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6
六、历史人物、事件的评价关 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结合学科知识来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要 掌握好评价的尺度、评价的角度和评价的信度。 1.立场正确。要站在人民的立场、爱国的立场、社会进步的立场、国际主义立场和改革探索的立场上看问 题。 2.标准明确。要把评价对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看它是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3.观点鲜明。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时势造英雄”和“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两个基本观点 。任何伟人都是时代的产物。历史人物的活动都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而不能脱离人民群众。杰出人物只有代表 人民群众利益和愿望才能有所作为。违背了人民的愿望就要被时代所抛弃。如秦始皇,之所以给他重要的历史 地位,主要是因为他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既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客观上 又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 4.方法得当,客观公正。要全面地具体地分析和评价,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要联系地看,发展地看, 重点地看。防止简单化、片面性和绝对化。要掌握评价的信度,对历史人物、事件的功过、是非、高低、褒贬 ,要恰如其分,公正准确。既不要苛求,也不要溢美。要注意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局部和全局、现象和本质 的关系。 七、历史知识的归纳概括关 历史知识浩瀚庞杂,如何根据指定的要求将其有条理、简明扼要地表述出来,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必 须过抽象概括关。 1.选取概括法。即正确选用课本中的知识要点,或现成的带实质性的史事、论断、关键词语,乃至章、节 、目的标题,去掉其中属于次要的或解释说明性的文字,最后提炼概括成三言两语。如印度历史上四次民族解 放运动的特点,亚洲觉醒时期可以这样概括:1905—1908年,印度民族运动高涨,代表印度资产阶级和地主阶 级利益的国大党提出自治的主张,其左翼在这次群众性的争取自治的反英运动中起了积极作用。印度民族资产 阶级在斗争中登上政治舞台。 2.提炼式概括法。即脱开课本原文,依据题意把相关的事实和内容自行浓缩,把长句缩成短句,或把几句 缩成一句,或形成一个新的见解,然后用自己的语言精炼准确地表述出来。如19世纪下半期德国历史发展的特 点:①结束分裂状态,实现民族统一,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同时保留了某些封建残余;②资本主义经 济迅猛发展,后来居上;③出现集中程度较高的垄断组织;④推行海外殖民扩张政策,成为最富于侵略性的国 家和世界战争策源地之一;⑤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进入一个新阶段。 3.时间为纲概括法。即以时间为序来组织答案。如1991年高考“消长”题,可按其“消长”划为五个阶段 ,按时间勾画答题提纲:①19世纪初中期,英国占优势;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共同瓜分;③一战及一战 后,日本欲独占中国,美国与其争夺,再次形成共同支配局面;④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再欲独占中国,失 败;⑤二战后,美国成为主要侵华势力,失败。 4.逻辑关系概括法。如中国古代各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可从以下各方面概括:①政治上统一的局面;② 经济的重大发展;③民族融合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等。 以上各种方法有时要交叉运用。因此只有融汇贯通,方可运用自如。
2007年09月15日 14点0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