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千年道行 @向定华120
中华文化第一吧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1
我也热衷医学
每每寻求真理
理论联系实际
追求学以致用
有缘看门道
无缘凑热闹
抛出学者言
引来明师语
2013年07月17日 11点07分 1
level 11
道乃轨迹轨道也
乃宇届万物运行、变化的轨迹、轨道哉
道之妙哉、奇哉
转化而成阴阳五行哉
其变化而成无穷哉
学道者
以求道
得道者
以百岁之身
试求千年之寿
富贵可以追
长寿也可求
学得无声语
性命也长留
2013年07月17日 11点07分 2
level 11
道并非无声也无息,而是在不停地发出各种信息,只因自己不懂,而被忽视了,所以称它是一种“无声之语”。它好像计算机的最原始的程序语言,不为大众所熟悉,只有少数人运用。而大众运用的计算机语言是少数人经过编程、翻译、设计等一系列转化之后的语言。所以“道”,(现代语叫“实际”,也可以转化成“理论知识”),是可以分成不同层次了。不同的人,可以了解到不同层次的知识,而不同层次的知识在运用时也就有所不同了。
2013年07月17日 11点07分 3
level 11
学长寿知识最主要原因是因为身体若有变化,她最先告诉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且是在第一时间里。若是我们能读懂她那无声的语言,且有解决方案,就可以在第一时间里处理身体发生的弊端,不至于形成疾病,更不会因为轻视她那不断的忠告而累成肾衰竭了。因为疾病的形成很多时候同近视眼的形成是同一个道理。人体初次受到伤害时、是不会有太大感觉,还可以自己恢复。只有多次、反复或长时间受到伤害才能形成疾病,且不易恢复。因此,没有生病吃药的人并不一定真健康,所以也不一定长寿。
2013年07月17日 11点07分 4
个人认为:现代人对身理功能了解得太少,医生也不例外,那些医术,是被动,挨打医学。好比地震之后再抢救,人财物等损伤,损失严重!提前,主动预知,预防,千年文化中有完美的系统理论及运用,可惜没几人识得或无偿翻译
2013年07月22日 00点07分
回复 向定华120 :文章太多,一点一点探讨。这个题目千年道行,是不是说人如果养生养好了,可以活千年,还是几千年的中医之学?
2013年07月22日 03点07分
@李花盛开666 同为医学,提前发现更困难,医术需更高明(易成明医,不易成名医),治法多,易治,被常人误认为养生;后知后觉,疾病严重发现医治,医治困难(易成名医,难成明医)被常人认为医生!
2013年07月22日 11点07分
活到千年,那只是一种理念,总比后知后觉的人优秀!(千年道行)难道不是千年文化的浓缩,运用吗?
2013年07月22日 11点07分
level 11
生物之所以能生存,是需要接受并顺应天地之间的各种变化。《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篇”记载:“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此段话说明了天地在不断运行、变化,将其规律转化成最基本的“程序语言”是阴阳五行。而生物体的生理结构要相符、相适应这些变化,才能获得长寿,且繁衍生息。
2013年07月17日 11点07分 5
天人合一并非只是口号,而是人体以外界是相联通的!同步时身体健康,不同步,且体虚时生病(八字预测生老病死,根源在此)。如天气变化,有些病人,疯子比天气预报还准(现代用语,生物钟)等等。
2013年07月21日 10点07分
level 11
一般人可以不明白天地之间的无声之语,但一定得学学自己身体的无声之语,这是获得健康长寿的第一步。如果自己都不懂得如何关心自己,而依赖于医生,这也就太被动了。很多时候就像口渴了再去挖井取水——太迟了!!!身体若有了变化,她所反应的第一个对象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本人称她的行为现象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如果能学会这一种奇妙的语言,那她的回报也是无穷无尽的。
2013年07月17日 11点07分 6
看外界,知身体变化,此种境界非常人能及,【内经】中有介绍。相似之处,三国中,孔明先生常用之(草船借箭流传最广)
2013年07月21日 11点07分
回复 向定华120 :道可道,非常道
2013年07月22日 03点07分
@李花盛开666 老子讲得很明白嘛,察其变化(如天体有重复循环的轨道,却不能刻舟求剑)即非常道嘛!何必老用这句来忽悠二哥呢?
