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山西会馆:山西会馆满京师(组图)·
襄汾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北京山西会馆2007-11-01 05:45:00 来源: 山西新闻网(太原) 与正乙祠、湖广会馆、安徽会馆戏楼并称为“四大戏楼”的平阳会馆戏楼正在修缮
2007年11月14日 08点11分 1
level 1
平遥会馆内景
2007年11月14日 08点11分 2
level 1
  大部分会馆仅存碑记  可是到了今天,历经百年辉煌的山西会馆,大部分却难觅当年的会馆遗址了。山西临县籍的摄影师荣浪一直致力于拍摄各地的山西会馆,希望能够保留这份历史,他也不无遗憾地说,“会馆失去了当年的功用,在北京这样发展迅速的城市里,自然很难保留下来”。如今大部分会馆仅存碑记,我们只有从只言片语中感受当年的盛况。  北京现存山西会馆中,最有名的无疑是阳平会馆的戏楼,这座戏楼在1984年就被列为北京市保护文物。戏楼是会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仲芳氏的《庚子记事》记有:“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初二彰仪门大街河东会馆演福寿班,洪洞会馆演宝胜和班……鸥儿胡同平介会馆演太平和班……”可见山西会馆的戏曲表演在京城已经成为一景。  走进崇文区前门外小江胡同(原小蒋家胡同),可以看到一座清代戏楼,这就是阳平会馆戏楼,与正乙祠、湖广会馆、安徽会馆戏楼并称为“四大戏楼”,然而有趣的是,这座四大戏楼之一的建筑布局说明、上演剧目和登台名伶却无一可考,北京史研究会会员王永斌曾介绍过,其中原因在于,会馆请戏班来戏楼唱大戏,更多是“堂会”的性质。因而,观看会馆戏楼演戏的多是同乡,会馆戏楼便如同一个私家戏剧会馆,上演戏曲也是按照晋商的口味确定的。  阳平会馆戏楼中存有一块明末清初书法家王铎题写的“醒世铎”的横匾,因而推测阳平会馆始建年代在清顺治九年(1652年)之前。阳平会馆的戏楼为三层建筑,是一座12檩卷棚前后双步廊悬山顶木结构建筑,甚至有为特技表演设计的“天井”和“地井”,这种制式在会馆戏楼中是绝无仅有的,在清代只有宫廷戏楼才会出现。现在,崇文区文物局正在对戏楼进行修缮。  除了阳平会馆,想在北京再找一家山西会馆就要到郊外了,门头沟永定河东岸的三家店村,这里虽然距北京市区较远,但据说当时村里就有上百家商户,且多为山西人。  东街与中街的交接处,路南的三家店小学就曾是一座山西会馆。坐南朝北,有正殿六间,前三间为卷棚顶,后三间为正脊吻兽式,据传是乾隆年间主管琉璃烧造的皇商所建,才敢用黄琉璃瓦覆顶。负责三家店村西永定河上木板桥维护和管理工作的民间组织“山西社公议局”就设在此处,“山西社公议局”又称“桥道老会”。  著名的平遥颜料会馆位于芦草园一带,但已淹没于民房中。剩下的几十所山西会馆,除了碑记,已经难觅踪影了。  及至2006年,曹培红先生用自己的博客发起,由在京山西商人投资建立了“大晋商俱乐部”,着重宣传和发扬“以义制利”、“寓礼于情”等传统晋商的经验,今年6月,一些山西同乡又共同发起成立了“北京晋商文化会馆”,主要研究、整理、出版晋商相关图书,提供晋商文化培训咨询,为复兴“京师巨贾多晋人”的景象,晋商正悄悄地行动着。
2007年11月14日 08点11分 4
level 1
