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既进步也脑残,优缺点都明显,alienware新18X拆解吐槽
显卡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2
2013年08月21日 19点08分 1
level 12
外观篇&外表做工赞扬吐槽篇
新款的箱子比旧款的纸皮好很多 更硬更耐摔了
这边是型号和订单号什么的
这里写着出厂的BIOS号 A00 不过现在官网已经有A02可以更新了 在BIOS这一点上
AW秒得蓝天一众贴牌(除了originPC,the true alienware 以外)渣都不剩
打开后如图所示
上盖保护垫挺厚的
电源和电源线 电源线很差 就值8块 建议买条35左右的电饭煲电源线换上
电源非常良心
台达的330W DC电源 精品之一
驱动碟和Win7碟子还有一个简单说明卡片 一直以来AW都是一家善于做表面文章的企业
尽管自己不学无术 但是处处宣传自己”创造“
2013年08月21日 19点08分 4
level 11
我是解
2013年08月21日 19点08分 5
level 12
总结:
虽然外观不如M18X R2那么亮骚 但是去掉了问题超级多的前脸大灯音响 这个举措我非常赞同!
我再也受不了M18X R2拍一下亮 过一会儿灭 左右亮度不均匀 偶尔还会突然不亮的前脸大灯了 ·····
外观篇更新完毕
2013年08月21日 19点08分 11
level 12
前排
2013年08月21日 19点08分 12
level 12
而第一伟大的举措是啥?
当然 就是全新进化的硬盘位了!
第一大进步:
首先我们来看看一个反例:迄今为止最SB的硬盘位设计
没错 就是来自M18X R2的硬盘位飞线!
仅仅 依靠静摩擦力固定在主板上来完成数据传输 只要手轻轻一碰 线就掉出来! 而且那条线十分脆弱 和硬盘笼的链接部分也是用胶水贴的 导致我苦不堪言 换机之后 涛声依旧
而且不仅仅是我 在各大论坛 在alienware吧 多得是突然不认硬盘 boot missing 然后发现硬盘线挂了的
第二个 就是极为SB的三硬盘叠罗汉 为了多一个硬盘位 导致三个硬盘如果插满 那么待机下温度就已经超过50度 硬盘安全工作警戒线!
并且左手掌托也烫出翔了
这一切我实在是受够了!! 而今天我拆开new 18X
看到全新进化 彻底根除痼疾的硬盘位 天 都感动得哭了!
new alienware M18X 硬盘位拆解示意 正式开始
首先是硬盘位整体观感
右下角那条线 就是特别加固了的 new alienware M18X 硬盘线
看到这一幕我再也没法去挑剔硬盘线了 虽然并非蓝天P370EM那种直插式 但是稳定性也绝对不输了
硬盘线采用卡扣固定在主板上 要一定力度才能卸下 确保了稳固性 不再跟以前那样 上个网都能突然黑屏boot missing 气死偶咧!
而且吸取了M18X R2硬盘线容易损坏和容易跟主硬盘笼脱离的教训之后
硬盘线采用了包线处理 赞!!!!!!!
这线做得真心好!
