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少年赖宁
石家庄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4
懵懂的人 楼主
新闻主体:为强调中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一度被树为少年英雄的赖宁的照片,最近纷纷从北京市的中小学校园的墙上被摘下。  校方摘下赖宁照片的解释是:虽然也非常注重学生英雄行为的培养,但更加强调学生首先具有自我保护意识。校方的解释自然有一定道理,似乎也具有理性的深意,但笔者总觉得这一做法在破坏一些难得的价值理念。  赖宁事迹的核心表明,主动参与扑火救灾,实属我们今天正在张扬和呼吁的见义勇为精神。尽管也有人对其行为提出一些异议,但作为精神象征,他应当是青少年永远学习的楷模。北京市为加强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教育,首先将见义勇为的英雄形象“倒掉”,有点令人遗憾。  笔者以为,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误读了赖宁形象的本质意义,将赖宁的举动仅仅停留在扑火的表层上,甚至就认为赖宁的行为属于“处世经验的幼稚、行为上的盲从或意气用事”。按此逻辑,《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中有关“敢于斗争,勇敢前进”的训导,以及与赖宁精神具有共同点的雷锋精神,也就不必学习与弘扬了;而且,在这一逻辑的指导下,湖南衡阳大火中牺牲的消防官兵,也可能成为孩子们强化自我保护意识的反面教材。  其实,见义勇为等美德与自我保护并不矛盾,两者之间的本质并没有内在联系。有关方面可能会说,摘掉赖宁的照片并不等于完全否定赖宁的精神。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一做法的实际影响很可能是对人间美德的否定,是对见义勇为的否定,是对“先己后人”思想的肯定。  所以,虽然我们应当强调自身保护的重要性,但我们应当告诉孩子们的是:“每个人首先要有帮助他人的精神和勇气,但在实施这一精神的同时,要注意自身安全。”这样,既不影响美德之传播,又会提醒孩子注意自我保护。
2005年08月07日 07点08分 1
level 4
懵懂的人 楼主
赖宁,如果现在还活着的话,已经三十二岁了,比我们的年纪都要大,可是他在我们心目中还是那个稚嫩的少年形象,因为在我读书的小学、中学一直有这个形象,他是一个英雄的少年!这是永不磨灭的形象!    可是,现在要改了,赖宁的形象要从中、小学的墙壁上撤下来了,因为要对未成年人保护。我不知道究竟要怎样的保护,我做过中学老师,我觉得现在的学生很脆弱、很自私,缺乏责任心,当然不是全部,但是这确实是大多数。一般的学生面临什么样的环境,他们最  关心什么,相信大家都知道,毕竟大家都做过学生。据我做过的有限的调查,学生们最担心的首先是被大些的坏学生和流氓敲诈和勒索,很多同学到了不敢上课的地步,而且现在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我曾经有个学生从家里偷到外面,就是为了满足那些敲诈的坏人,心里上受到了极其严重的创伤,但是他一直不敢告诉老师,也不敢告诉家长,还是我发现他情绪上不对劲,询问其它同学才知道的。为什么?因为他太软弱,不敢进行一丁点抗争。我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甚至有的人就曾经有在家里偷钱交给敲诈的人或不敢上课的经历。这些人应该怎么办?    我们究竟要怎样保护未成年人?(我的意思是教会他们如何
正确的
处理危险和困难,正如赖宁的事迹一样,我们应该早就教过他遇到火灾应该如何处理,可是当时没有人教过他正确的处理,比如报告大人等,所以他才会自己去救,但是精神不是一样的吗?还有关于校园暴力,应该教会他们如何灵活地应对,但是勇敢的精神是首要的。)    要把他们放在笼子里,还是教会他们应付各式各样的困难?    我们学赖宁,到底学的是什么?是去救火,还是勇敢的精神。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明白这一点,而且还是正义的勇敢精神,而不是在电影上学到的为非作歹的勇敢(就像那样敲诈小一点学生的坏学生)。有的人说,赖宁救火牺牲了性命不值得!但是,我们在见义勇为的时候没有危险吗?为了一个小小的钱包和小偷搏斗冒着生命的危险不值,为了一个女孩小小的贞操和强奸犯搏斗冒着生命的危险不值得......说过这儿,我想起了很久以前引起大讨论的大学三年级学生张华为抢救掏粪落池的老农而献出生命的的事迹,很多人不也是说不值得吗?真的不值得吗?  我们的时代需要勇敢、需要英雄,而赖宁和张华都是英雄,他们英雄的精神更是在哪个时代都不会过时。那些说赖宁、张华的英雄精神过时或者不值得的人,你们想想,当你们遇到危险时,是不是只有那些感觉你比他对社会贡献大的人才会救你?  我们真的需要在勇敢或者见义勇为的时候,计算一下得失吗?  回到未成人保护,说两句可能被嘲笑为愤青的话:在讨论要不要学习赖宁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做一实事保护那些面临友谊馆剧场大火的孩子,保护那些跪在地上上学的孩子,保护那些没有钱上学的孩子,保护那些在校园暴力中倍受煎熬的孩子。。。。。。   作者:玉宇澄清2008 回复日期:2005-6-21 11:25:14    我们这个时代太需要一种为公的精神了!近混乱时代把中国人的精神支柱全部冲垮了!打倒了孔家店后什么也没有建起来!不破不立,现在却是建了而没有立!思想是不会空的,好的不来扎根,坏的必然来下种!现在的好多问题正是我们收获以前诸多鲁莽行为的果实的时候!把所有神圣而庄严的东西都打碎了,没有打破的也收起来了!最后只能是群魔乱舞了!撤掉一个赖宁就是撤掉了一代人的精神榜样!我们要不就是疯狂地搞思想政治控制和贯输,要不就把这个东西当成恶魔,避之不及!我们走一步路埋一下自己的脚印,从来就不知道反思!所以,中国历史就像一个圈!两千来,我们一直在一个圈里转,现在不知道要转到什么时候呀!世界银行行长曾经说过,中国未来十五年最大的挑战是社会公益的挑战! 作者:cld761226 回复日期:2005-6-21 11:34:46    我们的教育,一言难尽啊。从小政治科教育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可到现在老师们的人生观都树立不起来,况乎学生们。结果完全听从上层意见,今天说赖宁见义勇为要提倡,明天说保护为成年人,不需要提倡。学生们该都纳闷了,怎么英雄主义可以随意更改啊 。
2005年08月07日 07点08分 2
level 4
懵懂的人 楼主
:“在人民的利益受到威胁的严重时刻,14岁的赖宁把个人生死安危置之度外,勇敢地参加扑灭山火的战斗,至死也不后退半步……因为在他心目中,人民的利益是高于一切的。”“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正是赖宁精神的实质。
2005年08月07日 07点08分 3
level 1
vb
2008年08月31日 22点08分 5
level 0
9181228石家庄
2010年06月13日 15点06分 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