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申精】花非花——黛玉受宫花
红楼梦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1
臭屁大叔 楼主
打发下人送点东西,一笔带过太正常了。但曹公总共出了八十回红楼梦,周瑞家的送宫花,竟然占了大半回。而且一个办事老到的下人,竟然因为送花,自己惹了多少闲气不说,还引来多少人批评林妹妹尖刻、小气、失礼。我想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顺理一下,联系林妹妹和周大娘之间的互动情况,看看双方到底有何错失之处。
  薛姨妈抓着周瑞家的跑腿,是这样吩咐的:“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一对。剩下的六枝,送林姑娘两枝,那四枝给了凤哥罢。”得花人是确定的,送花的顺序交代得也算清楚。十二枝花放在一个匣子里,先放到谁手里肯定谁先挑。
  既然林妹妹对先后那么较真,那么我们来看看,按情理来说,这个顺序到底该怎样。
  林黛玉初进贾府时,第一顿饭在贾母处领,座次写的非常详尽。凤姐拉黛玉坐左边第一张椅子,黛玉推辞,贾母说“原应如此”。黛玉之下是探春,对面是迎春和惜春。古代以左为尊,黛玉一进贾府,贾母就为她稳稳当当地安排了位置,毫不含糊,黛玉在三春之上。
  薛姨妈老于世故,黛玉是贾母的心头肉,虽然薛姨妈是亲戚,不必完全遵守贾府的规矩,但她毕竟住在贾府,这点人情还是懂的。每个奶奶
太太
都肯讨好贾母,薛姨妈岂肯落后。贾母是贾府的大家长,在她面前的分派,才真正体现薛姨妈心里对贾府的秩序,当着贾母的面,薛姨妈肯定会把黛玉放在三春之前。但这次是独在王夫人面前,怎好逾越,只有把三春放在前头,把已婚的凤姐放在最后。其实三春之中,虽然都姓贾,对周瑞家的来说,细论起来,也只有探春勉强算是“你们家的姑娘”,但三春行动一处,只得如此。
  接了任务的周大娘,一路走,一路都是戏。打探了香菱的身世,和智能儿唠了嗑,瞥见了李纨的睡姿,撞见了凤姐的房事,几乎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跟采风小组一般,一路走下来,贾府的生活声貌,尽收眼底。而且谈笑挥洒间,安抚了焦躁不安的女儿。有这样敏锐历练的“答应”,再足不出户的王夫人也会天天耳目一新。
  送完了三春,送完了凤姐,这才往黛玉房里来。到这里,读者突然意识到,按照计划,周瑞家的该在送凤姐之前送到黛玉处,可竟然先送了凤姐。难道真是顺路之便,无心之过吗?
  要真就是顺路这么简单,那么写林姑娘计较,就是要凸显林姑娘的心胸狭窄。可是若真如此,作者就不会煞费苦心,先写第六回中周瑞家的出色表现了。
  周瑞家的送宫花,大费周章地一路写来,已经惹人侧目,更惹人凝视的,红楼梦中另一个线索人物——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走的也是周瑞路线。那一路戏,虽然刘姥姥抢尽了风头,可是周瑞家的哪一句话,不是穿针引线的关键?刘姥姥要见王夫人,周瑞家的却说“今儿宁可不会太太,倒要见她(凤姐)一面,才不枉这里来一遭。”周大娘知道谁是“真佛”。
  对贾府上下的人脉如数家珍,周瑞家的绝对知道“关系”两个字如何写。这样办事老到的人物,就算平时没事,都还会找出点事,去跟凤姐套套近乎的,何况平白无故手里多了一匣宫花,既得着机会,又不费自己腰包,乐得各处做做人情,又有面子。所以送了三春之后,周瑞家的抬腿就来了凤姐处。
  要真就是顺路那么简单,作者也就不用煞费苦心地,在写送凤姐和送黛玉之间,再突然加插一段,冒出一个周瑞的女儿了。周瑞女儿的出现,让我们明白为什么“凤姐”才是周家的“真佛”。周家姑娘百般焦灼,周大娘只说“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后文交代:周瑞家的仗着主子的势利,把这些事也不放在心上,晚间只求凤姐儿便完了。
  周瑞家的送凤姐宫花在先,知道女婿出事在后,谁能说周瑞家的是为女婿的麻烦借花献“佛”呢?这一段看似无意,实则正是曹公编书的高妙处。我们来看看周瑞家的活动,先从凤姐那儿送走了刘姥姥,再到薛姨妈家,和宝钗唠了半天嗑,又到凤姐处送宫花,晚上再到凤姐处求个人情。这一天之内,周瑞家的见了凤姐几次?不在凤姐面前转悠的时候,也在王夫人和薛姨妈处伺候,殷勤备至,真如同春天里一只忙碌的蜜蜂。实际上,周瑞一家正是寄生在王家的关系网里,而不是那种等有了事情,才临时抱“佛脚”的奴才。抬脚就先往凤姐处,已经有些下意识,想都不用深想的行为。对于人事关系,黛玉是很敏感的,但黛玉和周瑞家的想比,谁更懂得把握关系呢?
