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项吧普遍认为范增水平低,收集支持此观点的资料和理由!
项羽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3
颂悦2010 楼主
在项吧潜水很久,看到了很多高深的见解和精彩的辩论,一直觉得项吧是历史类贴吧中的巨擘。但对项吧普遍的一个观点有些疑问,就是亚父范增的见识不高,还不如项羽本人。出的计策也是成事不如败事多。也有说有他没他一个样,根本是在打酱油。作为谋士不如张良,陈平,李左车,蒯彻等人!希望各位大神能够尽量多的列出一些证明其水平低下的资料或理由,以解在下之困惑!
2013年12月06日 12点12分 1
level 13
颂悦2010 楼主
先贴一个王立群教授的看法
2013-02-04楚汉群英会 成事不如败事多的范增
链接:【http://baidu.v.ifeng.com/kan/WKsf
2013年12月06日 12点12分 2
level 14
这个咱们谈过吧?颂悦兄是知道的,表现过少,三计半。
2013年12月06日 12点12分 3
李左车,随何各有一计,计少不怕,关键是计谋的正确性和水平高低!
2013年12月06日 12点12分
回复 颂悦2010 :真正算水平高的也就立怀王而已。
2013年12月06日 13点12分
level 13
颂悦2010 楼主
王立群说“项羽两次失守成皋,都是用人不当,但范增没有阻止”,槽点出来了,不多说!“原来刘项两家是战略同盟,秦朝灭亡了两家是对手”这两句话一说,项羽立马就明白了,必杀刘邦!他没说出来,因为他的认识水平达不到这么高!嘿嘿,王教授也玩幽默!
2013年12月06日 12点12分 5
level 13
颂悦2010 楼主
苏轼《范增伦》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疽发背,死。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以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如彼雨雪,先集为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之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七十,合则留,不合即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亦人杰也哉!
2013年12月06日 13点12分 6
level 13
颂悦2010 楼主
洪迈《范增非人杰》
世谓范增为人杰,予以为不然。夷考平生,盖出战国纵横之余,见利而不知义者也。始劝项氏立怀王,及羽夺王之地,迁王于郴,已而弑之,增不能引君臣大谊,争之以死。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关中者王之,沛公既先定关中,则当如约,增乃劝羽杀之,又徒之蜀汉。羽之伐赵,杀上将宋义,增为末将,坐而视之。
坑秦降卒,杀秦降王,烧秦宫室,增皆亲见之,未尝闻一言也。至于荥阳之役,身遭反间,然后发怒而去。呜呼,疏矣哉!东坡公论此事伟甚,犹未尽也。
2013年12月06日 13点12分 7
level 11
范曾这个谋士很失败,连君臣关系都高不好,还动辄骂项羽竖子。
2013年12月06日 13点12分 8
一个巴掌拍不响,这俩人一样的脾气。
2013年12月06日 13点12分
回复 颂悦2010 :但是作为臣子要主动适应主公,不能让主公主动适应他。
2013年12月06日 13点12分
回复 加菲猫的胡子 :也对!
2013年12月06日 13点12分
回复 颂悦2010 :如果高明的话可以针对项羽的性格对症下药或许能够说服项羽,可范曾总以长辈的姿态,似乎忘了项羽是他主公了。
2013年12月06日 13点12分
level 14
1、霸王决策正确时他出现不多,霸王决策失误时他直接不见踪影。
2、倚老卖老、自作主张杀刘邦、脾气急躁、指桑骂槐嘲讽主公、受霸王高官显爵却因一怒即求去。
3、霸王落魄时无一语安慰,无一策为霸王解困,霸王钜鹿之战大局已定,要入关时才出来出谋划策,只能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
2013年12月06日 13点12分 9
韩信,陈平随霸王多年,从不出现,从不见踪影,从不出计策,但韩信说“言不听,划策不用”,韩信在说谎?
2013年12月06日 14点12分
回复 颂悦2010 :既然淮阴侯为此跳槽,那么他肯定就没说谎。
2013年12月06日 14点12分
回复 加菲猫的胡子 :那请问他出过什么计策被霸王拒绝了?
