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学堂·感动世人的100篇言说---苏格拉底
天下之心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2
百志惟熙 楼主
(关于心吧大讲坛\心吧小学堂与天心学堂) 单就名字而言,“心吧小学堂”本身是个过渡,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心吧小学堂”的前身是“心吧大讲坛”,应该说,那不是一次成功的策划。后来“心吧大讲坛”更名为“心吧小学堂”,在千秋和丝雨的努力下,这个“小学堂”系列初具规模。从连续性上讲,“小学堂”只是作为对“大讲坛”的一种反动;而从内在的逻辑上来讲,在这种表面的循名责实的举措之下,我们重置了“讲”与“学”的先后关系。现在,我们进一步遵循这种努力的方向,并为凸显“天下之心”整体的独特的精神气质计,正式将“心吧小学堂”更名为“天心学堂”。 前贤有云,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后哲有云,以学心读,以公心取,以平心述,或可以为“天心学堂”之基本性格。马迁言“天人之际,古今之变,一家之言”;张子言“立心,立命,继绝学,开太平”,或可以为“天心学堂”之基本关怀。从“心吧大讲坛”到“心吧小学堂”,再到“天心学堂”,名虽三变,向学求真之精神一也。此向学求真之精神,正所谓虽地迁陵谷,时变质文,终莫之能易也。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之前我们以“心吧小学堂”命名的贴目,将继续进行下去。就我本人而言,是颇为喜欢“小学堂”系列的。或者“心吧小学堂”与“天心学堂”系列可以并行而不悖。 作者: 百志惟熙 2005-7-24 14:16   回复此发言 
2005年07月28日 04点07分 1
level 2
百志惟熙 楼主
天心学堂·感动世人的100篇言说 人之立言,所以有不朽者,或以文,或以情,或以理。前人有云,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如此则饰词专对,古之所重也,这说的是以文行于世;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或至扼腕捶胸、泫然涕出,不能自已者,便是我们所说的以情称于世;条理综贯,铺陈备述,旁征博引,极尽精微,使人略知义理之所在者,说的是以理名于世。《天心学堂·感动世人的100篇言说》特别收录一些为世人所铭记不忘的经典言说,并对此言说之相关背景略作说明,以飨心吧人。需要说明的是,100仅是泛指。 心吧二年七月二十八日 作者: 百志惟熙 封 2005-7-28 12:08   回复此发言 删除此发言
2005年07月28日 04点07分 2
level 2
百志惟熙 楼主
我对西方哲学与文化所知甚少,基本上是个门外汉.很希望有喜欢西方哲学\历史与文化的朋友来心吧讲讲完整的<<苏格拉底的申辩>.这里仅仅将苏格拉底临死前的演说转贴于此,以俟来哲.(转自苏格拉底吧,谢谢)
2005年07月28日 04点07分 3
level 2
百志惟熙 楼主
临死前的演说 亲爱的雅典同胞们!所剩的时间不多厂,你们就要指责那些使雅典城蒙上污名的人.因为他们把那位智者苏格拉底处死;而那些使你们也蒙上污名的人坚称我是位智者,其实并不是。如果你们再等一段时间,自然也会看见终结一生的事情,因为我的年纪也不小了,接近死亡的日子实在也不远了。但是我并不是要对你们说话,而是要对那些欲置我于死地的人说话。同胞们:或许你们会以为我被定罪是因为我喜好争辩,其实如果说我好辩的活,那么只要我认为对的话我或许还可以借此说服你们,并替自己辩护,尚可免处死刑;其实我并不是因好辩被判罪,而是被控竟敢胆大妄为向你们宣传异端邪说,然而那些话只不过像平常别人告诉你们的话一样而已。 但是我不以为,为了避免危险起见,就应该去做不值得一个自由人去做的事,也不懊悔我用现在这样的方式替自己辩护。我宁可选择死亡,也不愿因辩护得生存。因为不管是我还是任何其他的人,在审判中或打仗时.利用各种可能的方法来逃避死亡.都是不对的。在战时,一个人如想逃避死亡,他可以放下武器,屈服在敌人的怜悯之下;而且,尚有许多逃避死亡之策,假如他敢做、敢说的话。
2005年07月28日 04点07分 5
level 2
百志惟熙 楼主
但是,雅典的同胞则!逃避死亡并不难,要避免堕落才是难的.因它跑得比死要快。我,因为上了年纪.动作较慢,所以就被死亡赶上了;而控告我的人,他们都年轻力壮,富有活力,却被跑得较快的邪恶、腐败追上了。现在,我因被他们判处死刑而要离开这个世界;但他们却背叛了真理,犯了邪恶不公之罪。既然我接受处置,他们也应该接受判刑,这是理所当然之事。 下一步,我要向你们预言到底是谁判我的罪,及你们未来的命运如何:因为人在将死之际,通常就成了先知,此时我正处于这种情况。同胞们!我告诉你们,是谁置我于死地的吧!而在我死后不久,大神宙斯将处罚你们,比你们加害在我身上的更加残酷.虽然你们以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不需负责,但我敢保证事实正相反。控告你们的人会更多,而我此时在限制他们,虽然你们看不见;并且他们会更加的凶猛,由于他们较年轻,而你们也将更愤怒。如果你们认为把别人处死,就可以避免人们谴责你们.那你们就大错特错了。这种逃避的方式既不可能也不光荣,而另外一种较光荣且较简单的方法,即是不去抑制别人.而是注意自己,使自己趋向最完善。对那些判我死刑的人,我预言了这么多.我就此告辞了。