  要是没有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的铺叙,没有半路杀出个周瑞的女儿,我们如何知道有这么一宗人,过的就是“仗着主子的势利,把这些事也不放在心上”的日子呢?周瑞家的日子,应该过的有头有脸,饶不是当年周家颇得刘姥姥女婿之力,如今甩不甩刘姥姥都未可知。刘姥姥临走时拿出一块银子答谢,周瑞家的还摆出“如何看在眼里”的态度呢。
2013年11月09日 00点11分 1
level 11
臭屁大叔 楼主
周瑞家的不安薛姨妈的分派,自作主张,直接跳过黛玉,取中凤姐。她要讨好凤姐,那是她自己的事,但她牺牲的却是黛玉的权益。这虽然不需要多大胆量,但确实有些无所顾忌。要是薛姨妈的分派是:你们家三位姑娘,各得一对,剩下的给老太太两枝赏人,余下的给凤姐。周瑞家的还会“顺路”先送凤姐,最后才送到贾母处吗?自然不能。
  黛玉与贾母同住一处,不会越过贾母,却会越过黛玉。一个孤高清傲的黛玉,一个身世飘零的黛玉,在周大娘眼里能算哪根草?更何况,周大娘眼里另有高士。
  周瑞家的在接任务前,已经和宝钗絮叨了半天,谈吐间尽是家长里短,闺阁起居,忘年之交一般亲密。而且很有意思的是,周瑞家的开场白就直接拿少东家作伐子,特特地问宝钗:“这有两三天,也没见姑娘到那边逛逛去,只怕是你宝兄弟冲撞了你不成?”
  周大娘和宝钗熟络得令人羡慕,那么轻松自然,无所不及。王夫人是宝钗的亲姨妈,周瑞家的是王夫人面前的“答应”,她和宝钗熟络倒也难免。可令我稍感惊讶的是,王夫人的心腹会这么高调阔谈宝钗和宝玉的关系。宝玉那个人,黛玉初进贾府时,王夫人就反复叮咛过黛玉:“你以后只别睬他”,“休信他”,这些话细细琢磨,感到是王夫人要黛玉自觉远着宝玉。
  远着宝玉,用王夫人的话来解释,是为姐妹们好。其实我们知道,真正原因不是宝玉对女孩儿们不好,而是太好。可是现在来了个宝钗,却没有为宝钗着想要她“休睬他”,不但没叮咛,反而倒转了来,话音里好似很盼着宝钗去“睬他”,宝钗也就两三天没去王夫人处,周瑞家的就有点沉不住气了。可有趣的是,宝玉甚至没有跟王夫人住在一起,就算不小心“冲撞”了宝钗,也不可能使宝钗疏离了自己的姨妈,这会子王夫人不正在薛姨妈这儿长篇大套地聊天吗?
