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8
主题:25年中国流行全纪录 曾经的时尚是这样(六) 搜狐社区
2007年10月21日 08点10分
1
level 8
1.《红高粱》。这部获得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的作品,标志着中国电影的复苏。张艺谋和他所属的第5代导演日渐活跃。 2.“你可以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可能作为呈堂证供。”《神探亨特》使这句英美法系中的名言路人皆知。
2007年10月21日 08点10分
2
level 8
3.《囚歌》。音像公司借一个被判刑的电影演员出狱之际,推出以劳改犯自述为主题的《囚歌》,歌坛炒作达到新高度 4.少儿不宜。电影《寡妇村》中出现露脐装和“想男人”的主题被列为首部“少儿不宜”。
2007年10月21日 08点10分
3
level 8
5.那英亮相。以一曲西北风《山沟沟》成名。早年,她多模仿苏芮,《山不转水转》使她名动神州,奠定了她内地歌坛“大姐大”地位。此后10年里,那英垄断了国内所有最佳/最受欢迎女歌手奖项。 6.宝洁。宝洁带着飘柔、舒肤佳等产品来了,它掀起了到外资公司工作的欲望。
2007年10月21日 08点10分
4
level 8
7.王朔年。王朔的4部作品在这一年被同时搬上银幕,文学界、电影届、评论届不约而同的称1988年为“王朔年”。这位真正把握了北京话本质的语言天才,复活了大批鲜活的市井流行语,并以反弹琵琶的方式借用了习惯性话语,用调侃的方式来躲避崇高,从而消解了中国文学严肃、正经的刻板面目。他创造的“我是流氓我怕谁”、“过把瘾就死”、“千万别把我当人”、“一点正经没有”等语录,已成为坊间的日常用语。从纯情篇的《空中小姐》、《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动物凶猛》到谐谑篇的《顽主》、《一点正经没有》、《谁比谁傻多少》、到后来的《无知者无畏》、《美人赠我蒙汗药》,王朔旗帜鲜明的民间语言风格,影响了一代人说话和写字的表达方式,更重要的是,他改变了人们看世界的眼光。王朔的小说让老一代文人找不着北,其中一位这样评价王说:“明明是对非道德现象表示忧虑,他非说你是在建立道德理想国不可,你追求信仰,他说你弱智。你呼唤精神,他说先得解决温饱。你反对物质主义,他说你世俗,反现代化。”
2007年10月21日 08点10分
5
level 8
1990年 1.麦当劳登陆,大人、小孩都想潇洒一回,尤其是食指之成瘾毒害了儿童。 2.“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围城》使婚姻关系变得耐人寻味而复杂,钱老先生展示了一个永远无法解决的难题。 3.第一部国产泡沫剧。《渴望》是知青时代最后的回光返照。刘慧芳和宋大成深入人心。
2007年10月21日 08点10分
6
level 8
1991年 1.内衣外穿。麦当娜使这种风尚行销全球。几年后,无肩装、露脐装在中国出现。 2.呼啦圈。呼啦圈全**动,是当时最普及的运动器材 3.卡拉OK。这种自娱自唱至今仍是很多人的休闲首选。
2007年10月21日 08点10分
7
level 8
4.性脱离爱情婚姻。1980年代我们唾弃婚前和婚外性行为,现在却有了“傍大款”和“养小蜜”,还有比比皆是的“包二奶”,香港的某些糟粕开始侵蚀大陆。 5.传呼机。又叫BP机。先是数字传呼,等到中文传呼机出现,年轻人喜欢用它来传递情话。CAll机2001年才走向终结。
2007年10月21日 08点10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