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来自星星的你之中国逆天文物大盘点
非主流清穿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3
陌上清瑶
楼主
你们猜这是啥?
明定陵出土的,香皂盒。
一边放香皂,一边放精油,用香皂洗完脸,再用精油擦一擦润肤。
以为古代妇女就不注重护肤你就大错特错了。
古代的有钱人矫情起来,真不是现代的小女生能比的。
不过古时候的粉里都含铅...所以女的没几岁就成黄脸婆了....
2014年03月11日 07点03分
139
level 13
陌上清瑶
楼主
我猜你看到图上的字儿了。
是的,这是粉饼,南宋的。
大家闺秀们往脸上扑粉用,香喷喷,粉嘟嘟。
其实我还是觉得像是干掉的糕点...果然吃货情节已经没救了...
2014年03月11日 07点03分
140
level 13
陌上清瑶
楼主
战国错银铜方案。
有没有觉得少了点啥?
没错,案面不见了。
主要是这个造型如果贴个玻璃或者水晶板,就太漂亮了。
战国时期确实有玻璃器,但都还比较简单。以杯盏、饰物为主。
这么大的玻璃板子在当时制作还是有困难的。
2014年03月11日 07点03分
141
y莉莉丝y
我还以为是战国时代的麻将桌……
2014年03月13日 11点03分
level 13
陌上清瑶
楼主
安徽马鞍山市雨山乡三国吴朱然墓出土,彩绘鸟兽鱼纹漆槅。
你觉得这东西像什么?我估计好多人今天中午就会用到。
这是一个餐盘。这种方便快捷的餐盘目前认为从三国时期开始流行,至南北朝有大量出土。
朱然地位尊崇,他用的餐盘也比较华丽,而且这是一件漆器。
南北朝时期的餐盘很多都是陶制的,书佐小吏吃工作餐用,俭朴很多。
山西平遥漆器...我也想要一个来着TAT.....上回团购给错过了~
2014年03月11日 07点03分
142
孔曹烟花
啊?去平遥的时候看见那些漆器都觉得好一般。而且我一直不太喜欢漆器。尤其是餐具类的,很不喜欢用漆器。。
2014年03月11日 20点03分
level 13
陌上清瑶
楼主
明代万历皇帝后孝端皇后三龙二凤冠
我深爱着上面的点翠....
插个题外话啊,明代的凤冠和古代朝鲜的后冠在形状上很像(古代朝鲜是中国的附属国,那朝鲜的皇帝应该不能叫皇帝吧)。
不过我觉得这是赤裸裸的抄袭!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棒子的衣服,依然抄袭我国大明朝服饰....(话说棒子你确定你不是属马化腾的??)
下图是出土的文物,织金上袄以及马面裙,流行明朝时期。
再看韩服,下摆很膨大而且上衣很短,你们还记得那些年的露乳装么= =
韩服的裙子其实是吊带的连衣裙,汉服都是上衣下裳和上衣下裙的制式
2014年03月11日 07点03分
144
孔曹烟花
转的这个楼主大概不看韩剧吧。韩国当然不能称皇了,他们只有王和世子。太子皇帝什么的都不是他们能用的。说起来好像咱们也就承认教皇和沙皇吧?其他的都是国王女王大公之类的。日本天皇是历史原因承认的么?有没有觉得朝鲜人不会做百褶裙,所以才搞成那样的?而且不会固定在腰部所以干脆上衣省点儿布。
2014年03月11日 20点03分
雷月颖
朝鲜的王和世子,王想让他儿子做世子是要秦请明朝皇廷同意的,要是他喜欢大儿子而明朝同意则立小儿子的话,他那个大儿子还真没办法做世子
而世子要做国王也要向明朝打报告滴,要不然就是非法继位
2014年03月12日 05点03分
雷月颖
大长今不是就有明朝使节来朝吗,原因就是朝鲜请立世子,明朝使节送明朝皇帝的圣旨来的,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成立一家企业,得有工商所批准的营业执照,要不然就非法经营是黑厂,一经查实,是要被取缔的
2014年03月12日 05点03分
雷月颖
话说,这朝鲜王后也真是,中国明朝民女结婚好歹也能戴戴凤冠霞帔,为毛一个王后只能戴假发编的“凤冠”呢
2014年03月12日 05点03分
level 13
陌上清瑶
楼主
新郑出土“莲鹤铜方壶”
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遍饰于器身上下的各种附加装饰,不仅造成异常瑰丽的装饰效果,而且反映了在春秋时期青铜器艺术审美观念的重要变化。
此壶原为一对,一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另一件藏于河南省博物馆。 (河南不用被抢走了^_^")
2014年03月11日 07点03分
145
孔曹烟花
这一件好像修复清理的不是特别好啊,记得看到过很精美的。
2014年03月11日 20点03分
level 13
陌上清瑶
楼主
齐王墓“龙纹矩形铜镜”
是西汉时期的大型铜镜,镜长115.1厘米,宽57.5厘米,重56.5公斤。背部有五个环形弦纹钮,两短边又各铸二钮。每一环钮四周饰柿蒂形纹。背又饰有夔龙纠结图案,卷曲交错自如。这件大型铜镜大概要用柱子和座子加以支撑,镜背面和边上的钮可能就是与柱子和座子固定时用的。
感觉像是古代的全身镜啊,齐王在穿戴整齐以后照一照么 ⊙﹏⊙‖而且这货要是倒下来大概会把人压成粑粑扣都扣不起来吧...
