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被推迟的原因——因人类的公元年历法中没有“零”年=
莱阳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3
讷喊 楼主
结合已有的观测数据,天文学家们已经可以追踪到这颗彗星的运行轨迹并向后反推,并在2011年12月份拍摄的巡天图像中找到了它的身影。根据这些数据,天文学家们计算得到其轨道参数:这颗彗星沿一个近似抛物线轨道运行,彗星几乎沿着这一轨道径直冲向太阳。有些天文学家发现,C/2012 S1(ISON)的轨道与1680年的大彗星轨道相似,认为他们是从同一颗更大的彗星分裂出来的碎片。
2013年10月26日 02点10分 42
level 13
讷喊 楼主
1680年大彗星的版画,来自The Settlement of Germantown, p.126
  刚刚宣布发现的艾森彗星[C/2012 S1 (ISON)]惊喜不断:著名业余天文学家J. Bortle(就是提夜空分类法的那位)指出,艾森彗星和1680年大彗星的轨道惊人地相似,暗示两者之间可能有同一起源(原帖)。著名彗星猎手M. Meyer(梅耶彗星族的发现者)进一步指出C/2007 C7 (SOHO)也和两者有相近的轨道(原帖)。近日距如此小的天体有如此相近的轨道,纯属巧合的概率并不大。另外,艾森彗星的轨道距离地球最近只有90万公里。如果它和1680年大彗星的确来源于较早碎裂的母彗星,那不能排除其轨道上有流星体存在且已经有所扩散。这一可能的流星群活动时段是12月28日前后,辐射点位于巨蟹座附近。
  1680年大彗星被认为是人类首颗用望远镜发现的彗星,发现者是德国天文学家Gottfried Kirch。但这颗彗星有时也被称为“牛顿彗星”,因为牛顿利用这颗彗星来验证了开普勒行星定律的正确性。
2013年10月26日 02点10分 44
level 13
讷喊 楼主
揭秘本世纪最耀眼的彗星之一:亮度媲美满月
[ 录入者:zhangms | 时间:2013-05-22 08:50:55 | 作者:Everett/编译 | 来源:腾讯科技
腾讯科学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彗星ISON被一些科学家称为“世纪彗星”,它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出现,由国际科学光学监测网基兹洛沃茨克天文台发现,之所以会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是因为彗星ISON掠日时的亮等将达到-14等,明显超过满月的亮度,将成为数十年以来最亮的彗星,届时Slooh空间相机将进行网上直播。彗星ISON在2009年被研究人员发现,天文学家通过轨道计算发现该彗星将沿着抛物线轨道经过太阳,是一颗掠日彗星,Slooh空间相机将跟踪彗星ISON的运行轨迹。
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彗星ISON照片,彗尾长度为9.2万公里
2013年10月26日 03点10分 45
level 13
讷喊 楼主
望远镜拍摄的图像显示ISON彗星似乎由三个不同结构组成,UFO爱好者将其解读为外星人的飞船。 凤凰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12日消息, 国外媒体报道,近日一颗位于太阳背后的彗星或将于今年秋季在天空上演一场奇特壮观的世纪景象,它将明亮的照亮天空以至于全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用肉眼看见。这颗绰号为ISON彗星的C/2012 S1彗星预计将于12月以6437万千米的距离路经地球。如果该彗星能够在这次与地球亲密接触中存活下来,那么从今年11月至明年1月,早晨和傍晚的天空上它都将明亮发光。 UFO侦探们在仔细研究图像后认为ISON彗星分裂形成了三个独立的物体,是彗星自身分裂还是它被两艘外星人飞船护送呢?