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有客人问刘备:“赵子龙是你的胆吗?” 刘备答说:“是啊!子龙是我的胆,子龙一身都是胆。” 客人又问:“赵云是以胆胜吗?“刘备想了想说:“其实还是识胜,不是胆胜。因为胆从识生,没有见识而有胆,那是狂妄之徒,不是真正的胆胜。”可见赵云是个有胆有识的人。所谓胆识,是说光有胆不行,同样,光有识也不行。就像赵云,虽然胆略过人,但给人的感觉又不是卤莽火暴的匹夫之勇,这一切的关键在于他的胆是建立在识的基础上。所谓的识,含义很丰富,既指赵云虑事周密、见识不凡,又指赵云的胸襟宽广。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黄忠定军山一战斩夏侯渊后,曹操亲自统兵来争夺汉中,运米北山下,约有数千万囊。黄忠带兵去夺,赵云士兵大半一同前去,很长时间没有回来。赵云只带几十骑前去探巡,正赶上曹操大军出动,双方猝然相遇。赵云且战且退,曹军散而复合。赵云杀出重围后,发现部将张著被困,又杀回去救出张著。曹军追赶赵云到蜀军营垒,赵云进营后,命令大开营门,偃旗息鼓。曹军以为有伏兵,急忙撤退。赵云令军中擂鼓呐喊,又用弓箭从背后射杀曹军,曹军大为惊骇,自相践踏,堕入汉水而淹死的不计其数。第二天刘备来巡视,观看了昨天双方交战之处,赞叹说:“子龙一身都是胆!”于是号赵云为虎威将军。赵云刚聚兵起事时,袁绍为冀州牧,势力很大,当时本州人都去投靠他;只有赵云,看出袁绍没有解民于倒悬的仁者之心,并且成不了气候,于是一心想寻访一个能施仁政的人去辅佐。在那个弱肉强食、人们惟武力是从的时代,赵云的这种志向是非常不凡的。正因为有这样的志向,赵云才肯在刘备患难时生死相随。当阳长坂之战是一次遭遇战。曹军势大,刘备兵少,曹操兵至,势不可当,把刘备队伍冲得七零八落。赵云保护的刘备家小失散了。赵云想:“我上天入地,好歹寻主母与小主来。如不见,死在沙场上。”他乃拼死奋勇杀入曹操的百万军中,七进七出,终于找到了阿斗。他怀抱阿斗,杀透层层重围,砍倒两面大旗,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大小将领50余员。曹操在百万军中见子龙如入无人之境,爱才之心大起,吩咐众人,不得伤害其人,赵云因此而得以逃脱。与此同时,刘备只剩下随从百多骑逃亡,奔走到天亮,没见敌人,才下马歇息。忽然糜芳面带数箭,踉跄而来,大声说:“赵子龙反投曹操去了!”刘备叱责他道:“子龙是我的老朋友,怎么可能发生这样的事?”张飞说:“肯定是他今见我们势穷力尽,或者反投曹操图富贵也说不定!”刘备说:“子龙跟我于患难之时,心如铁石,不是什么富贵能动摇的?”糜芳说:“我亲见他投西北去了。”张飞说:“待我亲自寻他去!若能让我碰见,一枪刺死他!”刘备怒说:“不要东怀西疑的,难道不见你诛杀文丑的事吗?子龙这次去 ,必有重要原因。我相信子龙一定不会弃我而去的。”不一会儿,赵云追上刘备一行,说了救小主人阿斗突围情况,说:“托主公洪福,幸而得脱。”可他一摸怀中的阿斗,便有些担心的说:“刚才公子还在怀中啼哭,这会儿不见动静,多是不能保。”解开铠甲一看,原来阿斗正睡着未醒,赵云喜笑说:“幸得公子无恙!”双手递与刘备。刘备接过,掷之于地说:“为你这小子,几损折我一员大将!”赵云忙从地下抱起阿斗,泣拜于地,说:“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诸葛亮一出祁山,赵云身为七十岁的老将随征,力斩五将,大败魏军;马谡失街亭后,蜀军全线撤退。赵云、邓芝一军兵退箕谷,赵云亲自断后,刺死魏军先锋苏?(没有那个字)。魏将万政又带数百骑壮士赶来,行至一大林,忽听得背后大喝一声“赵子龙在此”惊得魏兵落马者百余人,余者都越岭而去,最后,万政被赵云一箭射中盔缨,惊跌于山涧之中。刘备占据益州后,当时一些人提出要将成都城外的屋舍园地桑田赐给众将,赵云坚决反对,认为国贼未灭,还不是求安逸的时候,现在益州百姓刚经过战乱,应该将田宅归还给他们,让他们安居乐业。最后刘备采纳了赵云的建议。
2004年07月23日 13点07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