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0
《大秦帝国》中的那些音乐,用哪些民族乐器演奏合适呢?
声明,我是学校民族乐团的笙箫手,但没受过任何专业训练,纯业余,爱好者。
一、《裂变》片头曲
上次我录制《纵横》片头曲的笙清奏版之后,有同好建议我把《裂变》的片头曲也吹出来。我表示,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节奏太快,手指按不过来,那是因为我业余。但是笙的音色无论如何也吹奏不出《裂变》片头的豪迈霸气,这是不可能补救的。
其实我对《裂变》片头曲不太满意,因为缺了中国风,而且对于一个从贫弱中一步步艰辛崛起的秦国,“霸气”有点过头了。
但是民族乐器中有一种可以完成演奏:二胡。
二胡是民乐里比较神奇的乐器,演奏哀怨的乐曲,如《二泉映月》,凄婉断肠,但是它气势磅礴的一面,也在民族乐器中数一数二,比如《赛马》,莽莽草原,骏马奔腾。
同样,二胡未尝不能用来完成《裂变》片头曲的演奏,不仅能表现乐曲的气势,也能胜任那进行曲式的节奏。齐奏效果好于独奏,再配上打击乐器比如大鼓,会更好。
二、《风华绝代》
“泾水清,渭水黄,是谁泛舟五湖上。挽起女儿一抹霞,挽不住西山坠斜阳。”
《裂变》的片尾曲《风华绝代》,第一次听,好像是当年在播出之前放出了嬴驷探监那段的样片。如泣如诉的音乐,配上商君那句“生前身后,了无一事”,真是戳得人心中一痛。所以这首歌曲,在我听来一直是格调苍凉的。
插一句,这首歌做插曲很到位,做全剧的片尾曲,总让我觉得少了些什么。当年是这么感觉的,现在还是一样。
《风华绝代》是殉道者的宿命,所谓“悬崖勒马的是将,悬崖不勒马的是王”,象征着变法之士殒身碎首而不回头的人格力量。一半妩媚一半悲凉,让我想到了京胡。
顾名思义,京胡主要用于给京剧伴奏。如果听它独奏的声音,便能感受到这种乐器音色苍凉略带喑哑,如白头宫女说玄宗,亦如将军白发征人泪。
可以参考京胡名曲《夜深沉》,为祢衡骂曹、虞姬舞剑伴奏,配合着志士的罹难、美人的凋零。我想到用京胡演奏《风华绝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夜深沉》的喜爱。
另外,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种古老的乐器发源于秦地,本身就有一种秦风韵味,其音色悲凉哀婉,也配《风华绝代》的意境。不足之处在于埙的音域并不算宽广,在高音的段落,难度略大,效果也未必好,尤其是对于业余爱好者而言,想把高音2、3吹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三、《知己又红颜》
这首歌,我选择的乐器是曲笛。
竹笛分两种,梆笛和曲笛。前者流行于北方,因为给梆子戏伴奏而得名,音色高亢,适合欢快热烈的曲调。而曲笛,昆曲音乐中运用很多,可想而知,它的音色柔美清丽,常常演绎昆曲中的才子佳人离合悲欢。
鞅雪二人离别十三年之后重见时的这首插曲,可以说是《裂变》中非常出色的一首音乐。好一个“两地相思苦,一世回望甜”,种种美好回忆、离别之苦,还有经历了时间考验而越发坚贞的爱情,融入婉转的歌声,声声诉衷情。
这种情思,正是曲笛所长。老本行嘛,干起来当然得心应手啦。
2014年02月05日 13点0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