太空望远镜研究所首席研究员理查德·怀特(Richard White)认为图像是叠加而成的,这三个不同的物体事实上只有ISON彗星彗核的不同成像,ISON彗星本身并不是由三块构成,在望远镜曝光过程中出现模糊的情况,这就如同在行驶的汽车里拍摄会出现图像模糊效果一样。有的天体物理学家认为太阳的热量会将这个大冰球撕裂成两块甚至多块,这意味着我们将无缘欣赏这一世纪美景。然而对于美国巴尔的摩和全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来说,利用这次彗星他们能够了解到更多有关太阳、其它太阳系甚至潜在的地球历史的信息。 “我们将静静等待这世纪彗星的到来,” 美国空间望远镜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马克斯·穆契勒(Max Mutchler)这样说道,他的研究项目是基于哈勃太空望远镜的数据和图像,“你根本无需过度推销这颗彗星。” 有人预测这颗彗星将像满月一样明亮,但近期数据显示事实并非如此。即便如此,肉眼可见的彗星实属少见,最近的例子包括2007年麦克诺特彗星(主要在南半球肉眼可见),1976年的西方彗星和1965年的池谷·关彗星。没有人知道ISON彗星的具体情形,因为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它一直隐藏在太阳背后。 ISON彗星已经历经了10万亿英里的漫长旅行,直到去年九月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科学家从俄国基兹洛沃茨克附近的望远镜拍摄到的图片里检测到它昏暗的踪迹。该望远镜是名为国际科学光学监测网(简称ISON)的10多个国家科研合作的一部分。自那时起,全世界各地以及太空望远镜和其它设备就开始追踪世纪彗星离开最初的起源奥尔特云——环绕太阳系的几十亿颗彗星群——后的轨迹。这些设备包括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霍姆伍德校区管理的哈勃太空望远镜;美国宇航局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管理的雨燕机器人太空飞船;美国马里兰大学学院市分校管理的EPOXI项目。此外还包括火星侦察轨道器和太阳观测卫星,以及美国宇航局的路基望远镜以及业余天文学家的望远镜。而目前这些设备所观测到的是一颗亮度远没有其它所谓的世纪彗星那么亮的彗星,除此之外,科学家并没有证实任何细节。这颗彗星和其它的一样,是一颗由冰和其它粒子组成的“肮脏雪球”,至于这些物质的具体结构目前仍是未知数。例如核心处有太多冰,它似乎要破碎。就彗星的核心究竟有多大,科学家尚未达成共识,初步估计为4.8千米至6.4千米;其它尚未解开的问题还包括彗星包含什么类型的岩石、矿物质或者其它化合物。一旦科学家查明所有的细节,它将提供有关行星和其它天体形成的新见解。 “这提供了太阳系最初形成时的线索,” 空间望远镜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迪恩·海恩斯(Dean Hines)说道,他的项目关注于恒星和行星系统的进化。与太阳系内频繁观测到的彗星相比,这颗世纪彗星相对更原始。其它彗星具有类似哈雷彗星的周期性轨道,哈雷彗星每隔76年经过地球一次,这些彗星在经过太阳和返回进入外太空时会被加热和冷却,这使得从外面看起来它们又黑又焦。但科学家表示ISON彗星是首次进入太阳系路经地球。“我们想要查明的问题之一便是,最原始的太阳星云的组成成分是什么?45亿年前太阳最初形成时这颗彗星是什么样的?”位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空间望远镜科学研究所的天体物理学家弗兰克·萨默斯(Frank Summers)这样说道。“ISON将为我们提供比哈雷彗星更多的相关信息。” 这颗彗星的组成成分和密度还将提供其它太阳系的特征以及类似地球的行星产生的线索。其中一项理论表明冰彗星会帮助填满地球的海洋,但太阳系里的其它彗星携带的水一般具有与地球海洋里的水不同类型的分子,海恩斯说道。科学家迫切想要了解ISON彗星上的冰是否是一样的。“这(彗星)就像化石一样。”
2013年10月26日 03点10分 46
level 13
讷喊 楼主
彗星将至 ISON是否为尼比鲁的彗星?
