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1
辽宋以后,坐墩和杌子仍然是宫廷常见的坐具。据《大金集礼》:“东宫视政,宰执坐具若亦用绣墩,恐与朝殿筵宴无别,拟止用杌子,宰相在上,执政次之,更合准备紫罗铺坐、紫罗杌衣。”[9]据此,金朝的宰执在朝殿筵宴上坐绣墩,在东宫坐杌子。明人王世贞著《弇山堂别集》卷11“赐坐”条记载:“洪武中大臣如魏国公(徐)达等不时赐宴预坐,及学士承旨宋濓等隅坐讲论。至仁宗亦然,正统以后废矣。虽孝宗之敬礼阁臣,世宗之宠眷张、夏,叩头长跪,不闻坐论也。嘉靖末,分宜赐坐一次,惟真人陶仲文召对坐无算。乃至陶南西向,上北东向,以陶坐绣墩,上亦坐墩,不设御坐。入则迎于廷,出则送至门,握手乃别。”[10]
中国古人的坐姿经历了由席地坐向垂足坐的转变,坐具的形制也相应地变化。魏晋南北朝时期,受北来少数民族的影响,出现垂足坐的新习俗,开始出现高腿坐具。隋唐时期,席地起居方式逐渐被废弃,垂足坐和桌、椅类高腿家具日益流行。唐末五代的绘画和三彩瓷像中常见靠背椅、条形凳、方形凳、圆形凳、圆形坐墩、腰鼓形坐墩、鼓式墩等坐具。五代北宋以后,椅子、杌凳、坐墩等高腿坐具普及于宫廷、官府和民间[11]。关于坐墩的由来,人们常引用沈从文先生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的一段话:腰鼓形坐具本“是战国以来妇女为熏香取暖专用坐具……汉晋时通名熏笼……南北朝时转为佛教中特别受抬举的维摩居士坐具。受佛教莲台影响,作仰莲覆莲形状,才进展而成腰鼓式。唐代妇女坐具,亦因此多作腰鼓式,名叫‘筌台’或‘筌蹄’。宫廷用于年老大臣,上覆绣帕一方,改名绣墩。”[12] 据明人著《长物志》记载,当时人使用的坐墩,根据不同的季节采用不同的质地,“冬月用蒲草为之,高一尺二寸,四面编束细密坚实,内用木车作板,以柱托顶,外用锦饰。暑日可置藤墩。宫中有绣墩,形如小鼓,四角垂流苏者,亦精雅可用。”[13] 现传世的明代坐墩,用材有各种木制、蒲草编织、竹藤编制以及雕漆、彩漆描金,还有瓷质的。形制多为圆形,个别为方形[14]。
2014年01月12日 03点01分
6
level 11
宋朝朝班的位置取决于散官、本官阶或职事官的高低、任职先后,谓之杂压。宋人《朝野类要》卷2“称谓”:“杂压,以官职混序进迁之列,以定品秩高下,序其列位。”[25]如《春明退朝录》有载:
二府旧以官相压。李文正自文明殿学士、工部尚书为参知政事,而宋惠安公乃自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迁刑部尚书,居其上。至祥符末,王沂公与张文间公同参知政事,王转给事中,张转工部侍郎,而班沂公下,意颇不悦。乃复还贰卿之命,止以旧官优加阶、邑。自后第以先后入为次序。[26]
辽朝的班位似也取此杂压之制。据辽兴宗时出使辽朝的宋人余靖在《契丹官仪》中记载,“契丹枢密使(“使”字或为衍文)带平章事者,在汉宰相之上,其不带使相及虽带使相而知枢密副使者,即在宰相下”;北、南二大王“坐在枢密下,带平章事之上”;乙室部大王“其坐在上将军之上”;诸宫使“在上将军之下、节度使之上”[27]。平章事、上将军为官阶,节度使有实职也有官阶,余则为实职。为便于排班,朝廷专门制订了有关的仪制,并绘制成《排班图》。辽官朝参起居、参与宴飨,以及日常公务往来、举行会议、会谈,其座次都是由班位决定的,坐墩的形制也相应有别。外交场合的座次争执,除前揭《续资治通鉴长编》所载辽平章事萧素的例子外,又如《辽史》卷86《萧和尚传》记载:辽圣宗开泰中,萧和尚使宋贺正,预宴,班节度使下。争之,得位视执政。宋仁宗天圣年间,辽使萧蕴、杜防出使宋朝,贺宋仁宗生辰,萧蕴拿出“位图”,指着图对宋馆伴使程琳说:“中国使者至北朝坐殿上,位高;今北朝使者至中国,位下。请升之。” [28]
《辽史·礼志》所载诸朝仪中,提到引导应坐臣僚上殿时,一般不见矮墩官;而提及引导矮墩官以上上殿时,也不再提应坐臣僚上殿。据此推测,矮墩以上官即正殿应坐臣僚,包括高墩官和矮墩官;高墩官位在矮墩官之上[29]。《国语解》称辽朝《排班图》有高墩、矮墩、方墩官,就是按官位由高到低依次排列的。《国语解》据《排班图》,谓“自大丞相至阿札割只,皆墩官也”。大丞相,辽朝绝少除授,圣宗朝权臣韩德让(耶律隆运)得拜,总领二枢密院事,位亲王上[30]。阿札割只,所掌不详,或为方墩官。辽朝特重使相,据前揭《续资治通鉴长编》辽臣萧素使宋条,使相与群官相见有南面庙坐之特权,使相以下官员“乃序官坐”。按北宋前期官制,使相为文官本官阶之首。辽制或同。《契丹官仪》谓北枢密院长贰官带使相者,位在南面宰相之上,否则位其下。使相自然是辽朝墩官之显赫者[31]。《乘轺录》所记中京武功殿朝仪,坐在辽圣宗两侧的八人,有大丞相、亲王、外戚北府宰相、典领皇族的惕隐兼知政事令(南面宰相)、南面宰执参知政事等,也是墩官之显要者[32]。宠遇的墩官甚至可以与皇帝比邻而坐。辽道宗大康二年(1076)秋,道宗宴从官于秋山,酒酣,命臣僚赋诗,诏北府宰相张孝杰坐御塌旁[33]。
2014年01月12日 03点01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