2013年12月06日 14点12分
回复 颂悦2010 :具体淮阴侯没说。
2013年12月06日 14点12分
level 13
颂悦2010 楼主
很少有人注意到霸王无人可用,用人失当,捉襟见肘,走下坡路都发生在荥阳之役范增死后。而去怪范增在这个时候不出计策。这个思维惯性错误是很普遍的!
2013年12月06日 15点12分 10
level 7
我看冯叔版的《鸿门宴》时,最后亚父说的那句“有一种棋局,叫做两败俱伤。” 我着实是被震撼到了。
我知识储备不多,但感觉还是非常赞他的
2013年12月06日 16点12分 11
那里的亚父被强化了,也太淡定了。亚父可没那么神。不过不弱于张良是最基本的,否则怎么做对手?如果一个张良完爆亚父,那萧何陈平随何陆贾等谋士算什么?能力负值吗?
2013年12月06日 17点12分
回复 颂悦2010 :谋士强不代表打仗就肯定厉害,要不然汉末曹操也不会和吕布一度打得互有胜负了,毕竟曹操麾下的谋士群比吕布强出了不止一个档次…………
2013年12月07日 00点12分
回复 别号楚狂人 :嗯,有道理!
2013年12月07日 00点12分
回复 别号楚狂人 :[THUMBS UP SIGN]
2014年01月05日 13点01分
level 8
感觉范增和东汉袁绍帐下的田丰很相似
2013年12月06日 22点12分 13
单说性格,张昭,田丰都很像。地位和水平那就差了几个档次,能入霸王眼已是不易,尊为亚父必有过人之处!
2013年12月06日 23点12分
回复@颂悦2010 :其实不一定,张昭、田丰也就是没生在楚汉时期,才能还是有目共睹的,可比性不太强,不过确实性格接近
2013年12月07日 00点12分
回复 haputao :足下以为三国人物胜于楚汉?三国繁细,楚汉简疏。但一个时期最强势力的谋士不是谁都能当的,蒯彻,安期生也对项羽抱过希望,但项羽根本不鸟他!张昭,田丰不见得有这样的机会!
2013年12月07日 00点12分
回复@颂悦2010 :也对哦[呵呵]
2013年12月07日 00点12分
level 1
范曾的问题是有眼光没手段,也许看出了问题所在,但运用的手段都是简单粗暴的人。看出刘三是对手就要在酒席宴上明杀,一点也不在乎项羽的政治影响。
2013年12月07日 00点12分 14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刘邦生死和政治影响两者分量的轻重是决定项范分歧的根本。两人都意识到了这两点,项羽看来刘邦有威胁但没那么大。而范增看来政治影响比刘邦好解决的多!
2013年12月07日 00点12分
回复 颂悦2010 :所以说他有眼光没手段,老范估计是个资质平庸的穿越者
2013年12月07日 01点12分
回复 franger :如果他是穿越者就太平庸了,如果不是他就比一般谋士高明!
2013年12月07日 05点12分
level 13
范师傅 很厉害, 我欣赏!
2013年12月07日 01点12分 15
我欣赏霸王看重的人!
2013年12月07日 04点12分
level 12
《十七史商榷》-卷二·《史记》二:六国亡久矣,起兵诛暴秦,不患无名,何必立楚后,制人者变为制于人。而怀王者公然主约。既约先入关者王之,而不使项羽入关,是明明不欲羽成功也。独不思己本牧羊儿,谁所立乎。既不能杀羽,而显与为难。且不但不使羽入关而已并,救赵亦仅使为次将。所使上将则妄人宋义也。羽即帐中斩其头如探囊取物。迨至羽屠咸阳杀子婴后怀王犹曰“如约”。“如约”者,欲令沛公王关中也。兵在其颈,犹为大言,牧羊儿愚至此。【范增谬计,既误项氏,亦误怀王。】
2013年12月07日 04点12分 16
谢谢提供资料!
2013年12月07日 05点12分
level 12
没有制止屠齐算不算(或者说制止的方式不恰当,对比外黄小童的劝谏方式可知),不但使楚深陷齐地泥潭,而且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又同时给了刘邦东进的机会
2013年12月07日 06点12分 18
算,谢谢提供!
