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禟‖——【见解】我看《康熙朝储位斗争记实》
胤禟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5
董鄂九九 楼主
一楼给我们至亲至爱的九爷。
2013年08月17日 09点08分 1
level 15
董鄂九九 楼主
作者吴秀良,美籍华人、哈佛大学教授、清史专家。
2013年08月17日 09点08分 2
level 15
董鄂九九 楼主
看了一下午,不过只看了里面关于胤禟、胤禩及最后部分。我不知道他的理论从何而来,我只想说说我自己的看法。
2013年08月17日 09点08分 3
level 15
董鄂九九 楼主
一、书中说,
胤禟是明珠的女婿,我不记得胤禟的哪个小老婆是明珠的女儿,嫡福晋更不是。唯一胤禟和明珠能扯上关系的就是,胤禟的第三女下嫁给了明珠次子揆方之子,侍卫永福。关于这一点,不知道作者是从何而来。
2013年08月17日 09点08分 4
说不定九爷不止九个老婆呢!
2013年08月17日 09点08分
回复 in沙漠↗鱼 :明珠那么有权的一个人,她的女儿当嫡福晋都绰绰有余,根本不可能是大家都不知道的地下夫人
2013年08月17日 09点08分
明珠后来不是失势了吗?这其实也不是没可能,不过明珠有女儿吗?
2013年08月17日 10点08分
回复 Carol12138 :百科里没提到他的女儿,再说,即使后来明珠失势,他如果有女儿嫁给胤禟不可能没史料记载的
2013年08月17日 11点08分
level 15
董鄂九九 楼主
三、书上提到,
8去找9和14商议此事,却被他两“逐之去”,这话我不赞同,首先,按照书上所说,8,9,14结派是为江湖义气,而非手足之情,既是江湖义气,又何来不同意之说。再者,胤禟追随八阿哥的决心天地可鉴,不然以后也不会那么悲惨,刺杀太子一事,虽有违手足之情,但基于对八阿哥的衷心,胤禟也是万万不会拒绝的,书上说“据日后他们被锁拿时供认”,显而易见,并不一定是真的。
2013年08月17日 09点08分 6
这句话原话在《清实录》,我贴上来大家自己理解:
2015年11月28日 08点11分
由此可见,这个砖家吴秀良写的根本不可信,他压根就没看懂。
2015年11月28日 08点11分
@胤禩王爷 呵呵,现在很多所谓专家,仗着识几个字就到处出书搞讲座,祸害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现在更是要时时有质疑的态度。
2015年11月29日 05点11分
level 15
董鄂九九 楼主
五、书里最后说,
他们中伤他的人格,诽谤他非法篡夺皇位,非法两个字还加了引号,可见在做这些努力已经打定了,雍正的合法性与正义性,这样去评定历史肯定处于感性思考。
2013年08月17日 09点08分 8
level 15
董鄂九九 楼主
雍正做的到底是合理还是不合理,可以从乾隆那一窥究竟。
2013年08月17日 09点08分 9
level 15
董鄂九九 楼主

康熙皇帝的第八子胤祀、第九子胤(礻+唐)究竟因何而死,一直是清史上的一桩悬案。有的说他俩是被康熙皇帝幽禁而死,也有的说他俩是被雍正指使人暗中杀害的。但是,无论以何作为历史的定论,始终难以找出确凿的第一手证据。
康熙皇帝晚年,众多皇子争夺帝位,握有重权的胤祀、胤(礻+唐)是雍正的主要政敌,在雍正登基不久先后暴毙,皇室黑幕重重,无人胆敢探知真相。史书并非没有记载,但却用了曲笔,又使这一疑案掩在了浓重的疑云之中。
真相终于大白。贾英华在《末代皇弟溥杰传》中写到:溥仪与溥杰当年在宫中嬉戏,偶然在养心殿东厢房佛龛里发现了乾隆皇帝的一件遗诏——“后世如有开启者,便不是我的子孙”!
“打开,看……”溥仪一句“圣旨”,雍正杀弟的密诏被溥杰亲手展开,弟兄二人顿时大惊失色。这份密诏证明了雍正确系元凶。乾隆之所以将这一密诏严密包藏起来,并另写了遗诏,显然是出于“子为父隐”的考虑。但他后来又选择适当的时机,为两位叔叔做了平反昭雪,实为政治家的深谋远虑。
1982年8月,溥杰在会见一位社会学者后,曾在一封亲笔信中客观真实地写下了这一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
……所说的康熙的亲笔遗书云云,实际上是乾隆供在养心殿东厢房佛龛里的用纸密包的雍正杀害其弟的密诏。乾隆在纸包上写有“后世如有开启者,便不是我的子孙”(概略如此)的字样。我认为,为什么把这张密诏包在密封的纸包里,又把它放在佛龛里?大概是出于想为其父赎罪和忏悔之意罢!
