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首款全画幅微单 索尼A7r/A7现场评测
索狗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3
lmei111111 楼主
一楼度娘
2014年02月25日 08点02分 1
level 13
lmei111111 楼主
全画幅相机是我们每个人都想要的东西,经过了2012年的全画幅单反狂潮,我们一直坚信全画幅普及其实并不是很遥远的事情。2013年10月16日,索尼发布了旗下全画幅微单A7系列,9580的厂商指导价格让我们非常的激动,高呼全画幅微单终于来了,而现在我们历经多人的努力,给大家带来了这款产品的现场评测。
2014年02月25日 08点02分 2
level 13
lmei111111 楼主
索尼的全画幅微单终于来了,而且一下就是两款——A7和A7R。或许你可以认为单反看起来更帅,或者用手机拍照更方便。但是从NEX的热销来看,“高画质+小型化”必然是未来高级相机发展的趋势之一。而全画幅CMOS的搭载,的确在本质上提升了整个索尼微单系统的硬实力。在本文开始,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两款相机的参数。
  索尼A7/A7R详细参数
  全画幅CMOS传感器 A7r为3630万像素无光学低通滤镜 A7为2430万像素带有光学提供滤镜
索尼E卡口 支持FE系列镜头 E系列镜头自动裁切 A系列镜头全功能转接
使用Bionz X处理器
带有25个对焦点 A7独有117个相位式对焦模块
全天候机身设计
3.0英寸 640×480 RGBW四色屏幕
0.5英寸 1024×768 OLED材质电子取景器
固定连续拍摄 每秒4张/5张 对应A7r/A7
追焦连续拍摄 每秒1.5张/2.5张 对应A7r/A7
支持1080/50p视频 拥有无损HDMI输出能力
带有WiFi以及NFC功能
A7r独有镜头衍射消除功能
  看完参数,可能很多人会发现,这两款相机在感光元件上像极了尼康的D600和D800E。能够满足相对常规的用户需求以及对于像素有较高要求的拍摄者。但不同于尼康的是,索尼两款微单在外形设计上完全一致,如果你捂住型号标志基本上就没法直观分辨了(机身材质略有不同)。除此之外,索尼全新的BIONZ X处理器和全新的对焦系统也为这台相机在其他性能上带来了明显的提升。
2014年02月25日 08点02分 3
level 13
lmei111111 楼主
除了相机,索尼也随同发布了5只镜头,其中有三只蔡司镜头和一只G镜头,外加一个给A7做套头的平价变焦镜头。新系统一上来就给足5只镜头,这在近年来相机发布史上是第一次。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索尼的两款旗舰全画幅微单相机。
2014年02月25日 08点02分 4
level 13
lmei111111 楼主
感光元件:全画幅的两种选择
  索尼A7和A7R同样采用了全画幅CMOS感光原件,它提供了两种选择,含低通滤镜的2400万像素方案和去低通滤镜的3640万像素方案。笔者对于这样的做法还是认同的。低像素版本控噪更好,连拍更快;高像素版本不具备低通滤镜(效果),有着更好的细节。那么除了体现在参数上,索尼在A7R的CMOS上进行了更加深度的优化。
2014年02月25日 08点02分 5
level 13
lmei111111 楼主
优化1:无间隙微透镜技术(针对A7R)
  无间隙透镜这个概念首次被提起,笔者印象中是在2008年佳能5D Mark II发布会上。由于取消了传感器微透镜之间的间隙,所以在进光量上能比以往的CMOS有更出色的表现。通过索尼和3600万像素竞品的对比,在高ISO控噪上,新的传感器在极端环境下会有至少0.5档的提升。经过对以往产品的分析,在超过APS-C尺寸之后,通过透镜优化实现的感光度提升,其所带来的效果是要比类似背照式等技术来的明显。
优化2:边缘像素透镜倾斜(针对A7R)
  边缘透镜倾斜,指的就是在CMOS边缘像素的微透镜向着中心倾斜。为什么这么做,原因很简单。因为索尼全画幅NEX镜头系统并非采用垂直入射光的方式,所以边缘的像素所接受的光,尤其在用广角镜头时候,基本都是倾斜的,这样如果把微透镜倾斜一下,就可以迎着入射光采集光线,能够带来更好的进光量。边缘像素透镜倾斜的技术非常适用于法兰距较小的广角系统,当然这也不仅限于可换镜头的产品。比如富士X100也是采用相似设计,从效果来看,微透镜倾斜能带来边缘成像的改善和四角失光(暗角)的改善。
2014年02月25日 08点02分 6
level 13
lmei111111 楼主
CMOS部分总结:传感器方面,索尼的全新3640万像素传感器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技术改良,可以看作是尼康D800E传感器的深度优化版本,相信过了将近两年之后,传感器研发经验丰富的索尼对于高密度全画幅CMOS获得的成果能够带来可见的画质改善,我们也期待真机的表现。同时,在A7上采用的2400万CMOS,业内普遍认为是目前像素最为适宜的一款产品,相似产品在尼康D600上的表现已经获得了包括笔者在内很多人的肯定。一个拥有顶级解析力,但是价格贵,照片文件大;一个像素更加温和,控噪略好一点点。你选谁呢?
