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九州幻想》创刊的另一个背景是,奇幻文学经过两年的预热开始爆发。2005年被称为奇幻元年。最有名的是萧鼎的《诛仙》,燕垒生、沧月、玄雨、马伯庸等奇幻写手也借助这股风潮陆续走红。
《九州幻想》创立之初,主要是江南在负责经营,今何在和潘海天更倾向于做一名作者。“我认为今何在和潘海天都不是把经营摆在第一位的人,但对江南这是第一位的事。”江南曾私下跟苏冰聊,“他给自己的定位是资深经理人,他觉得真正让他有成就感的事情是去说服别人听取他对一个项目的各种看法。”
不过,这支堪称中国奇幻创作的梦之队仅组成了一年左右便走向了瓦解。随着江南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号称“更加年轻、更加新锐、更加天马行空肆无忌惮”的《幻想1+1》上,他与今何在、潘海天的分歧也越来越大,并最终因公司财务纷争而决裂。
2007年初,江南宣布退出《九州幻想》。不久后,江南又创办了另一本新杂志《九州志》。他的这一举动可能是出于对九州的不舍,也可能是不甘心。
九州的分化在奇幻界引起了很大反响,读者和作者因此形成了两个阵营,互相攻讦。
之后,随着《鬼吹灯》、《盗墓笔记》等类型小说的出现,奇幻风潮逐渐走向低谷。
江南单飞后,一个最现实的改变,是他有了一个完全属于自己掌控的公司,并毫无障碍地开始推广他的“江八条”。这可以看成是权力的一种表达,也意味着他在商业上的航向。
九州分裂后,2007年,另一家游戏公司完美有意重新打造九州游戏,并邀请江南、今何在、潘海天等人参与。此后,他们创办了纵横中文网,并接收了《九州幻想》和《九州志》两本杂志。
这次重组基本上重蹈了他们第一次合作的旧辙,游戏没有做成,工作和业务上毫无交集的江南、今何在却生出新的嫌隙,最终不欢而散。曾经他们因友情而聚集在一起,把他们分开的却是利益和商业。
胜负心与商业梦
2009年1月,江南与今何在的矛盾再一次爆发后,他写下了一篇名为《写书人的胜负》的短文,“我觉得这世上不存在一时的胜负,时间过去才见得英雄。如果要争夺胜负,可以赌一局,赌谁在今后3年在‘九州’下写出更多的作品,3年后来评判,选一个赢家……。我会为此格外发奋,因为我其实本心里还是不想输的人。”
不久,江南离开纵横中文网,开始在《知音漫客》上连载《龙族》系列小说。在最初的九州种族设定里,今何在因觉得龙的出现会破坏平衡,于是将其删除,但江南在“九州志”种族设定里将其重新启用。
另一件可能会让江南引以为荣的事情是,2011年,他依托知音传媒,重新打造《九州志》,并在近年纸媒一片哀鸿、奇幻杂志纷纷停刊时继续存活。而与今何在关系密切的《九州幻想》则在2012年出完两期后停刊,直到2013年才恢复,但改成了电子版。
“江南想做一个成功的职业经理人是他一直在讲的,整天挂在嘴边。写书都是次要的,是副业,只是因为他红了。”胤祥告诉《博客天下》,“他觉得能衡量自己价值的就是看他挣了多少钱,他尝试过很多领域,我有时会跟他一起去跟各种大佬吃饭,他们也会谈一些挺奇怪的项目。”
“他是个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总是想去赚大钱,总是说我们拢了这笔钱,再去拢下一笔,以及我们什么时候上市……他就跟你聊这些。在九城的融资危险比较大无法到位之后,他也公开说过九州只是一个过渡性的项目,觉得没多大意思。”今何在回忆江南刚回国时的状态。
江南对商业上的期许也渗透到他对个人形象的塑造上。他是一个对穿着非常讲究的人,衣服总是烫得笔挺,特别是对品牌情有独钟。苏冰回忆,即使在很轻松随便的场合,江南也极少穿T恤衫或者polo衫,“夏天穿的也是比较正式短袖衬衣”。
为了增加自己给人的成熟感,眼睛并不是很近视的他还是戴上了眼镜,他告诉苏冰,这样看起来会显得年纪更大一些,“如果你看上去显小的话别人会不信任你”。
	
	2014年02月04日 12点0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