襄陵会馆 北京有襄陵会馆五处: 一是襄陵南馆 位于和平门外虎坊桥之东北五道庙街38号,又称珠市口西大街251号 ,疑为一处也。破损,现为民居。始建于清乾隆十六年(后因会馆经营不景气而将会馆长期租与他人。乾隆五十五年托武学庆"崔世庆二人经营!嘉庆十七年,会首李学忠收回会馆由乡人共用经理。
2007年11月14日 09点11分 7
level 1
二是襄陵北馆 在前门外西河沿佘家胡同11号。破损 ,现为民居。已被定为北京大栅栏地区文物古迹,给予保护。 该馆始建于乾隆年间,后馆内建筑年久失修、破败不堪,乡人不忍,奔走筹款,由刘伟人牵头经三月修缮一新。 三是襄陵公所(俗称 三官庙) 在虎坊桥南头的南下洼子。 该所为襄陵商人聚居之地。庙中供奉关帝、财神、黑虎玄坛。乡人每年春秋两季在此敬神聚议。 所旁有义园占地三亩四分。
2007年11月14日 09点11分 8
level 1
日本学者仁林田升在1942年曾向北京油酒醋酱业同业公会常务董事张攀曾(山西临汾人)作过采访。其有关油市记录摘抄如下:   问:会馆与油市关系?   答:会馆同时是油市场地。   间:油市开业时间?   答;新历双日上午8到10时。   问:卖何种油?   答:香油、花生油、豆油、麻油、芝麻酱。   问:货从何处来?   答:从山西来。芝麻则从安徽、山东、北京、湖北、奉天来。   问;油市肇始于何时?   答:康熙时。   由上可知,这种会馆内没油市的形式,一直从康熙时延续到20世纪40年代。
2007年11月14日 09点11分 10
level 1
临襄会馆是典型的商业会馆。嘉庆年间,北京卖油的有山西的临、襄两县商人和直隶房山县商人。他们在各自立行的同时,议定双方互相不侵犯的规约,使两行商人共同经营北京的油业。
2007年11月14日 09点11分 11
level 1
该馆除主产外,还有山右会馆及广安门外财神庵处的平水义园等多处。《临襄会馆财神庵三公地重修建筑落成记》载:“会馆义园置产地之建设,因之以起。意至美,法至善也。”此处即为乡人“停柩厝棺之所”。
2007年11月14日 09点11分 12
level 1
五是襄陵会馆 铁树斜街原有:山西襄陵会馆。 襄陵会馆乾隆六十年(1795)将钱150千文“存贮张可立名下营利”,嘉庆十七年(1812)收回钱403千文。
2007年11月14日 09点11分 13
level 1
发以上我博客里的一篇文章,百度一直提示我不要发广告帖,我只能化整为零一点点发了。在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意外发现有关“襄陵帮”在河南捐资修缮会馆的记录,非常珍贵,一并拿来粘贴于此: 嘉道年间重修洛阳山陕会馆捐资中有关襄陵籍商号的碑记: 该会馆院中有一块石碑,上首书有“道光二十六年菊月吉旦”,中间一行九个大字“襄陵帮捐银叁百两整”,落款为“经手人:元亨利、义成生仝立”。捐款未说明所由,不过经手的两家商号元亨利、义成生都是道光十五年碑文所列重修会馆的董事,此项捐款也属重修会馆的集资。所谓“襄陵帮”应是山西平阳府襄陵县往来于洛阳的商人,即行商;而作为经手人的元亨利、义成生两家商号应属坐贾,其籍贯可能也是襄陵。
2007年11月14日 09点11分 14
level 1
黑娃比我强 起码这事情我不太清楚 佩服 你可谓博古通今啊 呵呵
2007年11月14日 12点11分 15
level 1
前几天在上海,有一山西老乡在沪商界较有名气,欲组织山西商入成立商会,还特意注册了网址,结果大家看到后都拒绝参加,原来可能是年龄比较大,不多上网,用(晋商)俩字的第一个字母注册的:JS联谊会
2007年11月14日 16点11分 1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