2013年08月21日 19点08分 17
level 12
第四部分 主板拆解
M18X R2之所以故障频频 不停的挂主板挂显卡 根本原因就是主板
电压不稳 导致稳定性欠佳 国行M18X R2 4月份的机器一个月修5次
不费劲 —— 微博@独家映像
这次new 18X 主板PCB 不再是仁宝/富士康来layout
而是选择了跟蓝天相同的一家主板PCB layout厂:
瀚视奇
蓝天基本上全家都是瀚视奇的主板 现在new 18X 在经历了
M17X R3 M17X R4 M18X R2的大规模主板故障门之后
也向瀚视奇投去订单 至于究竟有没有稳定性提升 等待后续的观察吧
但是至少,改变 是件好事,你明知道A坑爹 所以你痛定思痛选了不吭的B
虽然还没经过事实检验 但是我的确在这里 看到了仁宝&alienware的
诚意 二字
这是拿370EM做成马甲加价不加量的蓝天不能比的
第四部分 正式开始
这次 new 18X的主板 采用了分离式
一个主体部分 和一个分离出来扩展读卡器之类的小东西的小PCB
这是十分蛋疼的一件事 主板不是一体的 就意味着你又得连好几条飞线
去沟通小PCB和主板主体
这是用于扩展的部分 有飞线沟通主体主板
2013年08月21日 19点08分 21
level 12
注意到主板上这颗芯片 在华硕的M5E上也见到过 ST的
整体主板的堆料密集度 绝对不输给P8Z77 deluxe
毕竟 方寸之地要塞下I7 4770K+GTX770 SLI 需要的能量真心不小
当然 比起P570WM的主板 这又是小巫见大巫了
注意到这里 CPU部位的背扣 做工精良 有EVGA SR2的味道 这是我在M18X R2上感受不到的
一些细节图 可以看到瀚视奇的名字缩写
再给CPU部分点特写 可以看到旁边的8bit EDP接口
2013年08月21日 19点08分 23
level 12
这里是主板的PCH↓
其实主板真心不大···· 毕竟 连显卡PCB也是要set在主板里面的 不是么?
其实我一直以来都认为 最牛ITX 根本连双卡次旗舰游戏本都干不赢的 同重量同体积情况下····
主板部分也算是个重头戏了 我给的评价就是
我看到了诚意 也看到了不足 并且看到了仁宝积极进取
消除已经爆发的问题 而非我行我素继续大搞形象工程的态度
同时也看到了模具设计有所不足导致主板必须分成一大一小
2013年08月21日 19点08分 24
level 12
现在谈到这里了——屏轴
不得不说 屏轴 是仁宝永远的痛
仅我所知的 爆发过屏轴故障 / 屏轴断裂的几起大规模质量事件中
外星人和仁宝 占据了绝大多数
分别是
M11X R1 R2 屏轴门
M14X R1 屏轴门
以及同样是仁宝出品的thinkpad E420 也有屏轴门·····
所以这里我特地留心了一下仁宝的屏轴
看来仁宝痛定思痛 在这里下了不少功夫 不过 M18X R2这种质量问题超多的笔记本 屏轴也没有问题
哈~~~ 看来仁宝=屏轴门的论断 可以成为历史了~! 这里的螺丝用料相当给力
顺便 B面的logo灯
在这里
背面是这样
控制的电路板
和主板的链接
2013年08月21日 20点08分 28
level 12
从这一行开始 将是剖析new alienware
M18X的种种工业设计稀烂之处的开始!
第六部分:
吐槽点1:
SLI桥直接贴在最大热源:显卡和CPU的热管上!到手几个小时坏了一条,这.......你搞毛?
我第一个不爽的就是 直接用胶布粘在本子发热的最大热源:热管上的
SLI桥 你该是有多SB 才会把如此脆弱的东西放在热源上?
M18X R2的CF桥整天故障 一大原因是因为在键盘下方被挤压和折叠
这次 new 18X 痛定思痛 决定把SLI桥模仿蓝天和台式机的ROG主板
采用长度精确拉直的方法 这本来也算是个进步
可是你为什么天堂有路你不走 热管炼狱偏进来?
直接用胶布把SLI桥贴在热源上 这是一部3000美元级别的笔记本应该做的事情? 嫌问题不够多?
你做个隔热的东西会死?
求别自残好么!????
这是第二条SLI桥了 ····胶布换过一次了 ↓
2013-8-1 11:33 上传下载附件 (166.91 KB)
我只想用一句最流行的话对这个设计说:
为什么放弃治疗?
2013年08月21日 20点08分 30
level 12
就冲你这SLI桥 我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好印象 一下子没了一小半
希望这次 不要跟硬盘线一样
被人骂了一年 坏了不知道多少个 多少次 才知道修改!
