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有点把儒家学说庸俗化了(原创)
孔子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风烟云波 楼主
孟子在对农家的指责上,完全是靠雄辩取胜的,儒家学说发展到孟子,开始不能接受别派学说的成果,一味的反对。 其实各派学说到战国以后,都出现了庸俗化的现像。那就是一味抬高自己门派的学说,而不接受别派学说的合理成分。韩非也照样如此。他对孔子的评价显然很不客观,而且还公然把五类人当做社会人渣看待,其中就包括儒者。比孟子更激进。孟子,韩非都是两派集大成者,但是不可避免的出现庸俗化现象。我个人认为,一个人如果受一门学说的影响,越是会成为这门学说的奴役。陷的太深,而不能自拔。这就是高智慧对人的反噬性。也可以说是走火入魔。这看到别人的糟粕,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口水战不断,建设性成就不足。诚然,孟子与韩非的学术成就都是十分伟大的,但他们把两派引入庸俗化道路的确是非常不好的行为。加之后世统治者对这两派学说的选择性利用,难免有所歪曲。再加之异民族的入侵,对这两派学说又一次选择性利用,歪曲的成分就更大了。 相反,对照孔子时代的儒家,与商君时代的法家,两派并没有过多的排斥别的学说,而只是具体观点的争论。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并请教于老子,可见他对别派学说是采取学习之态度的。而并不像孟子那样以儒为大。商君也没有排斥其他各家学说,争论是肯定有的,但还没有上升到攻击人格的地步。不会像韩非那样攻击别人的人格。其实韩非的做法十分可笑,竟然拿孔子这个古人斗气。说难听点,还是自己的师祖。这种对学术的态度不可取。 我请各位朋友,在对待学术问题上,还是应该有春秋之精神,而少战国之愚见! 
2007年12月03日 22点12分 1
level 13
楼主的想法有道理。春秋时期各派思想处在萌芽发展阶段,到战国时期已经发展成熟并相对独立;春秋时期各国好歹还知道有个周天子,战国时期已经完全各干各的了。战国时期的学者,为了使自己的学说发扬光大,有时贬低对手抬高自己,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直接关系。
2007年12月04日 00点12分 2
level 5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呀.从这句话来看.孔子是的思想是主张人的思想之间要互相沟通的.互相融合.只要是好的.孔子都会学.
2007年12月04日 00点12分 3
level 5
战国时期的学者,为了使自己的学说发扬光大,有时贬低对手抬高自己----------------------------------所以说,那个时候的学者太过于为名了.其实也许他们都懂得思想之间互通互融合才得能出精华.但他们都互相的贬底对手.这一点,在现代的社会上的竟争上也是这样的.看来人性古来如此.
2007年12月04日 00点12分 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