2014年02月25日 08点02分 7
level 13
lmei111111 楼主
智能AF:微单对焦迎来质变
  在索尼和奥林巴斯进行深度合作之后,我们就一直期待索尼能够将奥巴最引以为傲的高速对焦系统和五轴防抖防抖系统拿来用。我们不了解是不是得到了后者的帮助,但是索尼新微单的对焦系统(索尼称其为:智能对焦系统)的确有了质变级别的提升。具体原因索尼将大部分功劳归于了新的Bionz X处理器和全新的对焦算法。其实对于对比度检测对焦,我们很容易理解如何提升速度,在镜头马达驱动力不变的情况下,只要单一的提升对比度检测频率,就能非常明显的提升对焦速度。由于Bionz X的处理速度提升,所以其检测频率比以往有了3倍的提升,带来了对焦速度的提升。同时由于引入了先进的算法,这种提升来的更加明显。
  目前对于大传感器的实时对焦,公认的高速度系统是M43家族奥林巴斯的对焦系统,以及有着2013年最大黑科技之称的佳能70D双像素实时对焦系统。正好在发布会现场笔者有一个奥林巴斯新旗舰E-M1,在经过简单对比之后。笔者认为索尼A7和A7R的能够带来非常顶级的对焦体验,基本不会和奥林巴斯新旗舰有明显的感官差距,具体谁更快一些,暂时没进行对比。这也和镜头对焦原理和驱动马达有关。
2014年02月25日 08点02分 8
level 13
lmei111111 楼主
A7的优势:混合对焦和连拍
  之前说道CMOS,由于A7的CMOS是比较新的型号,因此比相似的RX1表面上看基本没变化,而A7R却是各种高科技;到了对焦系统,A7终于体现出比A7R优势的地方,即第二代索尼CMOS片上相位对焦系统。相比第一代系统(就是5R开始出现的中央一群密密麻麻的对焦点),新一代产品不但在对焦点数量上更多达到117点,同时在覆盖区域上也有明显的扩大。这也反映出索尼更加倾向让A7有相对较强的机械性能,不仅在对焦上,连拍方面A7也能到5fps,比A7R每秒快一张。因此我们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A7更加适合拍摄运动物体。
对焦部分总结
  索尼NEX的对焦系统在发布之初是微单的短板,在经历了5N和5R的修正之后,明显可以感觉到对焦速度的提升。不过这时候,奥林巴斯和松下也将自己的对焦水平提升到一个更加高的级别,再次拉开了和APS-C阵营的差距。得益于小镜组,小画幅和垂直入射等特性,M43本来就有一个容易提升对焦的“底子”,而索尼这回再次通过不懈的努力迎头追上,可以说在使用感受上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即便是很挑剔的摄影师了。
2014年02月25日 08点02分 9
level 13
lmei111111 楼主
·BIONZ X:区域降噪+衍射修正+4K输出
  索尼的新款高级相机这回都采用了BIONZ X处理器。虽然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处理器这个东西无关痛痒,但是BIONZ X的确是近几年带来功能最多的处理器。而BIONZ X作为我们最不能用量化数据说明的相机部件,这回却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多惊喜的地方。索尼A7和A7R两款相机同时搭载了这款新处理器,因此他们也具备了几个全新的特性:区域降噪+衍射修正+4K输出。
2014年02月25日 08点02分 10
level 13
lmei111111 楼主
区域降噪:暗部加强
  在大家试用相机的时候是不是遇到相似的问题,降噪开高了,暗部干净,但是亮部细节损失;降噪开低了,高光细节给力,但是暗部噪点明显。索尼这个区域降噪功能就是通过处理器自动识别暗部区域和亮部区域,然后分别对高光区域进行低等级降噪,对暗光和阴影进行高级别降噪。这个功能笔者认为非常的实用,能够明显的提升JPEG输出的水平,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谓福音,同时对于要求立刻出片的体育记着也是有相当的可用度(虽然我认为目前单电并不适合拍摄竞技运动)。
2014年02月25日 08点02分 11
level 13
lmei111111 楼主
衍射修正:小光圈福音(仅限于A7R)