2014年03月11日 07点03分
146
level 13
陌上清瑶
楼主
说到文物....北京古城墙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始创于元代,建成于明代,沿用于清代至民国,经历了七个世纪之久,古城墙已不见踪影,被二环路替代蜷曲在老地方。古城墙呈“凸”字形,城墙周长24公里,墙基宽24米,墙高8米,全部为板筑的夯土墙。
四代古都
北京历史变迁图金取代辽后,1153年从上京迁都燕京,改名为圣都,不久又称中都。元灭金后,忽必烈于1267年在东北郊外以积水潭为中心另建新城,为北京城奠定了基础。1271年忽必烈改中都为大都,并从上都(仿内蒙古正蓝旗上都郭勒)迁都于此。1403年,明成祖朱棣升北平为北京,北京之名即由此始。1406年朱棣下诏迁都北京并下诏建宫殿,修城垣,1407年开始营建北京宫殿、坛庙。1419年将北京南城墙南移500多米,建在今天的前三门一线。重建的宫城分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四重。宫城又称紫禁城,周长6里,城墙高7.9米,内外砖砌,外围护城河,四隅角楼,巍然高耸。清依旧制。永乐时于四周各辟一门:南曰午门;北曰神武门;东曰东华门;西曰西华门。午门位于宫城南墙正中,始建于明永乐时期,建筑规制较宫城其他三门大得多。午门是皇权至上的标志之一。神武门是宫城的北城门,与午门同在紫禁城中轴线上。原名玄武门,清时避康熙皇帝玄烨之讳,改名神武门。东华门位于宫城东墙偏南处,与西华门相对。东华门、西华门的城台、城楼形制均与神武门略同。西华门位于宫城西墙偏南处,与东华门相对。清时官员进宫办事或觐见出入西华门,并须在西华门外下马或下轿步行出入。
2014年03月11日 07点03分
147
level 13
陌上清瑶
楼主
颐和园荇桥。(英)托马斯·查尔德(Thomas Child)摄制于1875年,蛋白纸基照片。照片上有作者签名。荇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位于颐和园石舫北,东西两侧各有一座牌楼。从照片中可以看出荇桥及西侧牌楼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劫掠、火烧后毁损严重,尚未修复。
水草好多 = =...
2014年03月11日 07点03分
148
孔曹烟花
现在水草也好多。。。而且是昆明湖里就很多。。。夏天去划船的时候总能看见工作人员在清理水草。而且有时候他们不耐烦了就直接站到湖里去清。我们才发现有的地方水深还没有人高。。。
2014年03月11日 20点03分
level 13
陌上清瑶
楼主
圆明园法慧寺多宝琉璃塔。佚名摄制于19世纪70年代,蛋白纸基照片。法慧寺多宝琉璃塔是圆明园内最高的一座塔高七丈三尺五寸,合今天的高度应该是23.55米。塔身七级,用五色琉璃砖搭建而成,四周有佛龛,内坐观音像,现已不存...
