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飞机的气动布局
军用飞机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6
方山子 楼主
我知道的就以下几种 要是不够的或者有错的大家原谅哈没法了 我一连几天都在百度里搜 有的补充哈正常布局; 鸭式布局; 变后掠布局; 三翼面布局; 无平尾布局; 无垂尾布局; 飞翼布局。
2007年08月28日 16点08分 1
level 6
方山子 楼主
正常气动布局这个不用我说了吧 正常的,这也是最常见的,标志是机翼在前,尾翼在后,不多啥,不少啥。机翼可以是双层的、三层的、四层的、五层的(别以为没有)。
2007年08月28日 16点08分 2
level 6
方山子 楼主
第3种。无尾布局,就是省略了水平尾翼的布局方式,看起来只有2个机翼+一个垂直尾翼。典型代表就是法国的“幻影2000”。他俯仰靠襟翼和副翼实现。缺点是起降困难,现在好象在机载计算机的帮助下改善了很多。看看国军装备的幻影2000通常说的“无尾布局”,是指无水平尾翼,垂直尾翼还是有的。这种布局,在第二次世 界大战时就开始实用了。德国的火箭动力战斗机Me-163就是这种布局。60年代采用这种 布局的飞机比较多,如法国的“幻影”Ⅲ、美国的F-102、F-106、英国的“火神”式轰 炸机等。在无尾布局的飞机上,副翼兼顾了平尾的作用。省去了平尾,可以减少飞机的重量 和阻力,使之容易跨过音速阻力突增区,其缺点主要是起降性能差。 无尾布局的飞机高空高速性能好,适合做截击机用。但其低空区音速机动性能差典型代表 幻影2000
2007年08月28日 16点08分 4
level 6
方山子 楼主
三翼面,就是在正常布局的机翼前面加装一对鸭翼,目的是在电脑的帮助下,提高飞机的机动性。缺点是复杂了,阻力也大了点。俄罗斯苏27的发展型号苏33、苏34、苏35都是这种布局。三翼面布局形式可以说最早出现在六十年代初,米高扬设计局由米格-21改型而得的Е- 6Т3和Е-8试验机。三翼面的采用使得飞机机动性得到提高,而且宜于实现直接力控制 达到对飞行轨迹的精确控制,同时使飞机在载荷分配上也更趋合理。大家注意但他那不“发达”的“小翅膀”
2007年08月28日 16点08分 5
level 6
方山子 楼主
飞翼式气动布局,是最不常见也是最常见的。说他最不常见,目前服役的军机里,只有一种飞机采用了这种布局;说他最常见,因为这唯一采用了这种布局的飞机名声实在太响亮。它就是世界上最贵的飞机、轰炸我驻南联盟使馆的凶手、人类飞机制造史上未来感觉最强的飞机:B-2“幽灵”。
2007年08月28日 16点08分 6
level 6
方山子 楼主
无平尾、无垂尾和飞翼布局也可以统称为无尾布局。对于无平尾布局,其基本优点为: 超音速阻力小和飞机中两较轻,但其起降性能及其它一些性能不佳,总之以常规观点而 言,无尾布局不能算是一种理想的选择。然而,随着隐身成为现代军用飞机的主要要求 之一以及新一代战斗机对超音速巡航能力的要求,使得无尾——特别是无垂尾形式的战 斗机方案越来越受到更多的重视。 对于一架战斗机而言,实现无尾布局将带来诸多优点。首先是飞机重量显著减少;其次 ,因为取消尾部使全机质量更趋合理地沿机翼翼展分布,从而可以减小机翼弯曲载荷, 使结构重量进一步减轻;另外,尾翼的取消可以明显减小飞机的气动阻力,同常规布局 相比,其型阻可减小60%以上;不言而喻,取消尾翼之后将使飞机的目标特征尺寸大为减 小,隐身性能得到极大提高;最后尾翼的取消同时减少了操纵面、作动器和液压系统, 从而也改善了维修性和具有了更低的全寿命周期成本。 在有垂尾的常规飞机上,垂尾的作用是提供偏航/滚转稳定性,尤其是偏航稳定性,此外 垂尾的方向舵还参与飞机的偏航控制。