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告诉你什么叫“竞争上岗”
华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3
高富大帅 楼主
很有感悟的一个故事,耐心看完……
2014年03月27日 10点03分 1
level 13
高富大帅 楼主
(一)
  平日老泉总把闪光的一面暴露给大家,把大伙忽悠得老泉跟多可爱似的。其实老泉也有阴暗的一面,只是藏着掖着不明摆出来。因为人是看不透人的,搁网上更看不透!不信你让老泉的老婆揭发,三火车也拉不完。
  老泉都有哪些“阴暗面”呢?这个还真不敢全透给你,否则明天就没人读“鲁山老泉”了,“老泉烧”也卖不出去了。老泉今天只透一样儿,那就是“赌博”。这么跟你说吧,老泉一生因为嗜赌蹲拘留所三次,罚款无数;文革期间扛着牌九桌绕全乡“巡游”。这事儿在我们家乡,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那时候电影明星刘晓庆算个屁,名字最响的还是咱鲁山老泉!
  说到赌,老泉堪称“世家”,往前上溯到多少代无从考证,泉爷,老泉,小泉三代是大伙儿眼瞅着的。老泉小时候最不爱听的骂人话就是泉奶的那句“可别转了种”!泉奶吃尽了泉爷赌博的苦头,教育老泉千万别跟泉爷学,可是老泉不听,经常因为赌博偷鸡摸狗,夜不归宿。泉奶忍无可忍,就骂出“可别转了种”那样的难听话来。后来泉奶去世,泉娘当家,泉娘就把这句话复制下来,又用在小泉身上,发泄她的无奈。
  按说赌博跟其它事业一样,也有跌宕起伏,高峰低谷。鲁氏三辈赌博的高峰在老泉一代。这不是老泉自吹,咱是用事实说话。泉爷的时候,脑筋死,骨牌往桌上一倒,板凳不坐烂不起来。啥时候起来?那就是把地输给了人家,需要画押的时候。说起来泉爷也曾因赌得福:解放前泉爷和他的弟兄分家,分得几十亩好地,如果泉爷不赌,土改的时候给划个地主或者富农成分不在话下。可是解放大军到来泉爷已经是“无产阶级”,成为“革命的依靠力量”,都做起共产党的官儿来了。这事儿乡亲们每每提起,都说泉爷“有眼光”!
2014年03月27日 10点03分 2
level 13
高富大帅 楼主
(二)
  老泉要说的是泉爷每赌必输。他老爷子实在不是赌博的高手。
  老泉这一辈儿就不一样了,老泉总结泉爷的教训,悟出了不少心得,再把这些心得拿到赌场上实践,屡赢不爽。前些年国家政策还不活络的时候,老泉家的盐油酱醋全指着它。每到小泉开学前夕,老泉总要熬几个通宵给小泉“筹学费”。
  要论赌博这玩意儿,一靠运气二靠脑子活络。比如这天运气好,庄家输得多赢得少,你就要敢于下注,把庄家砸得起不来。如果庄家赢得多输得少,你就要观察一会儿,最好不下注,要赌就做庄家,保准赢大钱!不是老泉跟你说大话,老泉这辈子赌博是没有发大财,但是零花钱儿从没缺过。
  可是,到了小泉这辈儿,又回到了泉爷的轨道上,每赌必输,每输必输大钱,少者一万两万,多者二三十万,直把老泉心疼得犯心脏病。老泉多次要传授经验,可小泉不屑一顾。说得多了,小泉反问:
  “爹,咱们村数谁家的房子高?”
  “咱家。
  “咱们村数谁折腾的摊子大?”
  “你。”
  “除了我咱村谁能和县长称兄道弟?”
  “没有。”
  “我输那么多咋没人敢跟我比呢?”
  “这……”
  “爹,您的赌技只是小聪明,顶多只能奔小康!我的赌技——说句不怕您老生气的话,您那是小学水平,您儿子是研究生哩!”
  老泉挨了这一阵连珠炮,张了张嘴,没说话。
2014年03月27日 10点03分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