  周瑞是王夫人的配房,主子奶奶是个没有多少心机的人,那么主子奶奶有多少心事能瞒过这位配房娘子呢?丈夫偏宠姨娘,婆婆一味精明高乐,都不太待见王夫人,她在这些人面前,就只好木讷,闲话家常的可能性太低。孤独寂寞的王夫人,心声自然是倾诉给姊妹薛姨妈,和心腹周瑞家的。
  不知从何时起,王夫人心中取中了宝钗,但这时起码有了苗头。因为第八回接着就揭晓了一个让黛玉含酸的“金玉良缘”。周大娘是王夫人的嫡系人马,王夫人的心意,周大娘岂有不领会?不是周大娘沉不住气,只是心里有根弦儿,时刻拨拉着倒是真。心里有的,嘴里就不免常常提记着。能这么顺理成章地掂出公子小姐来打趣,也当是在有意无意,半真半假之间。
  宝玉对黛玉用情,王夫人心里却看不中两玉之事。宝玉和黛玉虽然自小厮混在一起,但是都在“孩提之间”,贾母的意思并没显露。书中不但没显露贾母的心意,反而提到“突然来个了宝钗,人多谓黛玉之所不及。”周瑞家的恐怕也不自觉地把黛玉看扁了一层。下人不喜黛玉,言行上的流露,黛玉的感受已经很明显了,“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
  送宫花这一回,黛玉就把这个“不忿”的原因,不忿的对象,不忿的方式,及时地地显示了出来,合情入理。
2013年11月09日 00点11分 2
level 11
臭屁大叔 楼主
我们来看周瑞家的怎么送花。她见到黛玉的第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林姑娘,姨太太着我送花儿与姑娘戴来了。”这话真是滴水不漏,没半点透露出其他人也有花儿。按照常规,黛玉的反应应该是:谢谢姨妈惦记,然后收起来。只要黛玉按常规出牌,周瑞家的就这么句话,就算贾母看见了,她有啥马脚可挑?贾母要是没看见,黛玉一个大家闺秀,事后犯得上为这点小事去告状不成?
  周瑞家的不是没打算盘,可惜打错了。没有贾母的庇护,在这些人眼里,黛玉算谁?因为藐视黛玉,甚至都没有好好认识这个女孩子的内心世界。这娇弱机灵的女子,只在宝玉手里看了一眼,就看出了问题。黛玉用不着知道谁谁得了宫花,只要知道送各位都有,她林姑娘就不该最后一位。何况按常理林姑娘该得头一份,现在却是最后一份!这可是和林姑娘心里的不忿碰了个正着。
  好一个林妹妹,一句废话没有,第一句直奔疑惑,第二句就直奔主题,两句话放蔫了一个平日做耗托大的周大娘。“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真真是一针见血!“心较比干多一窍”的头衔,黛玉真不是白担着。
  前面分析了黛玉的次序该在诸人之前。虽然宫花来自薛姨妈,但黛玉并不知道那会儿王夫人也在薛姨妈眼前,更不知道这个周瑞家最后送达,是谁的主张。如果是薛姨妈的分派,那是薛姨妈失仪在前,姨妈失仪,尤甚于下人失礼,形同羞辱。更何况那时候,黛玉已经因为宝钗的到来,承受了种种的“悒郁不忿”。
  那些老说黛玉尖刻的老爷们,拜托做点作业,向细腻宽厚的曹公学习一下。十几岁闺阁少女细密敏锐的感触,无处倾诉的内心挣扎,拿成年男人生起老茧的心思去理解,它如何能准呢?黛玉该在诸人之前,也并不仅仅是按照当时的习俗,和她在贾母心中的地位,还有一层也是作者的原意。
  在红楼诸钗中,宝钗是牡丹,冠压群芳。然而曹公却让黛玉独得芙蓉,牡丹作陪。黛玉才是作者心中真正的花魁。真正的花魁,戴在头上的花,不仅没有当之无愧得头份,却阴差阳错得最后一份,这叫作者情何以堪。黛玉的不忿,实际上是曹公的不忿。
  曹公也不是现在才不忿,黛玉的话里,分明被下人欺辱、藐视不是头一遭,“我就知道”冲口而出。黛玉不会说谎,这是她在贾府生活的体验。寄人篱下的凄凉窘迫,弱小心灵所承受的种种排挤冷遇,谁能体会?站在事不关己的高处,指手画脚找黛玉缺点的时候,可否有听到那个孩子可怜的呼求?
