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住相』妙行无住
纪敏佳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5
馥满夏 楼主
摘于《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承恩请启。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理解:修行者之正道,发心修行成无上智慧,应该怎样持定?怎样让桀骜不驯的内心安静下来?
2007年08月17日 09点08分 1
level 15
馥满夏 楼主
佛言,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理解:佛回答:听我说来,修行立心者当应该如此这般,当如此让内心平静。
2007年08月17日 09点08分 2
level 15
馥满夏 楼主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理解:如修行者在意的是皮相——人、我、众生、寿者,即是住相,而非真修行。
2007年08月17日 09点08分 3
level 15
馥满夏 楼主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理解:修行者应该放下对万物既定的成见,让心胸包容天地。而不着意于某种既定的形色、事物。
2007年08月17日 09点08分 4
level 15
馥满夏 楼主
东方虚空,可思量不?...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理解:色相万物到底虚空,对于虚空,人的定义万千。东方、西方、南方、北方甚至超越地球的四维上下,你能抓住永远不放吗?
2007年08月17日 10点08分 5
level 15
馥满夏 楼主
可以色身相见如来不?----------------------------------------理解:人的本来如虚空清净,不可执,不可纵,不可描述,不可逃匿,能用皮囊色身所囊括吗?
2007年08月17日 10点08分 6
level 15
馥满夏 楼主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理解:世人所执着于皮毛之相,到底归于虚妄。那你追求的是什么呢?虚空吗?如果能堪破表象其实不是真相,就能看到自己所苦苦寻觅的真了。
2007年08月17日 10点08分 7
level 15
馥满夏 楼主
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以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理解:对于内在事物的把握,如果执着于成见,或者被成见左右,又怎么能抓住真理到达彼岸?
2007年08月17日 10点08分 8
level 15
馥满夏 楼主
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意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 理解:对于内在事物的把握,如果执着于成见,或者被成见左右,又怎么能抓住真理到达彼岸? (错一意字,改之)
2007年08月17日 10点08分 9
level 1
满夏大师好
2007年08月17日 10点08分 10
level 15
馥满夏 楼主
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理解:要得见真实的本我,执着于外形的色或者一些转瞬即逝的因缘,是不可能清净的。要得大我,必须丢弃小我,不应穷追不放。
2007年08月17日 10点08分 11
level 15
馥满夏 楼主
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理解:如果纠结于变幻的外表,对色相眷恋不忘,必然产生无常的怨怼。
2007年08月17日 10点08分 12
level 15
馥满夏 楼主
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理解:将目光限制于一成不变的方式去考察变幻的大千世界,如同在暗室之中觅物,哪能看见真理?
2007年08月17日 10点08分 13
level 0
大哥,今天这么好心情
2007年08月17日 10点08分 14
level 15
馥满夏 楼主
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理解:本心如来,非来而来。着意于心,其实是真心吗?这是恒久不变的真心吗?过去的理念是真心,那现在的呢?将来的呢?你的理念是真心,别人的呢?大家都在追逐自己的影子罢了!有必要执着于影子的束缚吗?
2007年08月17日 11点08分 16
level 15
馥满夏 楼主
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理解:对于外相的追求,难道有完美无暇吗?没有!一个时代的定义,到了另一个时代,甚至完全不同。难道,这两种判断的方法都是准确无误吗?
2007年08月17日 11点08分 17
level 15
馥满夏 楼主
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理解:修行者,行惠于人,不应贪着人之报答。否则于等价交换有何区别?如果对别人好了,就非得让人遵从自己的意愿,而束缚别人的自由。那样不就是市恩吗?
2007年08月17日 11点08分 18
level 15
楼主好文要顶!!!
2007年08月17日 11点08分 19
level 15
馥满夏 楼主
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理解:凡人内心都有自己衡量的既定标准。都认为自己才是正确无误。甚至为了这个标准而放弃真实的追求。——难道这个标准就没有错?
2007年08月17日 11点08分 20
level 8
读不懂,佛教太深奥了
2007年08月17日 13点08分 21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