至于乾隆的良苦用心,《清史稿·胤祀传》里记载了他的一份上谕:
圣祖第八子胤祀、第九子胤(礻+
唐)结党妄行,罪皆自取。皇考仅令其削籍更名,以示愧辱。就两人心术而论,觊便窥窃,诚所不免,及皇考绍登大宝,
怨尤诽谤,蛮事所有,特未有显然悖逆之迹
。皇考晚年屡向朕谕及,愀然不乐,意颇悔之,若将有待。朕今临御四十三年矣,此事重大,朕若不言,后世子孙无敢言者。胤祀、胤(礻+
唐)仍复原名,收入玉牒,子孙一并叙入。此实仰体皇考仁心,申未竟之绪,想在天之灵亦当愉慰也。
显然,雍正皇帝违背了其父之意,残暴地杀害两个亲弟弟的确是历史的真相。否则,乾隆皇帝关于将雍正两个弟弟“仍复原名”并“收入玉牒”的上谕就无从解释了。这件昧心杀戮之事,使雍正一生都感到内疚,所以才“愀然不乐,意颇悔之”。直到逝世之前,他才把这个秘密向乾隆皇帝诉说,暗示了他想借乾隆之手,在自己身后将此冤案平反昭雪。
聪明过人的乾隆,并没敢贸然将内幕大白于天下——迫于当时朝廷内部危机重重,雍正当政时滥杀无辜造成的恶果,仍在威胁着其子皇位的稳固。40年后,当乾隆的权威已无可动摇,雍正生前的主要政敌也不复存在了,他这才小心翼翼地按照雍正的旨意,将胤祀、胤(礻+唐)的冤案平反,同时也掩盖了这一历史事件的真相。这一番煞费苦心,也正符合“子为父隐”的封建礼教,身为最高统治者的乾隆皇帝,也堪称身体力行的模范了。
2013年08月17日 09点08分 10
为什么遗诏上写着“后世如有开启者,便不是我的子孙”而溥仪和溥杰还要开启呢?
2013年08月17日 12点08分
回复 Carol12138 :没听说过“好奇害死猫”吗?必经过了很多年了,难道因为开启了,乾隆真的会出来?再说,即使开启这件事是杜撰的,但乾隆这段话确实真的,从那段话中也可以看出来,8、9并未造反,雍正出礼的太过了。儿子都觉得老子做得过分,更何况旁人呢
2013年08月17日 12点08分
这个事以前倒是听说过,觉得可信度挺高
2013年08月21日 12点08分
回复 Lisa臻 :是啊,有人质疑雍正皇位的合理性,但还没人质疑这件事的真假
2013年08月21日 12点08分
level 15
董鄂九九 楼主
这是网上的一篇文章,其中有一句“
怨尤诽谤,蛮事所有,特未有显然悖逆之迹。”是什么意思?未有显然悖逆之迹,可是却被处置的那么惨,除了没被灭九族,其他的遭遇比那好多少呢?单就这一点,雍正还是无辜的吗?
2013年08月17日 09点08分 11
回复 W_W_DL :搁现代就一精神不正常的废物,按古代的连坐,作为兄长首当其冲,他应该把自己先给砍了
2014年02月22日 11点02分
雍正要是把咱们爷灭九族,那雍正不就翘辫子了么。。
2014年02月22日 09点02分
回复 董鄂九九 :我也这么觉得。 还是亲哥。
2014年02月22日 12点02分
level 15
董鄂九九 楼主
最后,这本书里关于8,9,14的描写没一句是好的,就算再坏的人也有优点,可惜在作者的笔下,他们几个一个优点都没有,关于胤禟出生有帝王之相的那一段也被作者写的不堪入目,文人的笔真的是杀人于无形,毁人于无踪。
2013年08月17日 09点08分 12
level 15
董鄂九九 楼主
我想说的是,并不是所有史料书籍都是好的,很多都是一家之言,即使他很有名,也不代表他时时会理性的去看待事情。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013年08月17日 09点08分 13
level 14
小酒,这本书你是在哪看到的啊?
2013年08月17日 11点08分 14
网上有电子扫描版
2013年08月17日 11点08分
@董鄂九九 用二维码吗?
2013年08月17日 11点08分
回复 Carol12138 :不是,是别人扫描好的,我直接下载下来的,你要的话,我发给你
2013年08月17日 11点08分
@董鄂九九 好呀好呀!谢谢!
2013年08月17日 12点08分
level 15
董鄂九九 楼主
@诗散纷菲
2013年08月17日 12点08分 15
2013年08月17日 12点08分
level 15
董鄂九九 楼主
@执爱胤禟
2013年08月17日 12点08分 16
2013年08月17日 12点08分
level 15
董鄂九九 楼主
@我爱罗小猪
2013年08月17日 12点08分 17
level 15
董鄂九九 楼主
@kevinaqiqi
2013年08月17日 12点08分 18
level 15
董鄂九九 楼主
@水墨怡蒙
2013年08月17日 12点08分 19
@水墨怡濛
2013年08月17日 12点08分
喵。
2013年08月21日 12点08分
回复 水墨怡蒙 :我是不是该回复你一声汪呢。。。
2013年08月21日 12点08分
回复 董鄂九九 :吱w
2013年08月21日 12点08分
level 15
董鄂九九 楼主
@怡色嫣雨
2013年08月17日 12点08分 20
2013年08月17日 12点08分
小酒么么哒
2013年08月17日 15点08分
level 15
董鄂九九 楼主
2013年08月17日 12点08分 21
level 15
董鄂九九 楼主
2013年08月17日 12点08分 22
1 2 3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