  随着传感器密度越来越大,由此带来的小光圈衍射效应也愈加明显,索尼A7R采用了独特的针对高密度感应器的衍射修正功能。这可以明显的改善针对使用光圈小于F11拍摄时造成的衍射效应。目前的电子技术趋势表明,对于镜头光学结构带来的一些“非随机性”负面是可以被后期修正的,其中最有代表的是紫边修正,基本生随便一个软件就是一个步骤解决。而对于小光圈的修正,目前来看前景也是非常乐观的。无论是索尼这个机内的技术,还是佳能DLO技术,都能明显的减少衍射的发生。
  不过索尼A7R的衍射修正并不支持RAW格式的照片,笔者认为能明确意识到衍射问题和尝试避免的拍摄者基本都是非常严谨的摄影师,所以只在JPEG格式支持衍射修正似乎实用性还差了一些。当然,仅仅靠一个BIONZ X对一张50MB以上的RAW进行修正,即便可行也得耗费不少时间,所以我们还是期待相机处理器能像苹果手机处理器一样,几年提升几十倍。
2014年02月25日 08点02分 12
level 13
lmei111111 楼主
4K输出:为了未来
  4K电视非常火热,但是这世界上基本上没有啥可以放4K的设备。借助BIONZ X,我们终于多了一个可以选择的4K播放设备,虽然目前只支持静态照片输出。(静态拍摄上,索尼A7和A7R支持1080 50/60p规格)
2014年02月25日 08点02分 13
level 13
lmei111111 楼主
·好马配好鞍:五只镜头分析
  索尼这回发布了五只镜头,包括三只蔡司,一只G和一只套头。下面笔者就来说一说。
  三只蔡司:
  索尼这回发布的三只蔡司镜头都是属于高级镜头系列,其中24-70mm F4 ZA OSS是一只兼顾体积,焦距和功能的常规镜头,和佳能的“小三元24-70”一样,这只镜头具备防抖功能,和实用的焦段。而其官方指导价格也和竞品相似,在1000美元左右。
2014年02月25日 08点02分 14
level 13
lmei111111 楼主
35mm/F2.8 ZA是第二只蔡司镜头,它最大的特点是具备其中最小的体积。是这五只镜头里面最小的,同时也是拧在机身上看起来最协调的。想到这个镜头和RX1R的镜头焦距相似,光圈却小了一档,笔者总是感觉,要不就一个全画幅黑卡算了……不过考虑到其相对便宜的售价和蔡司标志,也可以预测其销量不会差。
2014年02月25日 08点02分 15
level 13
lmei111111 楼主
55mm/F1.8 ZA是一个标准定焦镜头,和之前NEX的50定焦不同,这枚镜头不带光学防抖,同时售价也数倍于其他厂商的相似焦距F1.8镜头。不过作为本发布的唯一一只大光圈镜头,其在全画幅微单产品线上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2014年02月25日 08点02分 16
level 13
lmei111111 楼主
一只G镜头:
  索尼这回发布的唯一一只全幅微单长焦镜头。白色的外形的70-200G F4防抖版本,具备目前几乎是最小的体积和出色的光学技术。
2014年02月25日 08点02分 17
level 13
lmei111111 楼主
一只套头:
  索尼本次的套头为28-70mm/F3.5-5.6 OSS仅针对于A7,这只镜头稍微牺牲了广角和光圈,主要为了换来更加小巧的体积和更低的成本。
2014年02月25日 08点02分 18
level 13
lmei111111 楼主
索尼A7r/A7高感画质对比
这一次发布会索尼特别为我们准备了2组使用A7r以及A7拍摄的高感照片,拍摄使用35/2.8镜头,统一缩图到4000宽,索尼既然放出了这样一组图片,从某些程度上来讲就证明了他对相机的画质非常有信心,实际效果我们还是看图说话。
2014年02月25日 08点02分 19
level 13
lmei111111 楼主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索尼A7r与A7的高感表现都还是不错的,也符合我们对于全画幅相机高感的预期,ISO 1600基本没有影响,ISO 6400可用,ISO 25600能够保留一定的细节。不过从上图中来看,索尼A7r的高感还是要比A7略好一点的,这里边可能与索尼之前所说的无缝透镜有关系,具体怎么样还是期待我们最终的表现吧!
原文地址:http://dcdv.zol.com.cn/404/4049905.html
2014年02月25日 08点02分 20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