至于为什么不在了...你们懂得
2014年03月11日 07点03分
149
孔曹烟花
颐和园智慧海那堆小佛龛里的佛头好多都木有了。每次去边上的人都会议论,都说是文X的时候搞下来的。结果后来说是八国联军就给弄下来了。
2014年03月11日 20点03分
level 13
陌上清瑶
楼主
圆明园海晏堂。佚名摄制于19世纪70年代,蛋白纸基照片。海晏堂是一处欧式园林景观,也是西洋楼最大的宫殿。主建筑正门向西,阶前有一大型水池,池旁排列十二生肖人身兽首铜像。融东西方文化于一身,俗称“水力钟”。
这两年正在疯狂的找兽头来着~
2014年03月11日 07点03分
150
level 13
陌上清瑶
楼主
清狮纽“印心石屋”水晶印(清朝的东西更接近现代的材料哇)
高12厘米,直径8.3厘米 清代著名大臣陶澍所用印章。陶澍(1779—1839年),字子霖,号云汀,湖南安化人。清嘉庆七年(1802年)进士,官至太子少保、兵部尚书、两江总督,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继承和发扬者之一。其家乡“洞庭西南,资水之滨。两岸石壁,屹立如门。潭心有石,方正若印,名曰印心石,幼随臣父结屋读书其上。”“印心石屋”因此得名。道光十二年(1832年),陶澍到海州后,果断地废除了纲盐制,改为标盐新法,成效显著,使得地方景观大改,社会秩序安定,市场繁荣,百业兴旺。因此道光皇帝召见并褒奖了陶澍,还亲笔书写“印心石屋”匾额赐给他。陶澍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十二月八日将御书“印心石屋”刻于狮纽水晶印上。
2014年03月11日 07点03分
151
level 13
陌上清瑶
楼主
清光绪青花缠枝莲纹盘(我喜欢缠枝莲的布料来着....orz)
清光绪(公元1875—1908年)
高3.1厘米,口径13.9厘米,足径8.4厘米敞口,浅弧腹,圈足。盘通体白地青花装饰,盘心及内外壁均饰青花缠枝莲纹,外底青花书“大清光绪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造型规整,胎质洁白,釉质莹润,青料发色艳丽,青花绘莲纹,寓意“清廉”。该盘工艺精湛,绘画精细,款识工整,是清代光绪官窑的典型器物。清代官窑在历经康、雍、乾三朝的辉煌后开始衰落,咸丰五年至同治五年(公元1856年—1867年)十多年里甚至一度停烧,至光绪朝又出现中兴景象。光绪官窑在恢复前朝的基础上出现了飞跃性的发展,生产出一大批精美之器,尤其是在光绪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时,分别为慈禧太后的五十、六十和七十大寿而制作了大批用于庆典和赏赐的瓷器,更是工艺精湛,无论胎、釉、彩的制作水平,都达到了晚清瓷器烧造的最高水平。
2014年03月11日 07点03分
152
level 13
陌上清瑶
楼主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唐代陕西西安大秦寺遗物。大概是我没文化的原因....我觉得这货其实就是宣传宗教的玩意儿...然后刻得时候用了多国语言...于是...它火了...
2014年03月11日 07点03分
153
孔曹烟花
我觉得这个火的一部分原因是现在信基督的人越来越多,然后一考古发现尼玛原来那么早就有基督教传到中国了。于是一堆基督徒天天在那儿扯什么唐朝为什么繁荣,就是因为那时候有景教。明朝发达的科技和经济也全都是拜利玛窦等传教士所赐。我勒个去!每次看到孙海英黄绮珊那些人这么说都想喷死他们!
2014年03月11日 23点03分
雷月颖
回复 孔曹烟花 :月亮永远是外国的圆,外国人放个屁,他们都说是香香的,孙海英怎么成这样了。。可惜了葛玲
2014年03月12日 05点03分
红豆沙007
真不想说 景教教徒就是被那些教廷人士迫害了 不得不流亡出欧洲的
2014年03月13日 13点03分
孔曹烟花
回复 雷月颖 :吕丽萍早就和他一起疯魔了。。。
2014年03月15日 01点03分
level 13
陌上清瑶
楼主
铜浮屠,唐代,1987年陕西宝鸡法门寺地宫出土。
塔内盛放鎏金伽陵频迦鸟纹银棺一枚,第四枚佛指舍利就在鎏金伽陵频迦鸟纹银棺的棺盖内。现藏法门寺博物馆。
2014年03月11日 07点03分
155
level 13
陌上清瑶
楼主
角形玉杯,西汉,1983年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是明代以前唯一一件汉代遗作,在玉器史上占绝对重要的地位。现藏广州南越王博物馆。整个玉杯在我看来有点像牛角的形状,雕工精湛且花纹繁复,纹饰自口沿处起为一立姿夔龙向后展开,纹饰绕着器身回环卷缠,逐渐高起,由浅浮雕至高浮雕,及底成为圆雕。在浮雕的纹饰中,还用单线的勾连雷纹作填空补白。一夔龙缠绕器身,集浅浮雕、高浮雕、圆雕艺术为一体~
恩...这货用来喝茶一定不好看...
