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中国人王助帮波音掘取商业发展的第一桶金 如果没有中国人王助,波音的故事可能会有另外一个版本。他是波音公司的第一任工程师,C型水上飞机的缔造者,帮助波音掘取了商业发展的第一桶金。他是中国早期有最有成就的飞机设计师和制造技术专家,中国近代航空工业主要的奠基人之一。然而,一直以来,即使在中国,他的故事仍然鲜为人知。而今,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受瞩目的航空市场,王助的故事也逐渐为世人所了解,他为波音公司以及中国早期航空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才为世界所承认。 西雅图著名的飞机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些王助的个人资料、老照片和一块雕刻有王助肖像的铜匾。这是世界上唯一的纪念王助的展览,这些发黄的照片记录了航空工业萌芽时代的景象,先行者的艰辛与蹒跚,探索者的欣喜和冲动,仿佛一位老者,娓娓讲述着王助的传奇人生。 与飞行的不解之缘 王助,字禹朋,1893年8月10日出生于北京,12岁高等小学毕业,正值清廷兴建海军,他考入烟台海军水师学校。16岁以优异成绩毕业。 1909年,王助和巴玉藻、王孝丰、曾治经等9人由清政府大臣载洵、萨镇冰在出洋考察时带往英国。1910年进入阿姆斯特朗海军大学就读。1912年暑假,王助与巴玉藻一起凑了2镑钱,到离厂不远的温德梅湖上,跟飞行家波特飞行了一次,从此他们就与航空结下不解之缘。他们后来又进入德兰姆大学学习机械工程,1915年王助等人毕业后留在英国监造清政府订购的两艘军舰。后因欧战战火蔓延,王助和巴玉藻等4人奉命转赴美国深造。 这是王助第一次踏出国门,这次不寻常的旅行打开了这个年轻人的视野,也奠定了他此后的事业基础。
2007年08月16日 10点08分
2
level 1
邂逅波音 到美国后,王助一行人先入寇蒂斯航空学校学习飞行技术,后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学习航空工程,并获得航空工程学硕士学位。在课程十分繁重的条件下,王助与巴玉藻仍主动去寇蒂斯和通用等飞机工厂实习,而且非常认真,从设计、制造到钳工、锻工等技艺无不认真研究。他们经常深入车间,搞得一身油垢。这种深入实际的工作态度一直贯穿王助的整个职业生涯。 而在1916年,一个名叫威廉·波音的年轻人在西雅图创立了“太平洋飞机制造公司”。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个从耶鲁大学退学的年轻人创办的企业会发展成为20世纪的传奇企业——波音公司。那一年,威廉·波音和一个热衷于航空事业的海军军官威斯特夫尝试着生产水上飞机,这架飞机以两个人的名字被命名为B&W。1916年,威斯特夫接到归队的命令,在离开西雅图之前,威斯特夫写信给麻省大学的一位教授,希望他能推荐一位毕业生。 王助就是这位被极力推荐的学生——这样,波音飞机制造公司迎来了她的首任工程师。 C型水上飞机背后的人 “B&W-1”型飞机是波音的第一架飞机,然而确销路不畅,经过多次改进,王助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架双浮筒双翼的“B&W-C”型水上飞机,并于第二年成功地通过了试飞。该机作为波音公司制造成功的第一架飞机和开辟美国第一条航空邮政试验航线的飞机而被载入史册。美国海军部认为这种飞机兼具巡逻艇和教练机的双重功能,一次就订购了50架,这份订单为波音公司带来57万美元的收入,新成立的波音公司从此开始站稳了脚跟,并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制造公司。
2007年08月16日 10点08分
4
level 1
简历 1893年8月10日 生于北京。 1905年 考入烟台海军水师学校。 1909年 烟台海军水师学校毕业,奉派赴英国深造。 1910年 考入英国阿姆斯特朗海军大学,后又进入德兰姆(Durham)大学学习机械工程。 1915年 获得德兰姆大学机械工程学士学位。后又奉命赴美国深造,进麻省理工学院(MIT)学习航空工程。 1916年 获麻省理工航空工程硕士学位。 1917年 出任美国波音飞机公司第一任工程师。年底回国。 1918年 出任海军部福建马尾海军飞机工程处副处长。 1928年 出任海军总司令部上海海军制造飞机处处长。 1929年 调回马尾继任海军制造飞机处处长。 1931年 出任中国航空公司任总工程师。 1934年 被任命为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第一任总监理。 1939年 出任成都空军航空研究院副院长。 1949年 出任中航公司总经理职务,并转往台湾。 1955年 在台湾成功大学任职机械系教授。 1965年3月4日 逝世于台湾。
2007年08月16日 10点08分
5
level 1
王助(WONG TSU) http://www.boeingchina.com/magazine/mag_comm/2006_1/history/01.shtml A CENTURY OF COOPERATION--THE STORY OF WONG TSU(记世界航空先驱、波音首任工程师王助)
2007年08月16日 10点08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