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陕西顺口溜精编及名小吃
扶风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吧务
level 15
徽离书 楼主
多图,手机党慎入。内容转自QQ空间,仅供娱乐,
贬低诋毁性说辞请勿较真。另求勿插楼。[乖]Let`s go!
2013年09月02日 01点09分 1
吧务
level 15
徽离书 楼主
陕西旧语(二)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
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
金疙瘩银疙瘩还嫌不够,
天在上地在下你娃嫑牛。
2013年09月02日 01点09分 5
吧务
level 15
徽离书 楼主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
清涧的石板,神府的碳
榆林的盖老上千万,定靖的婊子满街转
横佳俩地尽灰汉,吴堡出的尽三汉
呵呵,子洲出了一个王名万 。
2013年09月02日 01点09分 9
吧务
level 15
徽离书 楼主
陕西旧语(六)
西安是古老的,建都是不少的;底蕴是深厚的,时代是穿透的。
风水是吉祥的,鼎盛是汉唐的;历史是悠久的,起源是西周的。
城墙是明代的,保存是不坏的。城河是环绕的,味道是怪怪的。
交通是枢纽的,陆空是全有的;机场是新换的,车站是凌乱的。
始皇是空前的,兵马是泥建的;陵墓是巨大的,盗墓是自杀的。
华清是温泉的,骊山是平缓的;贵妃是洗澡的,体态是丰满的。
幽王是浪漫的,烽火是假装的;妃子是一笑的,诸侯是上当的。
亭子是捉蒋的,中正是不幸的;国共是不合的,被捉是肯定的。
法门是佛教的,舍利是释迦的;发现是偶然的,震惊是天下的。
乾陵是壮观的,则天是合葬的;石碑是无字的,翁仲是一样的。
永泰是公主的,懿德是太子的;墓道是要下的,否则是白来的。
茂陵是汉武的,去病是相伴的;匈奴是马踏的,不敢是来犯的。
昭陵是太宗的,骏马是奔腾的;两骏是没有的,老美是偷走的。
钟楼是中心的,鼓楼是附近的;中间是广场的,散步是很爽的。
大雁是雄伟的,塔高是七级的;唐僧是取经的,回来是翻译的。
小雁是秀美的,塔顶是震毁的;通身是青砖的,塔层是十三的。
碑林是珍贵的,书法是多种的;艺术是宝库的,文盲是不懂的。
省博是丰富的,珍宝是无价的;参观要仔细的,里面是很大的。
半坡是母系的,文化是仰韶的;墓葬是不少的,经典是彩陶的。
2013年09月02日 02点09分 10
level 12
贫僧碰巧路过此地,见到楼主在此妖言惑众,危害苍生,老衲一心向佛,心存善念,于心不忍,助人为乐,尊老爱幼,于是捡起一根树枝对着楼主菊花猛刺过去,口中念念有词:施主,我顶你。
2013年09月02日 02点09分 12
插楼木JJ[不高兴]
2013年09月02日 10点09分
吧务
level 15
徽离书 楼主
陕西旧语(七)
长安南路砍过树,秦始皇陵盗过墓,此生行尽天涯路,陕西楞娃就是酷
娱乐场所打过仗,火凤凰里嫖过娼,万里长城万里长,陕西楞娃就是强
东大街上下过海,长安县上挂过彩,青山颜色终不改,陕西楞娃就是拽
华清池里洗过澡,兴庆公园赛过跑,天若有情天亦老,陕西楞娃就是刁
八里村口打过劫,政法门口飙过血,意气精魄坚如铁,陕西楞娃就是烈
长军武校练过武,和平年代跳过舞,天下英雄皆入土,陕西楞娃就是虎
婆娘床上流过汗,五一饭店吃过饭,也曾弯弓射鸟蛋,陕西楞娃就是蛮
小寨路口吹过风,打架砍人立过功,万山览遍此为峰,陕西楞娃就是凶
派出所里睡过觉,公安局里报过到,曾与将军驱虎豹,陕西楞娃就是暴
挖坑桌上翻过本,1+1里嗑过粉,千秋家国血未冷,陕西楞娃就是猛
2013年09月02日 02点09分 13
吧务
level 15
徽离书 楼主

陕西八大怪
一、面条像腰带 ;“扯面宽得像裤带”。扯面也叫冰冰(读biang--biang,现代汉语字典上没这个字)面,正宗的关中人所做的冰冰面和通常城里人所吃的扯面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正宗的biang--biang面,一根面条宽度可达二三寸,长度则在1米上下,厚度厚时与硬币差不多,薄时却如同蝉翼。一根面条足够一顿饭,而对大饭量的关中人来说,一顿吃8两、1斤也是轻轻松松的。关中人吃面,喜欢将面和硬揉软、擀厚、切宽。这种面煮熟以后,捞在碗里,无论是浇臊子,还是泼油辣子,吃起来都很光滑、柔软、热火、有筋性。既可口又耐饥。人们脖子一伸一缩,呼噜噜吞进肚里,吃饱吃胀,饱嗝一打,顿时浑身上下都是力气,拉架子车、上山扛石头,五六个小时不吃不喝也不觉得饿。
2013年09月02日 02点09分 14
吧务
level 15
徽离书 楼主


