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9
大梵仙羽
楼主
在仙侠吧里发过一次,在这再发一次,吸收一些先进经验,不过说好哦,不是黑书勿喷,求解释
说实话个人不太喜欢,但是被奉为好书,一定有其原因,那就提几个问题请高手解答一下吧
1话说汤谷群雄
汤谷的那帮人,刚出场的时候我以为会是很重要的角色,性格也很鲜明,可是到了后来,随着出场频率的降低,能展现的性格特点也越来越模糊。在下当时认为作者多线多人物同时刻画已然力不从心。就在这时我发现作者用几近天才的办法,将这群人淡出了,我甚至没法明确找出他们到底是何时消失的,这样就完全避免了扔人物的问题。只是令我不解的是,明明已经淡出的人物,为何要在结尾前集体再次登场?他们出现的时候我都分不清谁是谁了。。。这样岂不是让之前的努力付之东流?
2话说夸父离开
直至今天我依然不理解为啥在作者笔下夸父死的那么草率。特殊的性格与地位决定了夸父必死,这本身并无悬念,但死有轻重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在下观之,夸父之死貌似出于意外,不但没有价值,而且连预谋都没有啊。在蛮荒记里,夸父好歹也算个主要配角,起码比汤谷群雄重要得多,反而死之前连个遗言都没有,在下想问这是否是作者有意为之?目的又何在?
3话说实力升级,
在搜神里主角是不断升级的,而且升级的跨度很大,这本身是一个很那克服的问题,因为配角需要和主角的实力相协调,要么配角升级,要么不断出现更强大的敌人。像仙剑神曲和诛仙那样一上来就树立强大的配角的模式显然不适用。我不明白的是,搜神里的配角明明在升级,为什么还要介入不断出现更强大配角的方式?我觉得在一部小说中不断介入配角不但不好写,写出来的效果也未必好,那么这样的方法明智吗?
4话说传说冲突
烛龙,轩辕,夸父。。。。。搜神记里和神话传说相冲突的地方还真是不少。我也知道,中国的神话本身也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但我觉得起码也应该符合其中的一种说法吧?这样的故事我看着真是不大舒服啊。我觉得改写历史可以,但只能增,不能删改。可以添加故事来改变人们看法,但对有记载的东西,不动为妙。在我看来作者之所以这么写是在保障小说的故事性。所以我想问一下,自己写小说时对记载的尊重和认同和故事性哪个更重要?
5结构紧凑
其实这点也可以说是个人品位问题,看过仙路尘烟的会感到鲜明的对比,搜神的节奏不是一般的快,各个事件之间间隔几乎为零。主角往往是先受伤然后立刻有奇遇,然后立刻再遇险。如此循环,除了打仗之外,就是准备打仗,甚至爱情的展现也是在战斗中进行的。如此紧张的情节给人一种喘不过气的感觉。我曾想是不是多线多人物同时描写造成的错觉,后来发觉不是,因为水浒传同样是多线多人物,却没有这种感觉。那么不是手法问题就是作者的一种风格。我想知道这样过紧的风格或是像仙路那样过缓的风格算不算做是一种问题?写小说的时候是不是也需要注意小说的节奏,什么样的节奏才是适中,又如何掌控节奏?
以上是在下愚见和问题,请诸位高手解答,不胜感激。
2013年06月19日 07点06分
1
说实话个人不太喜欢,但是被奉为好书,一定有其原因,那就提几个问题请高手解答一下吧
1话说汤谷群雄
汤谷的那帮人,刚出场的时候我以为会是很重要的角色,性格也很鲜明,可是到了后来,随着出场频率的降低,能展现的性格特点也越来越模糊。在下当时认为作者多线多人物同时刻画已然力不从心。就在这时我发现作者用几近天才的办法,将这群人淡出了,我甚至没法明确找出他们到底是何时消失的,这样就完全避免了扔人物的问题。只是令我不解的是,明明已经淡出的人物,为何要在结尾前集体再次登场?他们出现的时候我都分不清谁是谁了。。。这样岂不是让之前的努力付之东流?
2话说夸父离开
直至今天我依然不理解为啥在作者笔下夸父死的那么草率。特殊的性格与地位决定了夸父必死,这本身并无悬念,但死有轻重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在下观之,夸父之死貌似出于意外,不但没有价值,而且连预谋都没有啊。在蛮荒记里,夸父好歹也算个主要配角,起码比汤谷群雄重要得多,反而死之前连个遗言都没有,在下想问这是否是作者有意为之?目的又何在?
3话说实力升级,
在搜神里主角是不断升级的,而且升级的跨度很大,这本身是一个很那克服的问题,因为配角需要和主角的实力相协调,要么配角升级,要么不断出现更强大的敌人。像仙剑神曲和诛仙那样一上来就树立强大的配角的模式显然不适用。我不明白的是,搜神里的配角明明在升级,为什么还要介入不断出现更强大配角的方式?我觉得在一部小说中不断介入配角不但不好写,写出来的效果也未必好,那么这样的方法明智吗?
4话说传说冲突
烛龙,轩辕,夸父。。。。。搜神记里和神话传说相冲突的地方还真是不少。我也知道,中国的神话本身也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但我觉得起码也应该符合其中的一种说法吧?这样的故事我看着真是不大舒服啊。我觉得改写历史可以,但只能增,不能删改。可以添加故事来改变人们看法,但对有记载的东西,不动为妙。在我看来作者之所以这么写是在保障小说的故事性。所以我想问一下,自己写小说时对记载的尊重和认同和故事性哪个更重要?
5结构紧凑
其实这点也可以说是个人品位问题,看过仙路尘烟的会感到鲜明的对比,搜神的节奏不是一般的快,各个事件之间间隔几乎为零。主角往往是先受伤然后立刻有奇遇,然后立刻再遇险。如此循环,除了打仗之外,就是准备打仗,甚至爱情的展现也是在战斗中进行的。如此紧张的情节给人一种喘不过气的感觉。我曾想是不是多线多人物同时描写造成的错觉,后来发觉不是,因为水浒传同样是多线多人物,却没有这种感觉。那么不是手法问题就是作者的一种风格。我想知道这样过紧的风格或是像仙路那样过缓的风格算不算做是一种问题?写小说的时候是不是也需要注意小说的节奏,什么样的节奏才是适中,又如何掌控节奏?
以上是在下愚见和问题,请诸位高手解答,不胜感激。