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控制国内大部分地区的情况下发行足值货币···
明末边军一小兵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7
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地方势力想在短期内获取足量物资供应,那么,发行这种货币是可取的,但是,使用上要注意几点:
1.可以用这些新钱发官吏、民夫工钱,有利于提振人心···
2.可以用这些钱做物资采购,作为一种支付币种,花出去,短期内积聚战略物资···
3.重中之重:可以允许别人通过此币换取劣币,但绝对不能允许别人通过正规途径用劣钱换取此币···否则的话,全国的劣钱会源源不断的流入东路,而发行出去的足值货币只能换来劣币而不是物资,因为大家发现,兑钱的利润远远高于辛苦运送物资的收益。
比如此币一两兑10钱,而市面上却是1两兑20钱的话,此设定就是,你可以拿此币,随时在正规钱庄兑换10钱大明币出来,这就已经保证了信誉(也没有人傻到这种地步,这是根据货币发行早期人们的犹疑态度而制定的)。
而你拿这此币发官员和民夫工钱的话,相当于给他们涨了工资···
如果拿来订购货物的话,因为法定兑换是1当10,所以,商家会更乐意跟你做生意,在正常利润之外,还有100%的货币兑换利益···
而如果允许大明币兑换此币的话,就会出现一个链条:在域外收集大明币(各大户现成不少),购买此币,然后运出去通过货币价差,就可以获利···以整个大明的规模而言,主角的东路恐怕会挡不住这些烂钱的冲击···应该及早注意
2013年07月10日 00点07分 1
level 10
其实我也觉得这个设定有大问题,古代玩金融的朝代,没一个hold得住的
2013年07月10日 01点07分 2
单纯拿来购物和发工资的话,还是可以的,可以短期内积聚起大量的战略物资。也就是不能允许拿劣币兑换本币,允许本币随时可以按照法定比兑换劣币。这样的话,花出去的是钱回来的是物资!否则的话,花出去的是好钱,回来的都是烂钱,散财童子···
2013年07月10日 01点07分
level 7
贵金属货币的一大特色就是:只要比市面上流通的钱更足值,推广的难度比纸币要低···
另外,劣币总是驱除良币,如果没有足够权力控制劣币生产的话,制造足值货币的经济意义(促进经济发展)就不大,都沉到大户人家的罐子里面了···
2013年07月10日 01点07分 3
不错,参见当年的墨西哥鹰洋圆在中国大行其道
2013年07月12日 02点07分
level 11
货币战争,你是搞金融的吗?
2013年07月10日 01点07分 4
不是![呵呵],但大学的时候还是上过几门相关课的···这个是最基本的常识了···
2013年07月10日 01点07分
level 7
如果在造反前夕,发行此等足值货币,还有一个重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减轻后勤压力···
在新钱利益下,在新统治区征集粮米物资的难度降低了···因为商家可以因此就获得100%的利益···
而金银总是比粮米更容易携带···
但是无论如何,就是不能允许单纯的使用劣币兑换本币,否则的话,后果不堪设想:每流通一两圈,资产缩水一半,谁受的了···
2013年07月10日 01点07分 5
level 11
我觉得中国发行的币种应该用两,有自己的民族特色,而且民众容易接受,比如英国就用英镑,也是重量单位。如果搞得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都用元,多没意义。
2013年07月10日 01点07分 6
level 11
我觉得中国发行的币种应该用两,有自己的民族特色,而且民众容易接受,比如英国就用英镑,也是重量单位。如果搞得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都用元,多没意义。
2013年07月10日 01点07分 7
其实刚看草清的时候我也以为是用两好的,可是一想金属货币又不是纸币,就算别人仿制又如何。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美国为是么搞美元体制,关键是钱不够用了,依照美国当年的花法黄金的产量跟不上,于是就彻底耍赖皮了。金属货币时期,其实钱根本不够用。元,其实就是现代人的一个习惯称呼罢了,
2013年07月10日 14点07分
level 7
在控制国内大部分的情况下,铸造足值货币以整顿市场秩序是可行的···主要目的是回收旧币···
1.用律法打击劣币的铸造,从源头斩断···
2.用货币兑换利益,吸收旧币,回炉重新铸造成新币,每完成一笔交易,实际上代表世面上的旧币减少···但是,利益让渡不宜太大,否则伤害的是国家利益···
3.用设定一年期限的方式,全面快速的迫使旧币兑换新币···
如此,在打击旧币铸造,旧币限期回收,旧币回炉重新铸造新币,一系列打击下,完成币值改造···
另外,需要,在国际贸易中设定专门的货币兑换局,勘定本国货币与外来货币的贵金属含量,以确定比例关系···
2013年07月10日 01点07分 8
level 13
这个说得好~~~~~用这么足的银子,流到其他地方~~!是亏的慌
2013年07月10日 01点07分 9
level 13
如果其他地区大户们,故意收购银元~~~流出宣府的银元~~~~~会不会都被回收,变成他们的银冬瓜~~咋办,总不能派军队满大明的追杀吧!
