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
苏美尔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4
一、苏美尔文明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人在两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下游建立了几个城邦,苏美尔城是其中的一个。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苏美尔人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文字的社会。这个时间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但是两河流域,特别是下游,严酷的自然条件给文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打击。首先是降雨量稀少,且在年内的分配也不均匀,在作物最需要水分的8月至10月恰是枯水季,甚至整年没有一滴雨;其次,这里的气温很高,夏季往往超过40℃。高温增大了土壤表面的蒸发,导致土壤的盐化。另外,平坦的地形和低渗透性的土壤,在上游森林的破坏而引发的洪水,加剧了土壤的涝化和盐化。土壤盐化的直接结果是土地生产力的下降,表现为不耐盐的小麦(仅能容许土壤的含盐量小于0.5%)在这块土地上的消失:公元前3500年前的所有土地全部种植小麦;到公元前2500年,小麦占了谷类生产的15%;而到了公元前2100年,小麦仅占2%;公元前1700年,这里再也见不到小麦了。盐化所带来的另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是耕地减少。随着人口的增长,苏美尔人每年都要花上大量的人力来开垦新的土地。但土壤盐碱化越来越严重,而新垦土地的量毕竟有限。公元前2400年,耕地的数量达到了顶点,随即下降:在公元前2400梍2100年,每新垦1公顷的土地,即有42%的土地出现盐化;到公元前1700年,后者即达到了65%。当时的文字记载的大意是“土地变白了”。森林的毁坏、土地和作物情况的恶化,使文明的“生命支持系统”濒于崩溃,并最终导致文明的衰落。苏美尔地区中独立的城邦维持到公元前2370年,即为当时的外部入侵者(闪米特人)萨尔贡一世所征服。在这以后的历次朝代,都没有能恢复土地的生产力,以及改善环境和资源的恶化状况。苏美尔地区永远地沦为一个人口稀少的穷乡僻壤。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中心永远地北移了。
2007年08月03日 04点08分 1
level 4
二、环境史中人的发展与环境的关系1.苏美尔文明的覆灭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时,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苏美尔社会变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有文献记载的社会,它的那些主要的城邦在其发展的早期就已是高度组织起来的、军国主义化的社会了。这一文明,靠着由灌溉生产得来的剩余粮食来养活管理城邦的官员和一直用以在这一地区保持竞争优势的军队。由于河流和地势的原因,在苏美尔地区,如果要让庄稼生产的话,水的储存和灌溉是至关重要的。开始时,是收获多于投入。但是,由于炎热的气候和长期无法休耕,以及在高地砍伐森林引起水土流失并在河道中形成大量的淤泥导致河床升高,土地变得越来越易涝,地下水位越来越高,更多的盐分就被带到了地表上,最终通过蒸发结成了厚厚的盐层。然而人口的增长、战争的需要以及城邦之间日趋激烈的竞争,使得苏美尔社会对其环境的压力不但无法减轻,而且越来越大,就连新开垦的土地也不能逃离盐碱化的命运。短期的要求压倒了对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农业体系的任何考虑,结果就带来了灾难。首先是一次又一次的异族入侵和统治,接着是农业基础的完全崩溃。最终,苏美尔成为一个无足轻重、人口稀少、穷困潦倒、死水一潭的地方。
2007年08月03日 04点08分 2
level 1
走之前顶一下!
2007年08月30日 10点08分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