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 人 [日本]苍井上鹰
侦探小说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吧务
level 11
bdmbws 楼主

2013~2014年度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十月联考
语文试题
飞机继续在羽田机场的上空盘旋,丝毫没有要着陆的意思。机上的旅客只被告知因为地面气候恶劣飞机暂时无法降落。因为飞机一直在天上飞着,所以我既无法打电话也不能回复电子邮件。这样一来,编辑部的同事们肯定急得一塌糊涂了。我正负责编辑一部短篇小说集,现在小说的作者大概也脸色铁青地急得团团转了吧。小说的校对已基本结束,可是到现在书名还没有着落。如果不尽快同相关部门联系敲定此事,那么小说的出版计划将会落空。我必须马上做的就是想个可以打动人并能被认可的书名。
我的座位在飞机中间三人座位靠右侧过道,旁边坐着一对父子。那位父亲是一个头戴巴拿马帽的中年男人,而儿子看上去还是一个刚上学的小学生。也许是飞行时间太久的缘故,孩子开始坐立不安了,这不,现在又不见了,一定是跑到乘务员那里添乱去了。我一直在思考着书名的事,可是由于这个小崽子——抱歉,这个称呼太粗鲁——不停地折腾,我简直无法集中精神思考,真是烦躁。不行不行,一定要集中精神,集中集中,我告诫着自己。书的主题是“谎言”,所以应该找一个能与此相关的短语,那么用“谎言”?“撒谎”?抑或用“撒谎的法式黄油炸鱼”?——都不行,谁听说过这样的书名?
“哎呀,怎么还不降落呀?真没意思。快降吧快降吧。”那小东西又跑来拽着父亲的袖子闹着。“别闹,老实点。”也许是感到了我厌恶的目光,那父亲哄着孩子并稍稍地朝我这边注视了一下。“你不是跟妈妈保证过不闹人吗?”“可是,说一个小时就到了,现在都过去两个小时了。”“好啦,好啦,看爸爸都不急。”“爸爸,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呀?”父亲没有回答,只是轻轻地叹了口气。突然,他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从手提包里拿出了一个带盖子的容器,并打开了盖子:“看看,猜猜这是什么?”“噢?什么?”孩子提高了声音。父亲语气沉重地回答:“这个是——舌头!”“啊?舌……舌头?”孩子说着用手指着自己嘴里伸出来的舌头:“是人的舌头吗?”“是啊。把舌头拽下来然后烘干就成了这个样子。”“为什么要那么做?”孩子的声音在颤抖。“为了教训那些坏孩子呀。”父亲说着抓住了孩子的下巴:“你也要别人把你的舌头拽下来烘干吗?”孩子的嘴巴在父亲的手里被弄得一张一合的,他想叫但却叫不出声来。“即使爸爸不把你的舌头拽下来,”那位父亲威胁似的继续说,“像你这样答应得好好的却说话不算数的家伙,死了以后也是‘只有会说好听话的舌头’能到天堂去,而身体却要掉到地狱里去。就算这样你也愿意吗?”孩子惊恐万分地哭了起来。“混蛋,别哭了!”父亲有些慌乱地带孩子去洗手间了。
我的目光投向放在座位上的那个容器,里面果然装着满满的熏制的舌头——上等的鸭舌。这可是绝妙的下酒小菜呢。看着这些舌头——熏制鸭舌,那位父亲的话又回响在我的耳边:“‘只有会说好听话的舌头’能到天堂去,而身体却要掉到地狱里去。”——嘿,书名就是这个了。
飞机终于着陆了。尽管这时我和大家一样已经疲惫不堪,可还是立即打开手机拨通了那位作家的电话:“书名已经想好了!”作家关心的却不是书名:“炸弹,没事吧?”“炸弹?!”我被问得一头雾水。原来我乘坐的这班飞机之所以迟迟不能着陆,是因为地面指挥塔接到一个电话,说我们的飞机上有一枚待爆炸的炸弹,飞机降落到一定的高度炸弹就会爆炸,所以在情况彻底弄清楚之前飞机是不能降落的,于是飞机就一圈又一圈地在机场上空飞行了一个多小时。
结果却是有人恶作剧。
因为恶作剧而受到限制,无论什么时候都是让人无法忍受的。