2005年07月28日 05点07分 6
level 2
百志惟熙 楼主
但对于那些赞成我无罪的人,我愿意趁此时法官正忙着,我还没有赴刑场之际,跟你们谈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在我死前陪着我吧,同胞们!我们就要道声再见了!此时没有任何事情能阻碍我们之间的交谈,我们被允许谈话,我要把你当成朋友,让你们晓得则刚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是怎么—回事。公正的判官们!一件奇怪的事发生在我身上,因为在平常,只要我将做错事,即使是微小的琐事,我的守护神就会发出他先知的声音来阻止我;但是此时.任何人都看到了发生在我身上之事,每个人都会认为这是极端罪恶的事,而在我早上离家出门时,在我来此赴审判时,在我要对你们做演讲时,我都没有听到神的警告。在其他场合,他常常在我做了什么,或说了什么时,他都会来反对我。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我告诉你们:发生在我身上的事.对我来讲反而是一种祝福;我们都把死视为是一种罪恶,那是不
正确的
,因为神的信号并没有对我发出这样的警告。 再者,我们更可由此归纳出,死是—种祝福,具有很大的希望。因为死可以表示两回事:一者表明死者从此永远消灭,对任何事物不再有任何感觉;二者,正如我们所说的,人的灵魂因死而改变,由一个地方升到另一个地方。如果是前者的话,死者豪无知觉,就像睡觉的人没有做梦,那么死就是一种奇妙的收获。假如有人选择一个夜晚,睡觉睡得很熟而没做什么梦,然后拿这个夜晚与其他的晚上或白天相比较,他一定会说,他一生经过的白日或夜晚没有比这个夜晚过得更好、更愉快的了。我想不只是一个普通人会这样说,即使是国民也会发现这是一种收获;因为,一切的未来只不过像—个无梦的夜晚罢了!
2005年07月28日 05点07分 7
level 2
百志惟熙 楼主
因此,你们这些判官们,要尊敬死,才能满怀希望。要仔细想想这个真理,对一个好人来讲,没有什么是罪恶的,不管他是活着还是死了,或是他的事情被神疏忽了。发生在我身上的事并非偶然,对我来讲,现在死了,即是摆脱一切烦恼,对我更有好处。由于神并没有阻止我,我对置我于死地的人不再怀恨了,也不反对控告我的人,虽然他们并不是因这个用意来判我罪、控告我,只是想伤害我.这点他们该受责备。 然而,我要求他们做下面这些事情,如果我的儿子们长大后,置财富或其他事情于美德之外的话.法官们.处罚他们吧!使他们痛苦,就像我使你们痛苦一样。如果他们自以为了不起,其实胸中根本无物时,责备他们,就像我责备你们一样。如果他们没有做应该做的事,同样地责罚他们吧!如果他们这么做,我和儿子们将自你们的手中得到相同的公平待遇。 己到了我们要分开的时刻了——我将死,而你们还要活下去,但也惟有上帝知道我们中谁会走向更好的国度。
2005年07月28日 05点07分 9
level 2
百志惟熙 楼主
很遗憾,苏格拉底也没有这篇演说的完整版本,我只有通过别的途径转贴了,可能有些差别字,或者版本翻译的问题,这些也只有留待方家来解决了.
2005年07月28日 05点07分 10
level 2
百志惟熙 楼主
勘误10楼:"很遗憾,苏格拉底也没有这篇演说的完整版本","苏格拉底"后脱一吧字.:))
2005年08月05日 16点08分 11
level 2
百志惟熙 楼主
勘误9楼:应为"已"字.
2005年08月11日 04点08分 12
level 7
逃避死亡并不难,要避免堕落才是难的.因它跑得比死要快。我,因为上了年纪.动作较慢,所以就被死亡赶上了;而控告我的人,他们都年轻力壮,富有活力,却被跑得较快的邪恶、腐败追上了。死是—种祝福,具有很大的希望。因为死可以表示两回事:一者表明死者从此永远消灭,对任何事物不再有任何感觉;二者,正如我们所说的,人的灵魂因死而改变,由一个地方升到另一个地方。----------苏格拉底对死亡的认识,很像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有的轻若鸿毛,有的重若泰山。苏格拉底的死,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种悲剧。而这个悲剧一直在西方上演,表现为宗教对科学的固执的阻碍。
2005年08月12日 07点08分 13
level 2
百志惟熙 楼主
这个主题系列贴,可以考虑继续做下去.比如我们很久以前读过的拿破仑告别旧侍卫队的演说;乐毅的投书报燕惠王,等等,远复斋可以斟酌.谢谢!
2005年09月19日 22点09分 14
level 1
不错
2005年09月20日 00点09分 15
level 9
这个也给青山兄看下~
2005年11月19日 13点11分 16
level 1
d
2005年11月20日 02点11分 1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