耀眼 彗星ISON,被一些科学家称为“世纪彗星”。它将在今年年底之时飞临地球附近。这颗彗星由国际科学光学监测网基兹洛沃茨克天文台发现,它在掠日时的亮等将达到-14等,可以超过满月的亮度,因此,它将成为数十年以来最亮的彗星。
对于ISON彗星的其他详细的参数,各界人士众说纷纭。但其中一点是明确的,从演示软件里可见,它的轨道与我们所了解的尼比鲁行星的轨道是极为相似!这让人联想,在它掠日之际,是否会出现极移的现象?甚至它如果就是NIBIRU的某个彗星呢?若逢末劫之时,东南天上有一慧星出现。长一丈如龙之形,后有两星相随。昼夜奔驰,东出西落,放光红赤,前有一星红光灿烂.后有一星其光黄白,使天下万民见之。即时,末劫到。这是五公经文。
2013年10月26日 03点10分 47
level 13
讷喊 楼主
世界各国动乱,人类暴躁,杀人,自杀,在各国各地上演。
美国妇女开车被击毙,第2天一个人自焚。有些人似乎已经被神秘力量附身了[狂汗]
2013年10月26日 03点10分 48
level 13
讷喊 楼主
上个世纪下半叶,随着卫星空间技术的探测与发展,人类更科学地认识到了地球磁气圈与太阳的一系列互动关系,经探测其磁场对地球的保护作用范围大约为1.59454万-5.10252万公里。
然而,磁气圈只是地球生态与太阳辐射流相互作气层交换的一个气态屏蔽层,这一屏蔽是地球生态的和谐之盾,而不是地球系统的稳定之盾!更不是地月大系统的空间防护之盾!
2013年10月26日 03点10分 49
level 13
讷喊 楼主
论及地球系统的稳定之盾,或者探求地月大系统的空间防护之盾,就必须根据宇宙数字化新科学体系的有关理论计算,才能用全息的方法予以解答。
依据地球的半径6378.15公里,并考虑到地-月星球之间互为和谐的体系,那么地月大系统的空间防护之盾的范围是410.859375万~650.527344万公里。这一数值范围的实际取值,依据太阳系的黄道面——在黄道面上取值偏向最小值410.859375万公里,远离黄道面则偏向最大值650.527344万公里。
凡是有质量或者体积大于等于月球的天体(无论是人造天体还是自然天体),只要进入410.859375万~650.527344万公里的地月大系统的空间防护之盾的范围内,都有极大的可能性给地球造成【全球海岸线事件】的发生!
2013年10月26日 03点10分 52
level 13
讷喊 楼主
【引申课题探究之一】
根据@看得穿不上班 所述【ISON将在10月1日飞掠火星,人们都在猜测它具有较大的质量、重力和电磁力。 】之时间,再根据@誰也不是誰滴誰 所截取的图片所告知的ISON奔向太阳内的运行速度
——由此可知,ISON进入地月系防护之盾空间的飞行时间大约需要22.32天,即国际时间10月22-23日可“莅临”地月。这之前地球与月球的天象,总体上应该是基本平稳的。
2013年10月26日 03点10分 53
level 13
讷喊 楼主
ISON在11月5日有一个从北到南,靠近太阳穿越黄道带,并在11月28日又返回北天极远离黄道面的轨迹。NASA专家确定太阳整体磁场翻转在11-12月之间,ISON的双曲线轨道必然受这次太阳磁场转变影响,极可能被拉回黄道面。
据NASA专家的描述太阳这次磁场翻转,不同于11年周期仅伴随黑子极性改变的南北极性倒转,而是整个太阳系都会受影响的星际磁场大翻转。ISON因太阳磁场方向改变,被拉回太阳系,靠近地球时就不会是预测中的最近0.429AU。
ISON变轨后靠近地球距离缩短,提前至12月十几号到地月系正与玛雅预言时间接近。1美国会已通过的保证联邦政府必要功能预算案,政府关门下能正常运转的截止日到12月15日,之后的美政府将可能彻底关门。这个信息说明NASA早就算出了ISON变轨的走向,及靠近地球日期。
以上推测同时建立在FEMA等机构,大规模展开灾前准备活动的时间上。8月7日新闻报道NASA专家确定太阳磁场翻转,而追溯美政府机构今年大规模灾前准备也在8月初。
ISON的近日、近地日期和轨道距离早在今年2月前就确定。这个轨迹的数学计算,考虑太阳的磁场是在一个稳定状态下。确认太阳磁极翻转却是在7月以后,早前的计算在ISON下个月的走向上必然有错。NASA在ISON问题上仅是暗示,而太阳活动的预测则是明示。今年的又一个太阳活动高峰,预计十二月13日至一月14日左右发生,概率高达75%。到时候地球会进入一个双杀之局,其中毁灭性太阳风暴可能比ISON更具杀伤力。
