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生育QQ群 300205317
二胎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7
称郁娇t 楼主
鼓励生育QQ群 300205317,当代中国生育率只有1.1,中国人口主要集中在60,70,80年代,随着这三代人退休的来临,中国将全面进入老龄化,为适应当下中国的经济发展,只有实施鼓励的计划生育才是正确之道,其他的都无助的问题的解决,都是杯水车薪
2013年11月19日 23点11分 1
level 7
称郁娇t 楼主
中国早已陷入低生育率陷阱,即使全面放开甚至鼓励生育都难以走出困境。长期低生育率将对中国的社会、经济、科技、国防带来巨大的危害,对中国的资源掌控和环境改善也是弊大于利,从而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相信,要维持民族的正常繁衍和中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和繁荣,必须将生育率提升到可持续的水平。这也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
2013年11月15日,新华网公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内容如下:“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是中国人口政策的一个重大调整,其变化的方向令人欣慰,但步子太小;放开单独二胎对生育率恢复正常的作用只是杯水车薪。
我们期望中央真正体认到,人口优势是中国复兴的战略基础,低生育率所造成的人口危机将严重威胁中国的未来。中国的生育率已经低于更替水平超过20年,早已陷入低生育率陷阱。这种现象必须改变。大船掉头即便慢一些,但方向必须正确。全面放开生育并在补偿反弹过后开始鼓励生育才是
正确的
方向。然而,提升生育率来是一项长期的极其艰巨的任务。在低生育率陷阱下,养育孩子的负担将越来越重。因此最关键的是需要建设性地实行各种鼓励生育措施,在税收、教育、医疗、就业等各个方面切实减轻养育家庭的负担,让普通家庭愿意生孩子,而且生得起孩子,养得起孩子。我们相信,这将是中国社会未来几十年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财新专栏作家 梁建章 特约作者 黄文政
2013年11月20日 00点11分 2
level 7
称郁娇t 楼主
鼓励生育不是极端的建议,而是维持民族繁衍,确保中国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最终必须要做的事情。新加坡和伊朗也都曾以柔性的方式限制生育,但在认识到低生育率的严重危害之后都改弦更张,在生育政策上做了180度的转向。中国的低生育率情况远比他们当年转向时更严重,也更难逆转。基于此,我们希望中国生育政策的调整能够尽量一步到位,也就是立即全面,无条件放开生育,并在生育率再次下滑到替代水平以下时开始实施鼓励生育的政策。我们认为,改变社会抚养费的性质,将其从政府对多子家庭的罚款转变为奖励将是未来鼓励生育政策中可供考虑的措施之一
2013年11月20日 00点11分 3
level 7
称郁娇t 楼主
光放开二胎还不够 应鼓励生育二胎
2013-11-17 来源:烟台晚报  查看评论 有6人参与
北京大学教授穆光宗对相关政策作了解析。
  他说,决定的出台在国家层面迈出了值得肯定的一步。从微观上来说,对个体家庭的影响很大,从宏观上来讲,对国家社会的影响有限。光放开二胎还不够,应鼓励生育二胎,家庭养育成本应部分外部化、社会化,政府应承担更多的生育成本。穆光宗表示,政策的影响都有个过程,单独夫妇二胎政策的出台也许会有小的生育回潮,但是对出生规模影响有限,预估将达到每年100-200万数量,以中国人口基数来看,对总人口的影响非常微小,不会有太大的人口反弹,不会失控。
  改革是连续的过程,单独夫妇二胎政策是起点不是终点,国家需从生育权限政策和生育导向政策两方面做更多积极努力。
  生育导向方面,国家应鼓励向2个孩子方向发展,杜绝独生子女政策。所以在这个基础上国家需要出台更良性的刺激和鼓励政策,鼓励更多的年轻家庭生育2个孩子,生育的权利和导向需要得到更多的保障。目前生育成本太高,家庭养育成本应部分外部化、社会化,由政府承担一定的成本,比如延长产假、增加生育津贴等。 本报综合
2013年11月20日 00点11分 4
level 7
称郁娇t 楼主
=
2013年11月20日 20点11分 5

2013年11月20日 20点11分
level 1
我家有两宝 女儿5岁 儿子2岁了 大家加群共同探讨育儿 362510751
2014年09月24日 06点09分 6
level 9
我们70后有希望吗???
2014年09月24日 07点09分 7
70、80后只有靠自已了,等政策是不可能的,中国没有体现民意的政策
2014年09月24日 21点09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