取消垂尾之后,飞机将变为航向静不稳定,同时 丧失偏航控制能力。采用放宽静稳技术之后,无垂尾飞机可以是航向静不稳的,但不能 是不可控的。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用推力矢量技术加以解决。推力矢量技术作为新一代 战斗机高机动性的主要动力目前已经得到了较为完善的发展,大量实验都证明,在无垂 尾的情况下,推力矢量具有足够有效的操纵功能。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推力矢量系统发生故障或者在作战中受伤后飞机如何操纵。在 最低的要求下,推力矢量系统失效后飞机至少还应具有安全返航的能力,因此无垂尾飞 机的平飞、不太剧烈的转弯机动以及着陆所需的偏航控制能力应该能够由气动力控制来 满足。作为无尾飞机的余度保险操纵方式之一的是与传统机翼设计方法完全不同的所谓
2007年08月28日 16点08分 7
level 6
方山子 楼主
变后掠机翼 大后掠机翼的主要缺点是:低速时气动效率低,升力特性不好;但低速性能好的小后掠角、大展弦比机翼又会使超音速性能变坏。于是能在不同飞行状态下改变机翼后掠角的变后掠翼飞机应运而生。世界上第一架实用的变后掠翼战斗机为美国的F-111战斗机。以后这种机翼也被用到了对地攻击机和轰炸机上。
2007年08月28日 16点08分 8
level 6
方山子 楼主
前掠机翼和斜机翼 超音速飞行也可用前掠翼和斜机翼方案。前掠翼的好处是在超音速减波阻的前提下,亚音速时能大迎角飞行,而不发生后掠角因翼尖失速丧失安定性的弊病。但其困难在于保证大速度时不出现机翼弹性失稳。目前,仅有美国X-29和俄罗斯S-47两种试验机。 斜机翼离实用更为遥远,仅有美国的AD-1小型试验机。
2007年08月28日 16点08分 9
level 6
方山子 楼主
斜机翼~~~~~~~~~~~~~~~具体数据和参数还没搞到
2007年08月28日 16点08分 10
level 6
方山子 楼主
再说说SU47前掠翼的好处: 1,减小超音速飞行的激波,也就是减小了超音速的阻力,这样可以在更节省推力和燃油的情况下更快的加速,更快的飞行如采用同样功率的发动机,SU-47的速度可以比别人快15% 2,提高机动性,由于前略翼造成了更好的气动散发面,更好的和机身结合,其机动性更大的提高,比如说SU-47在下仰角飞行的时候静不稳定时间比SU-35高了3倍,又如SU-47在做敲钟,超级眼镜蛇,轮盘,鱼戈湾等动作的时候可以在0掉高的情况下轻松完成,充分体现了前掠翼带来的超机动性 3,提高升力 由于前略翼更好的和机身融合,加上前略翼本身的气动特点,同样面积的机翼,前略翼会比后略翼高30% 4,增加机舱,提高隐型,缩短机场长度 因为升力提高,机翼的面积就可以缩小,,提高机舱的大小,提高了机舱的大小就可以加装更好的后视雷达,增加武器弹药的载弹量,又可以提高隐型和缩短机场跑道的长度 由此看来,SU-47的利用更好的机体结构气动布局,和刚强大的发动机,起能量优势远远大于现役的任何战斗机
2007年08月28日 16点08分 11
level 6
方山子 楼主
发完了 资料太零散 真的够累
2007年08月28日 16点08分 12
level 1
比我WQ吧和ZZ吧发的多了图和前掠翼而已,没我对帖长期维护带来的内容丰富
2007年08月29日 00点08分 13
level 0
我个人认为F15是气动布局最优秀的。
2007年08月29日 00点08分 14
level 7
不错
2007年08月29日 16点08分 1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