2013年12月07日 06点12分
level 12
不认为亚父水平低,但我觉得他的水平也不会太高,他的洞察能力与防患能力极强(刘邦)。但是他的脾气。。。以及他除了尊义帝外貌似没什么有用的了吧。。。
2013年12月07日 11点12分 19
韩信那样的性格大家都没有算在能力里面,为什么亚父的都要把性格算进去?鸿门宴,荥阳只要项王只要认真听一次,也就不需要有什么别的用了!
2013年12月07日 12点12分
回复 颂悦2010 :我不是把亚父的性格算进能力里去,是他的脾气和项羽不对头,也会造成他有计无出或者压根就不想出计。鸿门宴杀刘邦的话,下个完蛋的就是项羽了,关于这个的分析吧里有太多,翻翻精品能找到的。
2013年12月07日 12点12分
回复 颂悦2010 :说到底,范增没被记载出过什么计始终是软肋,注定高不了,但也不会低。
2013年12月07日 12点12分
回复 西楚王朝 :不用翻,项吧的帖子我看了三年。杀了刘邦项羽真完蛋不了,也就是会惹很多麻烦,但都比对付刘邦容易得多!
2013年12月07日 12点12分
level 13
颂悦2010 楼主
@加菲猫的胡子 : 回复 颂悦2010 :说白了,还没得天下呢,哪儿能考虑到谁来夺天下?还没会走就想跑了?————————————————————————————————————大猫这话不能赞同,武侯的《隆中对》已经讲到了三国鼎立之后了,但当时刘备什么情况我就不多说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且大多数人认为看不出的形势不见得就一定没有人看得出。关键看着眼点。何况此时稍有智谋的谋士都能看出项羽实际上主宰天下的形势已经无人能够阻挡,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把天下共主的名义也坐实,并防备天下被夺。“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你不能说他没考虑到争夺天下的事吧?说这是马后炮就更可笑了。而且凭什么范增的预料就是无厘头,韩信汉中对,武侯隆中对就是先见之明?
2013年12月09日 09点12分 20
刘备那会儿还落魄,除了隆中对没有别的选择,霸王当时已经崛起,但根基太浅,,不能急于求成,能不冒的风险就得不冒。
2014年01月07日 03点01分
level 13
颂悦2010 楼主
@加菲猫的胡子 : 回复 颂悦2010 :没有淮阴侯,刘邦充其量就是比其他人难对付些罢了,但是在霸王营造的格局下,霸王对刘邦还是具有碾压般的优势。————————————————————————————说这话从根本上就是对刘邦真实能力认识不足,我不是邦粉,自然不会去吹捧刘邦。但是越研究越觉得刘邦过人之处。刘邦这样的人你放走一次再想灭他就很难了,他最大的优点就是百折不挠,思维不受束缚,任何活下去的可能他都会去把握。这点田氏兄弟,魏豹,陈馀等都不具备。
另外绕开这个不说,刘邦没有韩信不可能得天下,但占据关中压力不大,甚至攻取彭城前的功劳韩信基本可以忽略,不要提《汉中对》,即使没有汉中对,萧何,韩王信都提出过出关争天下的观点。至于出蜀之路乃是赵衍之功,若是还定三秦韩信功劳甚大,彭城之战前不可能不被委以重任,韩信实际战争崭露头角应该是京索之战遏制彭城之战的颓势。但汉中对也是有意义的,他鼓舞了刘邦的信心。但没有汉中对在项羽陷于齐国这种机会出现时,刘邦还是会出蜀占关中。假如没有韩信,彭城被攻取还可能发生,京索之胜没有了,项王有可能击杀刘邦,但更可能只是攻取关外更多的土地,被阻于关外。而此时攻取函谷关已经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项王带领三万骑兵,不宜攻城或久战,英布已经和霸王产生嫌隙,诸侯暂时没有归属。函谷关将成为楚汉之争中的成皋荥阳拉锯战,这对项王并无优势,离彭城太远,关中补充兵力粮草却更容易。且退一步讲项王破关后刘邦退回巴蜀,至少也能做个刘备。出蜀难,入蜀更难。并且项王不可能把注意力全部放刘邦身上,这场战争很可能要拖到刘邦死后出现弱主!
@书剑和谐 @老痴先生
2013年12月09日 10点12分 21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