯粹的爱情,没有因为婚姻而变质。 王海鸰表示,她自己比较喜欢姜士安和韩琳的这段爱情,没有纠缠不休的婚姻消耗,爱情看起来还是比较纯真、比较单纯的,王海鸰毫不掩饰地表明态度,“通过《大校的女儿》,我想表达的是,对于女人,生活中不只有爱情一种选择,婚姻生活中有比爱情更重要的东西在制约着我们;而婚姻也不是爱情的唯一形式,修成正果的爱情不一定非得走向婚姻。爱情是奢侈品,而婚姻则是必需品。” 《大校的女儿》比王海鸰以前的作品更荡气回肠,在某种程度上解答了《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所审视的问题,女人永远不能失去自我,这样才能正确地处理婚姻与感情问题。
2007年12月18日 02点12分
6
level 6
借军旅的壳说爱情 《大校的女儿》算是一部军旅题材戏,这几年的电视剧似乎一沾“军旅”二字,就火得不行,《激情燃烧的岁月》燃烧着大家的激情,《幸福像花儿一样》幸福得让所有人感到温馨,《历史的天空》让壮烈成了永恒的主题,《亮剑》一出更是火得一塌糊涂,加上今年的热门剧《士兵突击》,“军旅”题材在荧屏上成了宠儿,无论是什么样的故事,只要一披上这神秘的绿色,就能火上一把,这不,《大校的女儿》“披”着绿军装,正在娓娓道来一段恬淡的爱情。 “军旅”题材火,“军旅”题材多,《大校的女儿》难免有了“跟风”嫌疑,不过,这是编剧王海鸰带有自传色彩的故事,而王海鸰本身就是一位军旅女作家,所以披上绿色军装的《大校的女儿》还是名正言顺的。 其实,就算脱下这身“绿色外衣”,《大校的女儿》仍然是一个不错的故事,因为它只是穿了一层“军旅”的外衣,而核心是讲述委婉的爱情。有了真挚的爱情内核,再为这段爱情披上“绿色”军装,《大校的女儿》不火都难。
2007年12月18日 02点12分
7
level 6
男主角郭晓冬 为姜士安流下男儿泪 郭晓冬饰演的姜士安在爱情上应该算是一个悲剧人物,他深爱着韩琳,但却在父亲的安排下与别人结婚。郭晓冬对姜士安这个角色有着自己的一番理解,他认为姜士安是一个榜样型的人物,“他是个非常有责任感的人,是责任和使命感,让他成为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军人、好领导,将优秀的品质集于一身。”从《新结婚时代》到《大校的女儿》,郭晓冬扮演的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小伙子,郭晓冬说:“《新结婚时代》让观众记住了何建国,我相信《大校的女儿》会让大家记住姜士安。我本身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我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表现在作品里。” 《大校的女儿》拍摄于2005年,其实是在《新结婚时代》之前,这部剧也是郭晓冬与王海鸰的首次合作。在读剧本的时候,农村来的士兵姜士安深深地感动了郭晓冬,“他从一名普通小兵经过努力一步步成为一名大校,其中的过程是艰难的,是令人感动的。我看剧本的时候经常会为他落泪。”男儿有泪不轻弹,但郭晓冬却为《大校的女儿》数度落泪,因为姜士安的责任,因为姜士安对韩琳的爱情,“每当看到姜士安拉韩琳的手,我都会流泪,甚至他说的每一句话,我都会流泪。如果这个角色长到你的心里,你跟它融为一体,那么你展现的就是真的。” 说起和王海鸰的合作,郭晓冬表示,能够演王海鸰的戏,他很珍惜机会,郭晓冬认为《大校的女儿》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是王海鸰用心写出来的,所以在演的时候“我一个字都不敢或者说不能改动,甚至标点符号的意义我们都需要演出来,否则我会觉得对不起这个本子”。
2007年12月18日 02点12分
8
level 6
男主角郭晓冬 为姜士安流下男儿泪 郭晓冬饰演的姜士安在爱情上应该算是一个悲剧人物,他深爱着韩琳,但却在父亲的安排下与别人结婚。郭晓冬对姜士安这个角色有着自己的一番理解,他认为姜士安是一个榜样型的人物,“他是个非常有责任感的人,是责任和使命感,让他成为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军人、好领导,将优秀的品质集于一身。”从《新结婚时代》到《大校的女儿》,郭晓冬扮演的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小伙子,郭晓冬说:“《新结婚时代》让观众记住了何建国,我相信《大校的女儿》会让大家记住姜士安。我本身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我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表现在作品里。” 《大校的女儿》拍摄于2005年,其实是在《新结婚时代》之前,这部剧也是郭晓冬与王海鸰的首次合作。在读剧本的时候,农村来的士兵姜士安深深地感动了郭晓冬,“他从一名普通小兵经过努力一步步成为一名大校,其中的过程是艰难的,是令人感动的。我看剧本的时候经常会为他落泪。”男儿有泪不轻弹,但郭晓冬却为《大校的女儿》数度落泪,因为姜士安的责任,因为姜士安对韩琳的爱情,“每当看到姜士安拉韩琳的手,我都会流泪,甚至他说的每一句话,我都会流泪。如果这个角色长到你的心里,你跟它融为一体,那么你展现的就是真的。” 说起和王海鸰的合作,郭晓冬表示,能够演王海鸰的戏,他很珍惜机会,郭晓冬认为《大校的女儿》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是王海鸰用心写出来的,所以在演的时候“我一个字都不敢或者说不能改动,甚至标点符号的意义我们都需要演出来,否则我会觉得对不起这个本子”。
2007年12月18日 02点12分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