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4
ㄟ( ▔, ▔ )ㄏ 冬季奥运场所都比较暖和了是甚麼节奏
2014年02月15日 16点02分
7
顺手把夏季奥运会也开了
2014年02月15日 18点02分
回复 土偶 :(-__-)b穿短袖衣服滑雪酷炸了
2014年02月15日 19点02分
level 13
人人看到同学转的一篇日志(主人大概是我同学的同学吧):关于追星和追剧
--------------------------
昨夜辗转反侧,突发奇想,于是有了此文。随性而作,随便看看。
我打小就喜欢看电视剧。疯狂地看,从记事到上大学之前,每天至少看一到两个小时的电视剧,高三也不例外。现在上了大学,平日没有设备、也没有时间看剧,但是放假回到家,我会看至少三四部电视剧。我喜欢看国产电视剧,古装尤甚,倒是对英美和日韩剧并不十分感冒。所以这个假期,当网络和朋友圈被《来自星星的你》和《纸牌屋2》刷屏时,我每天和爸妈追三集《封神英雄榜》。
我看电视剧,大体分三类。一类纯为消遣,例如《封神英雄榜》、《怪侠欧阳德》以及大部分偶像剧。它们大都剧情简单、角色好坏分明,看为一时爽,但很少会看第二遍。一类为剧的意义而看,这里的“意义”是指这部剧描述的故事或刻画的人物值得一看,例如《母仪天下》、《我的兄弟》、《康熙王朝》、《太平公主》等。它们大都拍得大气磅礴、富有历史或时代感,能够引发我的无限思考。
第三类便主要为剧的演员和感情而看。如果说第一类剧既不“走脑”又不“走心”,第二类剧主要“走脑”,那么这一类剧就是真正地“走心”。它们大都拍得感情细腻;即使有些剧情很假,但我会随着剧中的人物一起经历那段故事、那段感情,为他(她)哭、为他(她)笑。典型作品有《仙剑奇侠传》、《天外飞仙》和《步步惊心》。而这类剧于我而言,也就真正造了“星”,我追的“星”。例如,凭借《仙剑》吸引我、《天外飞仙》打动我的胡歌,还有凭借《辛十四娘》引起我关注、《步步》后令我“魂牵梦绕”的刘诗诗。这两位就是我最喜欢的演员、最爱的明星。
一开始追星,我有这样的“强迫症”,即一定要证明我喜欢的明星是最好的——胡歌最帅,刘诗诗最漂亮,他们的人气最高。为了证成这样的命题,我经常乐此不疲地在网页搜索框中输入“胡歌”、“刘诗诗”,先看看输入“胡”或“刘”之后胡歌或刘诗诗的名字是否排在下拉框的第一位,再浏览与他们有关的所有新闻,对攻击他们的感到愤慨、对赞扬他们的感到心花怒放;会关注其他演员对他俩的评价;还会进入他们的百度贴吧,阅读各类帖子,与胡椒和小狮子们分享追星的喜悦。
我做的最多的一件事是比较,将胡歌与其他男明星比较、将刘诗诗与其他女明星比较。这一点在追刘诗诗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因为自《步步》将其捧红之后,媒体和公众就不断将其与杨幂、唐嫣和刘亦菲比较。她与杨幂的比较尤甚。为了证明她比杨幂漂亮、优秀、人气高,我会浏览有关杨幂的报道,尤其是其负面新闻;会关注“百度搜索风云榜”中她和杨幂的名次高低。更有甚者,我会时不时在搜索框中输入“刘诗诗和杨幂谁更漂亮”的语句,把百度知道中与之相同的提问和回答一一阅览过去,凡看到顶诗诗的就为这样的回答点个赞。有一次,百度知道一位朋友提问刘诗诗、杨幂与另外三四位女明星谁最漂亮;我竟为刘诗诗洋洋洒洒写下两三百字的“颂文”,从外貌、品性、气质、性格等各角度分析其魅力,最后的结论当然是刘诗诗最漂亮。另外,为了诗诗,我还一度与杨幂“为敌”。
胡歌呢,从前几年人气榜上的常青树到近两年荧幕上相对悄无声息的表现,这样的变化曾一度令我伤心。我时常为胡歌担忧,曾经的“古装小王子”、“最具人气演员”难道自此要慢慢湮没在娱乐圈的硝烟之中了?老胡也不年轻了,后浪已渐渐赶上他的人气、排挤他的地位,难道他事业的巅峰就停留在《仙剑》一和三热播的“那些年”吗?
……
那些年干过的疯狂的追星之事还太多太多。现在呢,不是我不追星了,不是我不喜欢他们了;而是我的心态变得更为成熟了。如果说年少的我对他俩是不顾一切的热恋,那么现在的我对他们就是老夫老妻般的爱,如细水长流,不离不弃。
成熟的表现在哪里呢?其一,我不再有那样的强迫症,不再费力去证明“在所有人的心中,胡歌最帅、刘诗诗最漂亮”这样本身即伪的命题。各人的喜好千千万,强求如一是不可能也是灾难性的。其二,我不再行比较之事,每一个演员都有其可爱之处。所以,我与杨幂就“化敌为友”了;甚至,我开始欣赏这样一个北京大妞儿豪气爽朗、敢爱敢恨、努力拼命的性格了,而且,杨幂也确实很漂亮嘛。
其三,我的关注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明星”到“演员”,从“外貌”和“人气”到“演技”。在我之前的追星心态下,一个怎么演戏都无法大红大紫的演员就是失败的,一个没有出众外表、永远打酱油的演员就是悲哀的。但现在,我不这么想。其实,胡歌、刘诗诗还有其他在荧屏上出现的人,他们首先是演员,其次,才是因为某些因缘际会成了明星。他们的本职工作是演绎、而不是被粉丝追。所以对那些永远演绎打酱油角色的演员来说,不受人关注又如何?只要踏踏实实演好每一个平凡的角色,用自己的心、发挥自己的能力去诠释,就是成功。这里还要提到胡歌,他在过去两年推掉了很多片约,去演了两部话剧。我很欣慰,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个演员,首要的是演技而非人气,所以才会选择淡出一段时间去演话剧来锤炼自己的演技。
明星、风云人物不是职业,不值得为它们付出;它们背后的载体、那真正的事业才是值得追求的。因有能力而风云,而非因风云而有能力。沉淀的东西才是岁月带不走的。
------------------------
事实证明我没有经历过这位作者的这种追星心态
读下来真没法感同身受
2014年02月16日 08点02分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