2013年07月22日 11点07分
level 11
人体内所包含的气有体温的高低、血液流动的速度及压力、体内各个器官工作所需能量的多少、高低等等。生气通天论,也可以说生气象(像)天论。象,比象,也就是模拟的意思。人体的生理结构,从某一种角度来说:模拟了天地之间的形态构造及能量的变化。就像温度计通过物体的热涨冷缩模拟了温度的变化。同理、人体内的血液,温度升高时,血液从内脏流向体外,体温升高,想喝水,易多汗等;温度降低时,血液从体外流回内脏,体温降低,起鸡皮疙瘩,易多尿等。所以可以说人体的身理结构模拟并顺应了天地之间的各种变化。这些具体的事例体现了天是如何的"择",物是如何的“适”,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2013年07月17日 11点07分 8
如能明白这个原因,主动调节身体有了原理,如同电的用法
2013年07月21日 11点07分
level 11
现代医学考虑到了测量人体的总血压,却没有考虑测量人体内每一个器官的血压及血流量,人体的每个器官其实也有额定的血压及血流量。就像家用电器,除了有一个总电压外,而里面的每一个零件都有额定的电压及电流量。而中华传统医学就运用了这一方面,只是没几个人喜欢并弄明白它。传统医学叫作“调气”。其实调气就相当于调节人体整体或局部的血压及血流量。所以传统医术治病有很多方法,千奇百怪。但很多时候都有异曲同工之妙,结果只是为了调节人体的血压及血流量。因为血压及血流量直接影响整体或局部器官温度的高低、功能的强弱等。过高表现为热,有时也称火;合适为正常,阴阳调和,称平气;不足表现为冷或寒,子宫寒就是血压和血流量不足。
2013年07月17日 11点07分 9
如调动资经,加大一个部门经费,必然裁剪另部门经费,身体也不例外。脾太强,肥胖之人,易得肾,骨病!
2013年07月21日 11点07分
level 11
@向定华120 有点深奥,讲解一下
2013年07月17日 11点07分 10
level 11
医术高明的医生能观察出人体内各部血压及血流量分部的强弱、多少,且能用银针调节,精度高而且准,一般称补泄法。补法是提高血压和加大血流量;泄法是降低血压、减弱血流量或放出淤血等。当然,这一方法不适合普通人运用,但其原理正好可以作为借鉴。观察自己身体冷热、寒暧血压及血流量的变化等等,达到远离疾病的伤害。本人推荐一些适合普通人,且随时随地能运用的一些解决方案,希望能助有缘人,相互学习、提高能力!!!
2013年07月19日 13点07分 11
level 11
五脏弱则体弱多病,情感丰富,多愁善感,且更容易感受到身体内外的变化。身体血液及血流量的变化最初表现有:冷热、酸麻、胀痛等。因为是自己解决,且是在第一时间内,所以有很多方法可以运用。如:取暧、烫煨、揉搓、拍击、抚摸、意志、推拿、气功、内养功法等等。一旦发现身体变化,马上调节,持续时间越短,致病机率越小。
取暧法大家都熟悉,不用多介绍。传统医术有烫煨之法。明其原理,就是冷的部位将她弄热,热的部位想办法将她弄凉。酸麻、胀痛部位加强血液循环。揉搓法原理也差不多。
拍击时人体会产生反抗,所以会提高所拍部位和里面器官的血压。比如:拍胸会增强肺的压力而提高肺功能。肺的功能很像汽车轮胎,气压过高、过低都不适合。肺压低容易感冒、咳嗽、肺部感染等。如果医生断定肺病治愈,而自己若是老感觉没有根除,那定是肺压不足了。肺压过高人会亢奋、胸热、喜喝冷饮等。
2013年07月19日 13点07分 12
level 11
抚摸可以温暖、滋润身体局部或器官,使其恢复正常功能。就像给机器运转部位添加润滑液;也像遇上尴尬场合时用幽默恢谐的话语可以调节、缓和气氛。
生病过后,人可能会变得意志脆弱,老感觉很容易旧病复发,这时一定得坚定意志。我曾经被风扇吹得头疼过,吃了点药,没事了。可从那以后,吹了风扇,会老是觉得头疼。直到后来坚强了意志,才摆脱了困扰。
推拿,也就是医生运用和民间流传的推拿法,这是顺应人体经脉分部和血液的流向的医法。就像交通及物流,由**管制。希要专业学习,不多介绍。
2013年07月19日 13点07分 13
level 11
中华气功也是顺应人体经脉分部、血液流向,并配和人体器官的一类运气技巧。但得配合相应的时间。可以去病疗疾,强身健体。同银针技巧相类似,只是一个主动、一个被动。可以改变某一条经脉、局部器官或整个人体的血压和血流量。单位时间内的血压和血流量代表功率。所以气功相通于功率。所以练气功就相当于改变或调节人体各个器官生理活动的功率。 其实气功对于每个人都不陌生,只是不知道这就是气功。比如:打哈呛、伸懒腰,就是一种简单普通的气功呀!现代科学上可能称为条件反射吧。练气功就像磨双刃剑,锋利也危险,如果身体反而不适,不可强练,应该慢慢摸索。就像火和电,即要运用,也要能控制。本人建议掌握一两种适合自己身体需要、能应应急就可以了,不必求多或一定要达怎样的效果。