2014年03月11日 07点03分
156
level 13
陌上清瑶
楼主
人物御龙帛画,战国中期晚段,1973年在湖南长沙子弹库一号墓出土。长37.5厘米,宽28厘米。画幅出土时平放在椁盖板兴棺材之间,应是引魂升天的铭旌,因年代久远已呈棕黄色。描绘巫师乘龙升天的情景。巫师宽袍高冠,腰佩长剑,手执僵绳,神情潇洒地驾驭巨龙。龙首轩昂,龙尾翘卷,龙身为舟,迎风奋进。龙尾之上立有长颈仙鹤,龙体之下有游鱼。帛画中的华盖飘带与巫师衣带随风飘动,表现巫师乘龙飞升的动势。正中是一位有胡须的男子,侧身直立,手执缰绳,驾驭一条巨龙。龙头高昂,龙尾上翘,龙身平伏,略似船形。在龙尾上站着一只鹤,圆目长啄,昂首仰天。人头上方为舆盖,三条飘带随风拂动。画幅左下角为鲤鱼。人、龙、鱼均向左,以示前进方向,连华盖上的缨络也迎凤飘动。整个画面呈行进状,充满了动感。画中人物比例相当准确,使用单线勾勒和平涂于渲染兼用的画法,技巧已越成熟。人物略施彩色,龙、鹤、舆盖基本上用白描。画上有的部分用了金白粉彩,是迄今发现用此画法的最早作品。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2014年03月11日 07点03分
157
level 13
陌上清瑶
楼主
马王堆一号墓木棺椁,西汉,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棺椁用巨大的木板制成,置于墓底正中。椁室上下四周塞满木炭和白膏泥,上面层层填土夯实。一号墓通高2.05米,以每尺0.23米换算为8.9尺,约等于9尺,两侧臂高为通高的1/3,即3尺,通高和臂高相加也为1丈2尺。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题外话...我很喜欢马王堆出土的曲裾,在此之前的曲裾样式都是陶俑啊画等.....
来个现代商家制作的图给大家看看~
2014年03月11日 07点03分
158
jiashewoshiren
我有一种这美女是从那棺椁之中出来的错觉啊。
2014年03月11日 08点03分
zuonuansheng
脸像大长今= =
2014年03月11日 09点03分
level 13
陌上清瑶
楼主
马王堆一号墓T型帛画,西汉,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帛画覆盖在一号墓即辛追墓的内棺上,呈T字形,长205厘米,上部宽92厘米,下部宽 47.7厘米,制作精美、色彩鲜艳,画面上中下三部分分别表现了天上、人间与地下的场景,体现了西汉初年的神仙方术思想,学者认为帛画的作用是接引死者走向天国。华盖以上为天上部分,所绘以神、龙、日、月为主。正上方的神,人首蛇身、披发而坐,其蛇尾缠绕在他身下。神话中女祸、伏羲、烛龙都是这种形象,但传说中由烛龙镇守天门,这与天国部分正下方的两扇开启的大门相对应,所以他极可能是烛龙神。烛龙的左右身侧画着五只仰天长啸的仙鹤,这是代表长寿的瑞鸟,它们使天国呈现一片祥瑞的气氛。烛龙的右边有九个红色的太阳,里面蹲伏着一只黑色的类似于乌鸦的鸟,古人称之为金乌,是古人眼中太阳的精灵。这些太阳半隐半藏在弯曲绵长的蓝色扶桑树中,而这种传说中的神树是太阳的栖息地,它生长在东海,有几千丈高。烛龙的左边则是月宫的描绘,银白色的月牙弯弯如钩,正是月初的月象。其上有一只体形硕大的蟾蜍蹲伏着,口中还含着一颗可除百病的仙草灵芝。再上面是一只昂首腾跃的玉兔,它轻盈瘦长的身躯与蟾蜍形成了有趣的对比。月亮之下,是一个美丽的女子轻舒广袖翩然而舞。烛龙之下,有两只展翅相对的飞鸟,长颈短尾,这应是楚歌中鸿鹄高飞举千里的鸿雁。其下,有两只兽首人身的怪物骑在神马飞黄上,手中牵绳,向左右飞奔,绳上扯着一个呈梯形的乐器——铎,振铎作响是欢迎升天之人的最高仪式。铎之下是两个呈倒形的天门,门上两旁是神豹两只和紧守通天大道的两位守门神—司阍,现在此二神躬手相立,恭敬作揖,他们和天国中所有的神、龙、瑞兽一起,正满怀欣喜地恭迎升天的老夫人。人间部分以华盖作屋顶,上有朱雀鸟作为装饰。华盖下是神禽飞廉,这只貌似猫头鹰的怪鸟专司引魂升天。
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2014年03月11日 07点03分
159
level 13
陌上清瑶
楼主
红地云珠日天锦,属北朝时期,1983年青海都兰县热水乡血渭吐番墓出土。长48厘米、宽28厘米。为锦幡残片,组织为1:1平纹经锦,图案以日天(太阳神)及狩猎纹为主,并织有“去”、“昌”等文字。此织物带有浓郁的异域风格,十分珍贵。现藏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2014年03月11日 07点03分
160
首页
2
3
4
5
6
7
8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