2013年07月10日 01点07分 10
甚至更可怕的,回购的足值新银钱被官方重新回炉铸造成原来市面上流行的烂钱,然后再流回东路兑换新钱···
2013年07月10日 01点07分
level 13
这样新造的银元又成了,白折腾
2013年07月10日 01点07分 11
你这个大水货。还没听说铸钱铸亏损了的
2013年07月10日 05点07分
回复 mejoy69 :印钞票是不会亏,但在书中那样钱币成色差好几倍,不管的话越铸越亏,就看看国库外汇储备几万亿美元,买什么回来了?
2013年07月11日 02点07分
回复 何老公 :纸币滥发是要亏的。比如后期的法币不如草纸。贵金属自身也能成为商品,有价值的。货币的价值本身和成色是无关的。外汇大部分属于债券这类金融产品,是无法直接购物的。但可以出售变现后购物。之所以成为储备,就是暂时用不上的。而且外汇也不能直接用于国内市场,那样国内会受到很大冲击
2013年07月11日 02点07分
回复 mejoy69 :我国的外汇制度是强制存储,就是企业交易获得的外汇会直接存入国库,国库在帐户上存入相应的人民币,也就是我们国库存着多少外汇,事实上就在国内市场上流通着多少人民币,不然你以为国家如何管理那些外贸企业的外汇呢。
2013年07月11日 06点07分
level 15
这个情节确实二了
2013年07月10日 02点07分 12
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2013年07月10日 05点07分
level 13

果断转走,送往某点
2013年07月10日 02点07分 13
晕,老大,你把我的感叹号全部搞成问号了,我的意思一下子就反了,帮我说明一下撒···
2013年07月10日 02点07分
打三点,完全是我习惯性动作,意思就是意犹未尽,想说但太烦,所以简化之···
2013年07月10日 02点07分
回复 孔雀大明王殿下 :不是感叹号,是三点,省略号···
2013年07月10日 02点07分
而且,老大,你把我们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弄在了一起,起码也要说明下吧!观点完全相反的···
2013年07月10日 03点07分
level 8
不是我爱喷 作者的经济学知识真让人无语
2013年07月10日 02点07分 14
level 14
在当时人的眼里,银币和元宝就只是一个形状的问题。重点就只在成色上。
2013年07月10日 03点07分 15
问题是以低于货币本身价值的价格去投放货币,这本身就是赔本的事情···铸币也有损耗,也需要人工、薪碳等各种费用。另外,还有一个法定承认的问题。
2013年07月10日 03点07分
最简单的问题就是,你设定1:10,但它实际值20,那么,旧钱换你新币,10枚换一个,拿出境外换20,再拿回来换2枚。甚至,把你的1枚铸成20枚旧币,然后拿回去换你两枚···哪个经济体受的了这个?
2013年07月10日 03点07分
回复 孔雀大明王殿下 :作者有个重要的参数并没说明。那就是银币的自重。以一元为例,假设一元的自重就是一两,那么当一两金花银一两,其中就有5厘的差。只要成本控制在这个之内就没问题。而书中提到使用方便,那么一两16枚银元就是一斤重了。这很明显,不算使用方便。所以很可能就是8钱或者9钱。
2013年07月10日 05点07分
回复 孔雀大明王殿下 :如果是9钱重,那么就是八成五的纯银,8钱重就是七成多的纯银。所以不会出现亏损。其次,币值和银子的价值都要和实物是挂钩的。物价涨了,就是币值或者银价降低了。所以,只要其和粮票挂钩,那就还是粮本位。不挂钩,那也和银子一样是市场价。所以,这些金属币的发行在当时主要
2013年07月10日 05点07分
level 14
说是给老百姓利益,主要是体现在税收上。成色固定,并统一流行在市面上。收税的时候,同样也是以这些金属币收税。那么老百姓就能获利。
因为在原来,老百姓在市面上流通获得的金属币成色都很差,而收税的时候,则是有要求的,要你10枚钱或者一两银子的税,不是你随便拿个10枚钱或者重量一两的银子就能交差的。
这个时候就是要看成色的。所以老百姓在这上面就要吃亏。吃很大的亏。官吏们会以成色不足,要进行折算,让老百姓交纳更多的钱或者银子。
这点,日本人在甲午后,中国的赔款问题上,也利用成色问题,从清廷那里获得了更多。所以清廷甲午的损失,最后转嫁到中国人身上的负担是远远超过赔款。
2013年07月10日 05点07分 16
@找找BUG@德胜门外的于谦 :并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的。书中没有提到钱币自身的重量。
2013年07月10日 05点07分
回复 mejoy69 :虽然没有提到自身重量,但是提及兑换比例,官方兑换比例是一比十,黑市可以达到一比20-25,这就存在巨大的套利空间。
2013年07月10日 06点07分
回复 找找BUG :这个套利空间不损失发行者。在15楼回答过了。现在倒卖外汇的就是这个原理,银行也在这么干
2013年07月10日 06点07分
回复 mejoy69 :纸币跟贵金属币是不一样的。发出去九五成色的银,收回来一大批劣质钱币,肯定要亏
2013年07月10日 06点07分
level 3
,边上,还有“含银九成五”几个 这个有点过了
2013年07月10日 05点07分 17
不觉得
2013年07月10日 05点07分
回复 @mejoy69 :银含量那么高 比首饰还软 作者到底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经济学知识一塌糊涂 工科知识也莫名其妙
2013年07月10日 12点07分
回复 青羽沉默 :我不清楚,为啥银元必须很硬?