我去年就在痛骂硬盘飞线和三硬盘无脑叠加 只不过那时候好多人 认为我是在无脑黑 只不过事实最终证明 坑爹的是硬盘飞线 和三硬盘叠加 而最终 做出妥协并且改过自新的
是仁宝 这一次 希望仁宝早日改好!
吐槽点2:光驱位附近漫天飞舞的飞线
一不小心碰掉一根就开不了机
这里的飞线从主板那边延伸过来 是负责读卡器 键盘 鼠标 等的 但是你不要放在我拆硬盘拆光驱位的必经之地好不!!!!!!!!!!!!!!
就不能考虑一下 desktop replacement 之所以生命力顽强 耐操 可以长时间高负荷
跟易拆卸 易维修 能轻松换件升级 关系非常大么? 你这是在倒退!!!!!
这里明显看到这条线 就像去年我吐槽了N次的18X R2硬盘线一样 杵在交通要道 并且直接暴露出来
看↓ 这种白色线你能指望它有多可靠?就跟M18X R2的黄色硬盘飞线一样脆弱····
不过还好 光驱的数据线 依然是十分给力的包线 做工精湛 也坚固 也采用了卡扣式
这次 仁宝总算是把用户的数据当回事了!!
虽然那几条飞线无关紧要 不会威胁到存储 生命攸关 但是毕竟这是一种很容易损坏的方式!!
我求你改正!
2013年08月21日 20点08分 31
level 12
不过在拆出光驱的时候 我发现了惊喜
普通光驱 D刻
see it? 这里有个7mm的硬盘位!
可惜的是···
链接光驱的线 并不是一分二线 估计要另外在官网定制购买才能拥有第四个SATA口子了
也就是说
这次 new M18X 一共搭载了2x9mm 硬盘位 1x9mm光驱位 1xmSATA位 1x7mm硬盘位
而蓝天P177SM 则采用不科学的 2x9mm 1x光驱位 2xmSATA位 我汗一个···
显然 多一个正规的SATA3 位置 要比多一个只能上SSD的mSATA位置更靠谱 而且这又不是轻薄本
少个硬盘位可以减重70g那么立竿见影
这点 觉得M18X做得比较人性化!
吐槽点3:作为经常要承担重活累活的DTR定位笔记本 易拆卸 易维护 易升级 易修理 易换件 显然是一个必须的属性
君不见 HP 8770 8760 Dell自家的M6700 M6600 thinkpad的W701 W500 W530等 还有蓝天的370 570 170 以及微星的1761 1762 1763 都是拆卸十分简单 更换零件轻易 这样才能让DTR/游戏本能 轻伤不下火线 重伤无需漫长返修养伤 持续工作榨取价值
但是NEW M18X 显然在这一方面足足倒退了一个时代!
多如牛毛并且无处不在的卡扣 拆卸C面需要撬棒伺候 还得小心翼翼防止崩掉卡扣就合不拢本子.... 这里做得 被骂脑残都不为过 !
2013年08月21日 20点08分 32
level 12
吐槽点4的剖析 将在性能测试之前进行 性能测试和拷机测试 也恰好证明了这散热器用料缩水 的确是个大槽点
先不谈铝啊铜啊的 来看看屌丝机型蓝天P150EM的纯铜散热模块(蓝天P170 370 570均是纯铜散热,Dell M6700 HP 8770W也都是,不知道为啥就ALIENWARE好像是后妈养的) 跟alienware的铜铝混合散热模块对比

就散热器而言 热管烧结和鳍片用料 作为仁宝当家旗舰的new M18X 输给蓝天的中端机型P150EM...