、锅盔像锅盖 ;相传在唐代修乾陵时,因服役的军人工匠人数过多,往往为吃饭而耽误施工进度,受到惩罚。于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面团放进头盔里,把头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饼。现在算起来锅盔在陕西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做锅盔,面要和得很硬,硬得用手都揉不动,要借用木杠来压揉,然后放在直径2尺以上的大锅中慢慢烤制而成。这样,烙成的锅盔外脆晨酥,清香可口,放上十天八天也不会变味。锅盔要数“乾州(今乾县)锅盔”好。
2013年09月02日 02点09分 15
吧务
level 15
徽离书 楼主

三、辣子是道菜 ;至于说辣子,一般人都以为是湖南人、四川人能吃辣椒。其实四川人只是把辣子当成一种调料,而在陕西“油泼辣子”却是一道正经八百的菜肴。就连西安城里家家户户前也是挂满一串串喜人的红辣椒。“油泼辣子”看着红、闻着香、吃着辣,既能用来调面,又能夹馍吃。人们常说“油泼辣子冰冰面吃着 嘹(好)乍咧!”
2013年09月02日 02点09分 16
吧务
level 15
徽离书 楼主

五、房子半边盖 ;无论是在西安城还是陕西农村,都随处可见“一边盖”的房子。何为一边盖?一般的房子房顶为人字形,可是陕西的房子却是人字的一撇。据说因为陕西干早少雨,所以这一边盖的房子能让珍跺的雨水全部流到自家的田地里,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又因,在近百年来陕西农业发展缓慢,人口却迅猛增加。农村中原来聚居生活的家庭,因土地面积有限,而人口众多,住宅紧张,于是便形成了房子“半边盖”的历史。
2013年09月02日 02点09分 18
吧务
level 15
徽离书 楼主

六、板凳不坐蹲起来 ;由于关中的男子们一日三餐都要蹲在一起开“老碗会”,一蹲就是一个多小时加之人们冬天喜欢蹲在背风向阳的地方“晒暖暖”或者“丢方”、下棋。于是,关中人就养成了“蹲”的习惯。外地人说这是“板凳不坐蹲起来”。实际上是人们劳累后歇息的一种习惯。
2013年09月02日 02点09分 19
吧务
level 15
徽离书 楼主

七、帕帕头上戴 ;以前在反映陕西人生活的“西部片”中,经常看到戴羊肚毛巾、身穿对襟夹袄的老汉及老年妇女头上都戴着(顶着)一块黑色或白色的帕帕(手帕)。你如有幸到关中农村,这里的形,和你在电影里看到的的一模一样的。原来陕西地区盛产棉花,当地人习惯把用棉花织成的手帕戴在头上,它既可防尘防雨防晒,还可以擦汁擦手和用来包东西,真可谓既经济又实惠方便。
2013年09月02日 02点09分 20
吧务
level 15
徽离书 楼主

八、唱戏(秦腔)吼起来 ;唱戏,指秦腔。其特点是高昂激越、强烈急促。尤其是花脸的演唱,更是扯开嗓子大声吼,当地人称之为“挣破头”,外地人开玩笑“唱秦腔,一是舞台要结实,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员身体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观众胆子要大,以免吓坏了”。吼戏者,脸红脖子粗,吼得“走火入魔”,但只要观众叫声“好”,这吼戏者的高兴程度不亚于获得什么大奖,人们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秦腔,听起来“过瘾”、“解馋”、“燎得太(好极了)”。
2013年09月02日 02点09分 21
吧务
level 15
徽离书 楼主

九、姑娘不对外;
2013年09月02日 02点09分 22
吧务
level 15
徽离书 楼主

十、睡觉枕石块;
2013年09月02日 02点09分 23
有所变通,我一直枕基本厚书,不习惯软枕头,哈哈
2013年09月02日 05点09分
吧务
level 15
徽离书 楼主
一般说来陕西有八大怪,有的说法是十大怪(还有“姑娘不对外”和“睡觉枕石块”),不过内容是大同小异。
2013年09月02日 02点09分 24
吧务
level 15
徽离书 楼主
如果你向往三秦文化,如果你是陕西人,如果你要去陕西西安及关中来玩……那就回复一下,说两句,看贴不回的不算陕西人!!如果看贴不回,哈哈,那我就要骂人了,用陕西话骂你:
你个“哈松”,看毕咧都不知道回“一哈”,撒怂人嘛!再“骚轻”给你一“孩蹄”!![哈哈]
2013年09月02日 02点09分 25
吧务
level 15
徽离书 楼主

End~![睡觉]
2013年09月02日 02点09分 26
level 11
2013年09月02日 05点09分 27
level 14
姑娘不对外…哈哈哈哈这个好!!顶一个
2013年09月02日 06点09分 28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