2013年07月10日 14点07分
回复 青羽沉默 :而且银子硬度在铁和铜之间。铜钱都不怕软。
2013年07月10日 14点07分
level 8
我觉得只要回收旧币有利可图也没有什么。只要保证一定利差开足马力制钱就好。不过关键是让经济流通,中国古代的问题大户藏银不流通
2013年07月10日 07点07分 18
只谈了发行新币,没谈要回收旧币的事情。
2013年07月10日 11点07分
开足马力??大哥你不知道中国是一个缺银的国家吗? 一直到清末全世界白银流向中国 才得到缓解?就凭王斗的贵金属储量 再多出十倍都不够
2013年07月10日 12点07分
回复 mejoy69 :允许以旧币10比1兑换,其实就是相当于回收旧币,因为其中的利益摆在那里···旧币铸造的源头堵不住(没有控制中国大部分,而且不能拒绝旧币使用),贸然如此,只会散光本势力的财产···
2013年07月10日 12点07分
回复 青羽沉默 :中国一直有藏钱的传统,你可想一下其实在清末的时候中国的白银已经是大量外流。可是党还不是靠着抄家搞起来的工业体系,苏联的援助很贵的!其实我说的是在保证兑换有利的情况下,当然呢,要规定只准新币在辖区内流通,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不会被挤兑。
2013年07月10日 14点07分
level 14

@找找BUG :
参看下面,鹰扬银币等其他外国银币进入中国的时候,就类似现在王斗进行的新币发行。其发行并不进行官方的兑换。在流通使用中,自然淘汰不合适的钱币。
2013年07月10日 11点07分 19
西班牙钱在中国的目的是获取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物质,而不是为了兑换中国不足值的货币···发行货币的本质就是不一样的。王斗发行足值货币如果是用来买东西我也没说啥,一楼有讲。但他是把这东西摆出去让人兑换的,而且法定兑换比率比市场比例严重低···
2013年07月10日 12点07分
所以,西班牙发行这种货币的本质是为了套取中国的商品。而白银对于西班牙而言,是便宜的,但对于中国人而言,比较贵重,所以,即便西班牙以足值货币发行,对于他们而言,仍然非常赚,因为他们掌握着全世界很多银矿。而中国商品运到国内,又可以获取十几倍的利润···
2013年07月10日 13点07分
回复 孔雀大明王殿下 :兑换中国不足值的货币《--本洋比鹰洋的成色高。不是说他们来买货的问题。而是1)中国人因此改换了理念,以枚计数而不是重量;2)不管成色,那些银币被溢价使用;3)本洋和鹰洋也进行兑换,而且在贸易中也要相互流通。
2013年07月10日 14点07分
回复 孔雀大明王殿下 :这实际上就先天有了“不允许”不足值货币大量兑换鹰洋《--他们在中国要进行相互兑换使用。
2013年07月10日 14点07分
level 11
还有,这个九成五的含银量怎么控制?肯定又带动了一个造假行业,促进了就业
2013年07月10日 11点07分 20
中国人曾经是造青铜器的高手。这种比例的合金不难。
2013年07月10日 11点07分
同时在明朝中后期,市面上有十足十的银锭流通,所以银子提纯在当时没难度。
2013年07月10日 11点07分
回复 mejoy69 :但是不纯的银子怎么查含量?你用9成,我就能用8成的
2013年07月10日 13点07分
回复 菜刀之安纲 :1)古代中国本来就要验银子的成色,并且根据这个来核算价值,所以他们本来就有办法;2)当时铜钱也要进行成色的核算;3)大致的方法就是:看色泽,试硬度、弹力,掂重量(密度相关),听音韵等
2013年07月10日 14点07分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