事情并没有结束。
深夜,我打开电脑上网看当天的新闻,突然被一条新闻吸引住了:“渎职案的证人因飞机晚点延误了时间而未能出庭作证。”因为下一次的开庭要拖到大选以后,这对于案件当事人以及相关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有利的喘息机会。
照片上未能出庭的证人正是飞机上的那位父亲。
2014年02月08日 11点02分 1
吧务
level 11
bdmbws 楼主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两项都对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2分,有选错的给0分)
A.这篇小说的情节富于变化,不断给读者带来意外。比如,开篇说“我”为小说的书名而焦虑,终于有了书名,当“我”告诉作家时,作家关心的却不是书名。
B.小说善于运用伏笔,使得情节的发展虽然出人意料却在情理之中。比如,那位父亲在哄儿子时说“看爸爸都不急”,“只是轻轻地叹了口气”,这些都暗示了他有急事在身,为结尾他是证人埋下伏笔。
C.飞机在机场上空盘旋好久不降落是因为得到炸弹恐吓电话,但是旅客只被告知是地面气候恶劣。这是机组人员在对旅客撒谎,应当受到批评和指责。
D. “像你这样答应得好好的却说话不算数的家伙,死了以后也是‘只有会说好听话的舌头’能到天堂去,而身体却要掉到地狱里去。”这是父亲威胁儿子的话,也是在提醒自己,同时也是在警示读者。
E.“我”是一位出版社的编辑,工作责任心强,连坐飞机都想着工作。然而,那位父亲明明答应出庭作证,当飞机晚点时却一点都不急。小说将“我”的敬业与那位父亲的失信形成对比,讽刺了那些说话不算数的人。
2.小说开头交代飞机在机场上空盘旋和“我”的焦虑,有哪些作用?(4分)
3.小说以“证人”作为标题,有哪些丰富含意?(4分)
4.明明是熏制的鸭舌,那位父亲却说成是“说话不算数”的人舌头,那位父亲对儿子的教育方法有没有问题?(8分)
2014年02月08日 11点02分 2
level 13
一直想吐槽此君的名字。。。这么吊空姐和鹰叔知道不。。。
2014年02月08日 11点02分 3
ps...作为高考模拟题这篇文章好难,题好简单。。。
2014年02月08日 11点02分
level 11
1、CE
2014年02月08日 11点02分 4
吧务
level 15
现在学生们的题目难度果然增加了不少......[咦]
2014年02月08日 11点02分 5
level 11
2、交代故事起因,铺垫后文,先声夺人
3、①实指父亲是渎职案的证人 ②暗指“我”是整件事情经过的证人 ③突出主题
2014年02月08日 11点02分 6
第三题,标明4分多半都要答四点的,而且第三条就一个突出主题太苍白了啊
2014年02月08日 12点02分
第二题,“飞机在机场上空盘旋”属于环境描写啊,可以烘托紧张的气氛巴拉巴拉巴拉。。
2014年02月08日 12点02分
回复 傻瓜蜘蛛侠 :果然还是高中生有经验[真棒]
2014年02月08日 12点02分
回复 傻瓜蜘蛛侠 :这个时候读者还不知情,如何烘托紧张的气氛,你这属于过度解读
2014年02月08日 12点02分
level 11
4、有问题。由文中的父亲作为渎职案证人的身份,可以看出其对谎言的厌恶,但讽刺的是他教育孩子的方式本质也是欺骗。这种善意的欺骗即使出发点是好的,最终也可能造成伤害。
2014年02月08日 11点02分 7
委员长,这个是近些年高考新题型,要写200字的
2014年02月08日 13点02分
吧务
level 16
这是短篇小说啊
2014年02月08日 22点02分 8
level 13
我觉得真正高考不会出这样的文章
2014年02月09日 02点02分 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