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3
张明敏除了歌儿唱得好以外,我觉得他还特别有观众缘儿.八四春晚初见,除了被他的歌声震撼以外,他的形象装束,台风举止,也很快被内地观众所接受.当时香港人在我的脑海里很陌生,张明敏出现以后,立即感觉到香港同胞很亲切.尤其是那真挚中略带腼腆的笑容,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当时自己还年轻,崇拜了一阵子之后,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忙碌,就很少留意他的动向.那个年代不流行追星,本人也没有特别注意任何一个明星.直到2012年春晚他再次出现,我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这是张明敏吗?变化怎么这样大!但惊讶之后是更加喜爱.笑容还是那样亲切,只是已经成熟,举止还是那样得体,但从轻盈换成了稳健.从此开始到处留意他的信息,知道了他这么多年来走过的道路,心里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而且比当年更加强烈.单从外表就是怎么看怎么顺眼.再加上动听的歌声和高尚的人品,使我上了年纪才成了敏迷.
2013年09月26日 01点09分
1
level 11
原来大姐是去年才接上茬的!时隔三十年再看到当然感觉变化大。我是从不放过任何一个能看到他的机会(当然是在电视上),亚运会、申奥、香港回归、水灾捐款晚会、地震捐款晚会都会时不时的见到他,所以他的变化于我而言是一步步的,而不会像大姐那样感觉突然,只是觉得他越来越会说话了,84年的时候还什么都不敢说呢,那时候他还是个毛头小青年,现在可是位出色的社会活动家了。
2013年09月26日 02点09分
2
level 8
当时初见香港演员,我的感觉是香港人的沧桑和认真,甚至认为他们做不好是要挨打挨骂的。因为早前的香港电影中对职场的描写就是这样的。当时比较喜欢的奚秀兰的声音,圆润入耳。迷上张明敏所声音是因为后期的反复播放。这一迷就30年再也没放下。从幼稚,青春期,成熟再到娶妻生子,人到中年。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迷。记得进入青春期,我曾假设如果有个女朋友和一盒张明敏的新专辑同时摆在我面前,我会选择谁呢?我忘记当时给自己的什么答案了,但其在心目的份量可见一斑。
但我还是发现了男性敏迷和女性的不同,女性是一如既往,一成不变的喜欢,不管以前和现在。我更喜欢90年代以前的张明敏,搜寻着历史,沉湎于怀旧。
我的感觉是:想见不如怀念。
2013年09月26日 02点09分
3
知音啊知音,为什么你总能说出我心里的感觉呢?我也是喜欢歌手身份的他。也许因为联系上了,所以不再关注改为解读了,但也仅限於歌曲。对他经商从政竟是重来吧里才知道的。
2013年09月26日 02点09分
哎,干嘛把回帖删了?我还没急你倒先不好意思了?有个看法探讨一下:我认为他经商也好,从政也罢,那都是离我们歌迷很远的事了,只有歌曲是歌迷心中永远的陪伴。我也认为只有歌曲的影响力生命力是最强最长远的。所以我在吧里只喜欢解读、探讨和他的歌曲有关的话题。你的看法呢?怎么看?
2013年09月26日 14点09分
回复 shunyishan :没有,不是我删的,我脸皮厚,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这个吧这么严谨?一点不好的也不能说?况且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可能是看到“难听”两个字了。也许他们没有看到我们其它的贴子。这理解这两个字的含义。
2013年09月27日 01点09分
回复 lht304 :谁能删呢?吧主都好多天没露面了.我还不会删帖呢.
2013年09月27日 01点0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