内养功法是一种可以运用情趣调动五脏六腑生理功能的一种技巧。怒调动肝、喜调动心、思虑调动脾,悲伤调动肺,恐惧调动肾。心想美味食物可以调动肠胃,增强蠕动、汾秘出消化液等等。其技巧与催眠术、瑜枷中的冥想有相类似之处。只是中华的内养功法更有特色,她聚中华文化为一体。提高人的思想境界;遵循人的生理功能;适应外界天气、气候、季节变化等等。让人清静自然、神清气爽、身轻体健、美容养颜、去病疗疾、延年益寿。
2013年07月19日 13点07分 14
level 11
内养功可以站立,也可以打坐。站立或打坐时、上身都选择立正姿势为佳,挺胸收腹。挺胸,肺可以得到舒展,血量增加,功能增强。所以含着胸部一定会压迫肺,其功能不足。肺藏魄,魄、就是魄力、魅力,所以含胸之人常常缺乏自信。收腹是为了直腰,肾得到舒展,血量增加,功能增强。肾藏精,藏就是清理、收藏、储存等意思;精、就是血液中的各种物质:水、矿物质、蛋白质、葡萄糖等。肾功能强盛之人精力充足;腰部弯曲、肾功能衰弱之人易疲劳。打坐盘腿是为了减少下肢的供血量,因总血量一定,所以上身供血量会增加。
2013年07月19日 13点07分 15
level 11
运用深吸气(鼻吸),缓吐气(口吐),改变人体内的生理活动的旺衰。就像改变吹向炉子里空气量的大小、强弱,可以调节火旺程度。这时,不同的人得根据自己身体的具体情况、做选择性调节。比如胃肠功能不足之人得想办法调动胃肠功能,并一心一意,注意力不分散,坚持一定时间。功能强的人就不能这样做,本来就足够了,再加强,就太过了。疲劳之人得养肾,注意力集中于肾部,并可以借助手掌抚摸后腰肾部。如果肾部凉冷,手掌搓热再抚摸效果更佳。这样经常留意肾功能,当然不可能会得肾病,更不会衰竭了。肺部弱也可用相同的方法来加强,但是肺部充血过旺时称肺热,人会燥动不安,想喝冷饮等,得输散。肺主肃降。肃:严肃、尊敬、沉着、冷静的意思;降:下降、下沉的意思。身理反应就是血液由肺部向下流动,并停留在肚脐下方。道家称气沉丹田,中医可能叫培土生金吧!
2013年07月19日 13点07分 16
level 11
以前做学生时,考试的标语是:“沉着、冷静考出水平”,那时就是不能明白理解,所以考试时没有一个完整的心态,一直都是随意。如若不能理解,可以想想严肃场合,或想想自己尊敬的人,同时留肾、肺)可以用情趣调节,如果情感太过会恐惧,反而伤害相应器官,这时用五行相克的情意身体变化;也可以借助手势,贴着胸腹向下移动时感觉一下生理变化。
思想病,用肝、心、脾(感来调节。怒(生气)太过,想想悲哀之事;开心(喜)太过时可以体情节;思考、顾虑太多可能引发愤怒情感调节;恐惧太过应想明原因,又何必自吓自,自然会平静;悲伤过度想想并体会高兴,愉快的情节~~~~~`。
言不能尽意,意不能尽言。要得学全,自我完善。可看内经图、明白全局观!!!
2013年07月19日 13点07分 17
level 11
@向定华120 《千年道行》已经转帖过来,兄可否总结一下,让我等抓住文章的主旨大意
2013年07月19日 13点07分 18
level 7
文章中心就是自强,提高自己!医术拿来治别人,太被动,很窝囊(常夭折)!学明身理,掌握方法,主动调节,防疾病损伤于萌芽,(治未病)
2013年07月21日 11点07分 19
自医医人
2013年07月22日 12点07分
level 7
我想:有一天小学生也能掌握防病,去病,强身的本领了。到那时,“笑一笑,十年少”的话只能用来忽悠二哥了,哈哈,哈哈!
2013年07月21日 15点07分 20
古代是不是这样的?每个人都会点自医之法
2013年07月22日 12点07分
那不一定,医生也许最明白,道家也许最善长!不过内经中有说祝由而已!如果不是先见之明,那是不可能的!应是祝诱而已,医生暗示,诱导。类似催眠,只是现代催眠师知其一,不知其二,没能明白很多而已!
2013年07月24日 02点07分
回复 向定华120 :祝由不是第十三科么?怎么这么解释的?[啊]
2013年07月24日 04点07分
level 9
静坐,解读身体,很不错的理疗
2013年07月21日 17点07分 21
[呵呵]有过研究养生么?
2013年07月22日 12点07分
回复 李花盛开666 :没研究,只是平时自己看点书,生活作息注意。养生就是怎样生活的更自然,无需太过苛求。
2013年07月22日 12点07分
回复 井字人生 小井你的生活态度和理念很好,假期了还有时间在贴吧么[呵呵]
2013年07月22日 12点07分
回复 李花盛开666 :今年假期来工地干活呢,算是最底层的劳动者了,生活实践加挣钱交学费。这不,下班收拾好,来看看,不能不学习呀,和你们差距还很大,我的努力[吐舌]
2013年07月22日 12点07分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