2013年10月26日 07点10分 55
level 13
讷喊 楼主
中新网10月27日电 据“中央社”27日报道,欧洲最高、活动最频繁活火山埃特纳火山(Mount Etna)当地时间26日喷发,朝天空喷出灼热熔岩,并在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岛(Sicily)上空形成巨大烟柱。
2013年10月27日 07点10分 62
level 13
讷喊 楼主
中新网唐山10月27日电(记者 白云水) 据中国地震台网消息,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古冶区交界27日凌晨3点32分发生3.3级地震,巧合的是,此次地震与发生在1976年的7.8级唐山大地震时间仅相差10分钟。
2013年10月27日 07点10分 63
level 13
讷喊 楼主
中新网10月27日电 据“中央社”27日报道,印度安德拉省过去数天天连日暴雨成灾,已造成29人丧生,当局强制撤离逾7万人。由于预报未来两天仍是暴雨天气型态,灾情恐再扩大。
2013年10月27日 07点10分 64
level 13
讷喊 楼主
最近的整个世界太多太多的大声音小动静的闹剧在一件又一件接连不断地上演着!因为“他们”的动作会很大,需要一个非常混乱的环境来做掩护。当我们肉眼可以明显观测到变化时,一切都为时已晚了。乌云的背后隐藏着的是更疯狂的雷暴
2013年10月27日 08点10分 66
level 13
讷喊 楼主
因地球磁场紊乱,一些人会出现失眠与困乏的频繁转换。磁场会对睡眠造成影响。温馨提示:用路由器的吧友们,临睡前将路由器关掉,不然会出现头痛头晕等不适情况,影响睡眠质量。
2013年10月27日 08点10分 67
level 13
讷喊 楼主
近期手机或无线网络将会出现短暂性无信号和掉网现象。是由于地球受外部影响,磁场紊乱造成。
2013年10月27日 08点10分 68
level 13
讷喊 楼主
央广网福州10月30日消息(记者张子亚)记者刚刚从赶赴仙游的福建省地震局第一批地震现场工作队了解到,今晨1时50分,福建莆田市仙游县、福州市永泰县交界发生4.3级地震
2013年10月30日 02点10分 70
level 13
讷喊 楼主
  【吉林松原10分钟内发生两次5级以上地震】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今日11时3分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北纬44.6度,东经124.2度)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11时10分同一地点再次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
2013年10月31日 07点10分 72
level 13
讷喊 楼主
从此图可以看出,这几天西边傍晚的天空最亮那颗星是金星。
观察了下太阳这几天的X级喷射,都有地震时间与之呼应。。。
如果今天太阳还有X级的喷射,东北两天内就要小心了。。
也许是巧合吧。。。I
2013年10月31日 07点10分 73
level 13
讷喊 楼主
  中新网11月1日电 综合报道,中国地震台网测定:10月31日20时02分在台湾花莲县(北纬23.5度,东经121.4度)发生6.7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台湾地区气象部门则表示,花莲区附近发生6.3级地震。截至当晚21时30分止,这起台湾地区今年以来的第二大地震,造成全台湾1人受伤,各地只传出零星意外,无重大灾情。I
2013年10月31日 23点10分 76
首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