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宋代打仗总是有很多主帅与副帅不和将相不和
中国历史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8
liyhn 楼主
宋代的这些官员怎么这么没有大局观,宋代的人才是不是有性格缺陷?
2013年09月04日 04点09分 1
level 13
春秋晋国主副不和也多了去…
2013年09月04日 04点09分 2
level 11
谁都想当一把手啊,副的没权力
2013年09月04日 06点09分 3
level 3
主要是因为宋朝重文轻武,武将一般都是副手,打仗之前皇帝会专门指派一个文臣为一把手,而且打仗的策略和行军路线也是临行前皇帝和文臣商量规定好的,而战场战机不待人,武将捕捉到战机的时候文臣都会以行军路线定好而不与同意:所以大宋是最多出现将帅不和的朝代,整个北宋,唯有狄青一人是可以独立于文臣之外自行作战的,也是唯一一个从底层兵士做到大将军,然后以武将身份做到宰相位的
2013年09月04日 07点09分 4
你说的是熙宁年间是事了,到了仁宗以后有哪个皇帝还懂军事,怎么在崇政殿上纸上谈兵?宋代文臣知兵的也不少,如范仲淹、韩琦。狄青不是本领大,他没有范仲淹护着也不行。
2013年09月04日 08点09分
回复 中书省舍人 :意思就是决定权不在武将手里嘛!文武多重不同,所以才矛盾大嘛
2013年09月04日 10点09分
回复 中书省舍人 :范仲淹也才护了他几年吧!就算有人护着,也得自己有本事嘛!不过他也才做了几年枢密使,哎大宋积重难返!赵匡胤自己以武将之身谋位,老是担心别的武将也如他一样……所以才定下以文抑武的国策,可以说大宋积弱跟这个有很大的关系,连狄青这样有功之人也被一些文臣称为面涅将军……
2013年09月04日 10点09分
level 9
曹彬的部下 谋划烽起
2013年09月04日 07点09分 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