2013年11月09日 00点11分 3

2013年11月12日 11点11分
[真棒][真棒]厉害,我喜欢你这段话
2013年11月12日 14点11分
楼主很赞,可以转给别人看么
2013年11月16日 05点11分
" 在红楼诸钗中,宝钗是牡丹,冠压群芳。然而曹公却让黛玉独得芙蓉,牡丹作陪。黛玉才是作者心中真正的花魁"这句话说得很好,黛玉得芙蓉,牡丹也得"作陪",作者还是让黛玉把宝钗压下去了,真正的"艳冠群芳"是黛玉
2013年12月26日 12点12分
level 10
分析的很好,非常赞同。芙蓉由牡丹作陪这里曹公安排的太妙了。
2013年11月09日 01点11分 5
level 15
不过是宫花
2013年11月09日 01点11分 7
level 11
过分解读不好,不求甚解正好
——来自 诺基亚 Lumia 520
2013年11月09日 01点11分 8
level 8
这长篇大论的
2013年11月09日 01点11分 9
level 8
以左为尊? 我记得“左迁”是被贬 “右迁”是升官的意思 难道我记错了?
2013年11月09日 01点11分 10
虚左以待,一般来说,官职以右为尊,座位以左为尊。
2013年11月10日 14点11分
level 12
写的很好,林黛玉的小性一为宝玉,二为自尊,总之,凭的是自己的心
2013年11月09日 01点11分 12
level 12
分析的蛮不错的~~
2013年11月09日 01点11分 13
level 9
还是觉得黛玉心眼小了,这么小的事,用不着放下身段和下人吵嘴。地位不靠吵嘴赢得
——来自 爱贴吧 Windows Phone 客户端
2013年11月09日 02点11分 14
冷笑也成吵嘴了?主子训奴才两句都成吵嘴了。
2013年11月11日 10点11分
这个不是放下身段,而且已经把林黛玉的脸面丢在脚下踩了。在不说回去,林黛玉怕是连热茶都喝不到
2013年11月12日 17点11分
回复 ingrild :+1
2013年12月26日 12点12分
回复@ingrild :+2 不立刻表个态我林姑娘怕是要被那些奴才吃了呢
2014年01月08日 15点01分
level 12
感觉黛玉也真够可怜的,虽说这是小事儿,她就想着通过这件小事像其他下人传递个信息,不能欺负她,个人感觉……
2013年11月09日 03点11分 15
回复 穆沙之情 :不知你说的查抄大观园是说哪一出,凤姐查大观园那回,她根本就没有查黛玉和她的丫鬟们,她自然用不着发飙。官府来查大观园的时候,黛玉已经魂归离恨天,她已经不在这个世上怎么发飙,没有看好红楼梦就不要在这瞎评论,好无聊的说
2013年11月09日 05点11分
回复 一笑中time : 凤姐查大观园 当然查了黛玉 只是轻描淡写走过场而已
2013年11月12日 15点11分
level 7
今天考试走错考场错过了,看篇好文犒劳自己,,,鼓掌
2013年11月09日 04点11分 18
level 13
~\(≥▽≤)/~
2013年11月09日 06点11分 19
level 9
这是我看过最精彩的周瑞家的送宫花分析
2013年11月10日 16点11分 20
level 8
顶起[哈哈]
2013年11月10日 17点11分 21
level 14
这长篇大论的,我还是留个名路过好了,毕竟大叔的精品,走过路过不能错过啊[呵呵][吐舌]
2013年11月11日 06点11分 23
level 11
[真棒][太开心][胜利][大拇指]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2013年11月11日 10点11分 25
1 2 3 4 5 6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