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几张胡同
老北京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3
萱霸 楼主
拍的真好
东晓市街
胡同里以守旧的老人为主,那时候还没有现在这么贵的房价,但他们还是觉得这里才是他们的“根”。
刚走进胡同就看见了这个足球,这个足球让我的回忆拉开了序幕。
记得小时候家里真的是夜不闭户,夏天最热的那几天能够开着屋门就睡上一晚上,根本不用考虑会丢东西这件事情。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是胡同里一家门上刻的字。古人告诉我们要知书达理,每天推开门的时候便可以看到这两行字,我觉得这对我们年轻人教育意义非常大。
门口坐了位抽烟的老奶奶,她看到我的时候只是冲我微微的点了点头然后笑了一下。胡同里住了太多像这位老奶奶一样的老人,他们每天就这样坐在门前,享受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年轻人倒也痛快,这么热的天气,几个朋友在路边支个桌子,买俩凉菜买瓶酒,天南地北的胡侃就能聊上整个晚上。再想想自己,也没有个能和朋友踏踏实实坐在路边聊天的时候。
“拆”,我觉得住过平房的孩子都应该拿板砖或石子儿在墙上写过这个字。现在想想,拆与不拆并不是我们能够说了算的,但我多么希望老北京的老建筑都能够保留下来啊。
一天的时间里,我在胡同并没有见到太多的孩子。我怀疑是不是因为现在家里又凉快又舒服,还有电视看电脑玩儿,孩子们就都不出来了呢。
昏黄的路灯,已经到了万家灯火的晚上。我也是时候该回家了,在走出胡同那一刻,我回头拍了一张最爱的胡同,又闻了闻那属于我的胡同的味道。不知道多少年后胡同会消失,但胡同会永远留在我的心里。
2013年07月22日 02点07分 1
level 14
真实场景。
2013年07月22日 05点07分 3
level 14
杂乱有章。
2013年07月22日 06点07分 4
level 13
这是我学校门口,哈哈
2013年07月22日 06点07分 5
level 14
老地承了.过去没有调直法华寺大街.电车正从东口走,东口南是一个文化用品兼日杂的商店黄窗户门.高抬阶.挨着它是红门小吃店那时炒肝儿8分一小蓝边琬'儿,.对过是红桥饭馆(汉).94年胡同中部一小院人家花50万买3三间房带院.后来装修.东盖东西房,有厨房,卫生间,比楼房强百倍.那时西过往北有个涮肉馆.还可以.我们一天6.人叫它灯着马达转.再这帮忙一天.
2013年07月22日 06点07分 7
level 13

2013年07月22日 14点07分 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