哥们我是铝呀~~我就是爱缩水呀~~
不过这张照片 意外的展露了NEW 18X那做的非常不错的理线槽 这里点个赞
热管的烧结也不是很让人满意 顺便 这里是网卡位~~
2013-8-1 11:40 上传下载附件 (132.13 KB)
显卡散热器规模虽然大 但是用料真心有所欠缺 ↓
2013年08月21日 20点08分 34
level 12
而且 散热系统另外的重要一环:风扇
似乎new 18X 在“单位体积散热效率”上做的不如体积小很多的P370EM 除了散热器用力啊不足导致规模比370EM打那么多但是散热实际上没领先几个百分点 风扇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蓝天的370EM 和570WM 系统风扇的厚度都是不一样的 有的部位是主导风通道 要加大流量 就会采用厚暴力扇
而alienware 三个都是一样大一样厚的 并且 也不像P570WM那样采用台达风扇或者ADDA风扇这类强力暴力名牌风扇 而是用了AVC或者富士康OEM的扇子··
但是蓝天的就一定好?我呸! 570WM和370EM 风力风量都上来了 但是噪音也起来了!!最不能忍的就是空载噪音控制不力! 暴力扇的通病吧····
2013年08月21日 20点08分 35
level 12
CPU这里有个螺丝拧紧 主板上写着出厂的BIOS版本 出厂日期 和made in china
CPU主风扇安置所在地 ↓
显卡部分 去除散热器之后 主板上的显卡插槽和空腔
这里很明显 写着 hannstar 瀚视奇 和蓝天的PCB 是同一个vendor
比以前要进步不少 不过这里是内存槽~~~~
显卡真容 GTX780m=可睿频的GTX680MX=GK104纯马甲
拆出来以后 特地为显卡和CPU都换上了ICD7
2013-8-1 11:43 上传下载附件 (185.21 KB)
敬请阅读小段总结
2013年08月21日 20点08分 37
level 12
一直到本文行进到这里 我依然坚持一个看法
new M18X 是一个很有诚意的作品,把坑爹之极的M18X R2的最重要三个硬伤都改正或者至少努力去改变了 足见仁宝对于解决用户遇到问题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
也从侧面说明 M18X R2的硬盘线设计和前脸大灯是如何的失败...(仅从质量和可靠性上来说,本文不谈外观不谈艺术 只谈数据)
但是在此同时 却也出现了另外暴露出来的比较令人难以接受的 不配3000美元售价的一些设计硬伤
优点和缺点都十分明显 但是总的来说
致命的缺点 要比M18X R2少得多
能称得上比较头疼的缺点只有SLI桥的位置不妥(用胶贴在热管上,最起码胶布会脱胶,对SLI桥的固定能力也会下降)以及茫茫多的飞线卡扣 而M18X R2···卧槽···· 那还了得
而彻底碾压的部分 也要比M18X R2多
比如 更轻 待机更安静 掌托温度更好更合理 比如 即使选配低端入门级CPU I7 4700MQ 依然给配三热管散热器 不区别对待偷工减料....等 不一而足
2013年08月21日 20点08分 38
level 12
下面进入 性能测试环节
首先 是传统项目
3D mark 11 最具参考性的无疑是受驱动影响最小的xtreme档
频率拉伸至932 测试:
X分4738
P分 11357
相比680M SLI提升有限
超超赶上的份
默频下 3D mark 11 X分 4370
默频P分只有10005
新3D mark firestrike Extreme 3576
fire strike 无EXTREME 6908
2013年08月21日 20点08分 39
level 12
Unigine Valley Extreme HD:
重头戏来了 散热如何呢?
CPU待机温度 :
CPU拷机温度 :
linX 用尽所有内存 拷机稳定84度 并且稳定3.2G 不降频!这才是真材实料的拷机!
显卡 默频下furmark拷机温度 主卡83度 副卡80度 中规中矩
对手P375SM 是主卡87 副卡80
2013-8-6 21:10 上传下载附件 (193.76 KB)
2013年08月21日 20点08分 40
level 12
超频至906/979后
这时候问题来了:
无法稳定这个频率拷机 温度上升至主卡89度 副卡84度 并且开始间歇性降频至598/661MHz
furmark 设定是 1920 1080 extreme burn in 8xMSAA
记录了降频曲线
降频瞬间:
降频前 →
降频后→
2013年08月21日 20点08分 41
1 2 3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